香港“超級聯繫人”角色如何得到強化和鞏固?| 深度解讀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加速建設以及國家“十四五”規劃的提出,中央對香港有四個“傳統中心”和四個“新興中心”的定位。值此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各界紛紛展望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香港未來發展將呈現出怎樣的前景?

以下內容編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台港澳法研究中心主任支振鋒的解讀分析——

一國兩制”使得香港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依託祖國、面向世界”。一方面,中央強調要保持香港在國際金融、貿易、航運、航空等領域的優勢地位,回歸祖國後,香港在上述領域的地位和優勢得到了鞏固和提升,這是有目共睹的。

而在此之上,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以及國家“十四五”規劃的提出,中央又給香港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和戰略使命,包括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亞太區國際法律和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等。對於香港來說,這使得香港作為中國與世界的“超級聯繫人”角色得到進一步強化和鞏固。在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和加強自身發展中,香港擁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香港應該利用“八大中心”的作用跟優勢,既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同時更好的服務國家發展大局,要放寬視角。人類社會從農業時代到工業時代,再到今天,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發展,在背後起重要作用的是什麼?是技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次國家又賦予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地位,就是希望香港能夠抓住新一輪產業革命技術革命的契機,然後乘勢而上、順勢而為,獲得一個更好的發展。

新世紀以來這20年,全世界凡是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技術革命、產業革命機會的國家和地區,都有很好的發展。最典型的是香港隔壁的深圳,它就是抓住了這個契機。

而香港我們實事求是地講,一度錯失或者說沒有很好地抓住新技術革命、新產業革命這個契機,現在國家給予堅強的後盾和支持,如今香港有完善的法制體系,有很好的知識產權保護,希望它能夠抓住這個機遇,既要鞏固優勢又要提升、發展新的優勢。香港發展好了,自然對國家的貢獻就更大,香港利益和國家利益根本是統一的。


來源:《新聞今日談》

編輯: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