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制裁俄羅斯,歐盟開始揮舞大棒,塞爾維亞表態十分強硬

歐盟越來越像是歐洲大地上盛開的一朵奇葩,就譬如對這場俄烏衝突的立場,歐盟其實根本就不想有國家在自己身旁喊打喊殺,不想看到歐洲發生戰亂和動蕩,可俄烏真的開打之後,卻並沒有果斷為調解局勢而作實質性的努力,反而在對烏援助和對俄制裁上充當幫凶。更令人看不懂的是,歐盟甚至把“入歐”當成籌碼,以迫使他國選邊站隊,對付俄羅斯。塞爾維亞受這種脅迫已經很多次,但每次都表現特別硬氣。

觀察者網報道,近日,塞爾維亞內政部長亞歷山大·武林公開表示,如今“與俄羅斯發生軍事衝突”一事,似乎成為了一個國家能迅速加入歐盟的條件,但如果定要這樣的話,塞爾維亞將不再急於加入歐盟。並諷刺道,假如戰爭能成為入歐的唯一標準,那麼塞爾維亞早在1999年就可以開始談判,但這顯然不適用於被北約轟炸過的國家。

這番話確實說到了點子上。歐盟是一個經濟、政治共同體,更多的傾向於經濟共同體,說到底都是為了抱團求發展,相互之間不設經貿壁壘,一起把經濟搞活,求財。可是,如今的歐盟卻越來越本末倒置,把政治放在了第一位,讓“入歐”成為一個籌碼,跟尋求加入歐盟的國家進行政治利益交換。而當前在歐盟,最大的政治正確就是反俄。

歐盟各“大佬”其實並不想跟俄羅斯鬧得反目成仇,可沒辦法,因長期受美國勢力滲透,歐盟在意識形態上跟俄羅斯之間的對立已經被固化,現在只有在反俄的道路上一條衚衕走到黑。如近期法德意等大國都有統一的“促和促談”聲調,但仍然向烏克蘭提供“凱撒”、PzH2000等先進自行榴彈炮,仍然至少在口頭上制裁俄羅斯。在這種扭曲的政治氛圍下,歐盟把“入歐”當成誘餌,也不是太難理解。

武林所說的也不全對。歐盟對烏克蘭,雖然這回火速答應烏克蘭成為歐盟候選國,但並不見得是因烏克蘭跟俄羅斯開打才這麼做,而是有着自己說不出口的算計。何況烏克蘭真加入歐盟,也不知會到何年何月,這不過是哄哄澤連斯基罷了。但歐盟拿“入歐”來脅迫塞爾維亞的事,卻一點也不冤枉。這個月中旬,歐盟主席馮德萊恩親口警告:塞爾維亞要加入歐盟,但必須得證明自己“與歐盟有着同樣的價值觀”。啥是歐盟的價值觀?馮德萊恩進一步解釋,就是“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予以否定的態度”。歐盟拿“入歐”來待價而沽,樣子夠讓人噁心吧。

不得不為塞爾維亞的硬氣點贊。武林對歐盟的回復很給力,稱儘管歐盟已經對我們下了多次“最後通牒”,但塞爾維亞只會站在“自己”、“歷史正確”的這邊。還指出,這只是歐盟對塞爾維亞“提條件”的開始,如果塞方在“選邊站”的事上開了口子,將來歐盟會沒完沒了提條件,不能保證只是推動塞爾維亞制裁俄羅斯,而不是讓塞爾維亞捲入烏克蘭衝突。武林似乎越說越氣,還抨擊道:美國與其盟友是“除了道德,什麼都有”。

俄烏開打已經足足四個月,一直看不出,這場戰火究竟對歐盟帶來了哪些好處,壞處倒是一大堆。比如難民潮,至今烏克蘭的難民少說也上千萬了吧,而這必須得主要由歐盟來承受;再如能源安全,歐盟的石油、特別是天然氣,主要依靠俄羅斯進口,仗繼續打,油價氣價就降不了,並且還不時遭到斷供的威脅;糧食安全也是一樣,俄烏兩國都是歐洲的“糧倉”,如今連糧倉都被打得稀巴爛,歐洲人還不得餓肚子?

歐盟或自己制裁俄羅斯,或要挾他國制裁俄羅斯,都只會更加激怒俄羅斯,讓這場仗打得更久,對歐盟也不利。歐盟如此緊逼塞爾維亞,難道是嫉妒該國身在歐洲,卻獨自享受到了俄羅斯給予的能源便利,想要拿塞爾維亞也當俄烏衝突的陪葬品?對於塞爾維亞來說,能加入歐盟、真正被歐洲融入,固然是好,但如果歐盟在政治上要價太高,塞爾維亞也只好放棄,並非不“入歐”就不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