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為碰瓷台海炮製假新聞?屢破職業下限,逆向教育中國青年

在不久前閉幕的第十九屆香格里拉對話會上,有這樣一條新聞賺足了大家的眼球。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該報記者喬什·羅金採訪了參加“香會”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後者呼籲,國際社會要支持“像台灣烏克蘭這樣的主權國家”。乍看到這篇報道,中國人無不義憤填膺。畢竟,烏克蘭與中國保持着正常的外交關係。澤連斯基作為烏克蘭現任總統,居然在公共場合講出“支持台灣”這樣的話。這是在公然挑戰中國的底線,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很快就有細心者發現了問題。所謂澤連斯基關於台灣問題的講話,不過是美媒的杜撰。

事件的原委是這樣的。6月11號,喬什·羅金在 《華盛頓郵報》上發文。他在文中聲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天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接受其採訪。澤連斯基在回答他的提問號召,“國際社會幫助台灣抵禦中國大陸的進攻”。羅金稱,這代表了“烏克蘭政府迄今為止對台灣當局最堅定的捍衛和支持”。 但這件事的原委真是像他說的這樣嗎?

喬什·羅金

這次視頻連線結束後,香格里拉峰會的主辦方發布了這次採訪的錄像。在錄像中人們看到,羅金首先引用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涉台講話。岸田文雄原話是這麼說的,“烏克蘭今天的遭遇,可能會成為東亞的明天”。接下來,羅金開始把台灣問題與俄烏衝突直接相提並論。他聲稱,中國大陸正在對台灣地區進行所謂的“俄羅斯式”的威脅。一番牽強附會之後,羅金要求澤連斯基對正面臨“軍事威脅”的台灣提供一些建議。面對羅金的問題,澤連斯基並沒有做出回應。他沒有談及台灣問題,而僅僅談論了烏克蘭危機給全球帶來的可能的影響。澤連斯基宣稱,烏克蘭危機給全世界展示了一個範例。他認為,國際社會不能任由一個軍事經濟實力強大的國家來擺布。澤連斯基最後表示,外交上的出路就在戰爭開始之前。他認為,為避免戰爭,有必要使用先發制人的外交手段。

從這段視頻錄像中,不難看出兩個問題。第一,美國記者挖坑的水平確實不一般。羅金在採訪中不僅引經據典,而且給對手預設了立場。第二,羅金挖的這個坑雖然很隱蔽,但澤連斯基最終沒往裡跳。整個採訪過程中,澤連斯基避開了台灣問題。他所講的,不過是對俄烏衝突的個人感悟。也就是說,羅金在造假!鑒於羅金的特殊身份,直接引發了人們對《華盛頓郵報》公信力的質疑。其實,對以《華盛頓郵報》為代表的美國主流媒體的質疑早已有之。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就對美國媒體非常鄙夷,直接將其與假新聞劃等號。他曾公開聲稱,對美媒的話“連標點符號都不信”。相信很多人看完羅金對澤連斯基的採訪視頻之後,對特朗普的憤怒感同身受。

對於美媒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體而言,編造假新聞已已是其家常便飯。就在去年,彭博社曾信誓旦旦地宣稱“戰爭爆發了”。最後不得不厚着臉皮辯解,“是我手滑,發錯了”。如今《華盛頓郵報》再秀媒體人道德下限,公然碰瓷台灣問題。令那些以造假為能事的美國媒體沒想到的是,其所作所為適得其反。中國年輕人為何對西方很多主流媒體沒有基本的信任度?就是因為看他們說謊看得太多了。換言之,正是西方這些媒體自己,教育了中國的年輕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