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挨俄羅斯一頓打才醒悟,遭美西方戲耍,烏克蘭不再尋求加入北約

就目前來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付俄羅斯的手段已經基本用完,制裁沒讓俄羅斯受重傷,反而反噬了美國和歐洲,讓西方傷筋動骨。

俄烏衝突未來的走向如何?一方面我們要觀察俄羅斯、烏克蘭的說法和行動;另一方面我們要聚焦G7領導人峰會和北約峰會,看看美西方接下來的表態。

俄羅斯國防部通報,俄軍和盧甘斯克武裝力量現已完全控制了北頓涅茨克市、博羅夫斯科耶市以及兩個居民點。

之前我們就說過,俄羅斯方面是不急的。應對北約東擴問題,扛過美西方制裁的俄羅斯,從戰略上已經有了敗中求勝的希望。

烏克蘭和北約方面這幾天傳遞的信號比較複雜,我們用時間線來看一看。此前,烏克蘭總統顧問阿雷斯托維奇表示,他對北約或歐盟是否準備接受烏克蘭表示懷疑,但烏克蘭已經是北約“事實上”的成員國,北約已承諾幫助烏克蘭“贏得”與俄羅斯的衝突。

這可以理解為烏克蘭向美西方施壓。

此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接受西班牙《國家報》採訪時表示,俄烏衝突最終很可能以談判的方式結束,但在這之前,北約的責任是儘可能為烏克蘭“提供強有力的軍事、經濟方面的支持”,並推動針對俄羅斯的嚴厲制裁。

這可以理解為北約對烏克蘭施壓的回應。北約並不在乎烏克蘭的命運,但是俄羅斯並沒有被嚴重削弱,北約對此不滿,所以北約還是會繼續支持烏克蘭消耗俄羅斯的。

再後來,烏克蘭總統辦公室副主任伊戈爾·若夫克瓦表示,北約成員國辜負了烏克蘭加入的期望,烏克蘭已接受無法加入北約的現實。但他希望北約在新戰略概念中刪除任何提及俄羅斯是“夥伴”的內容,希望加入反俄的文字內容,這樣會對俄羅斯發出更嚴厲、更嚴重的警告。

這可以理解為烏克蘭自證了美西方傀儡炮灰的身份,但烏克蘭害怕徹底被北約賣了,害怕美西方和俄羅斯妥協。澤連斯基政府受制於烏克蘭內部的反俄派,希望北約能從文本上承認對俄羅斯的敵視態度。

從以上這三條烏克蘭和北約的最新互動,我們大概就能看得出這次G7領導人峰會和北約峰會,美西方對俄羅斯新的制裁,大概就是雷聲大,雨點小。

拜登宣布G7國家禁止進口俄羅斯黃金,實際上前幾個月俄羅斯黃金就停止出口到倫敦和紐約了。G7會議會討論拜登政府的提案:給俄羅斯石油限價。美國和大多數歐盟國家已經不買俄羅斯石油了,限價就是在做夢。G7就是裝裝樣子、說說狠話。

現在美國和歐盟國家最不爽的是制裁沒什麼效果,俄羅斯沒有被整趴下,美國歐洲這邊物價崩了,還要面臨經濟衰退。接下來,美國歐洲會很猶豫,俄烏衝突時間越長對俄羅斯越有利,美國歐洲想結束俄烏衝突,但現在沒什麼台階可以下,俄羅斯也不會給美國台階下。

至於烏克蘭和澤連斯基政府,美國西方已經想得差不多了。歐盟給個候選成員國身份,反正俄羅斯也不反對。烏克蘭什麼時候能正式加入歐盟只有天知道了。

北約是不會讓烏克蘭加入的。這點烏克蘭本來就知道,北約要東擴,用烏克蘭當炮灰威脅俄羅斯,烏克蘭政客配合。為了撈錢,烏克蘭一些政客出賣了國家利益和烏克蘭老百姓的生命。

如何處理澤連斯基政府和烏克蘭內部的新納粹分子?美西方和俄羅斯未來會有分歧點。從美西方的角度來說,他們想保,他們想在東歐樹立一面“反俄政治正確”的旗幟。從俄羅斯角度來說,烏克蘭內部的新納粹分子必須被清算,俄羅斯要確保在軍事行動的正義性和道德高度。

俄羅斯最大的戰略利益是通過俄烏衝突的最終結局,使得歐盟和美國解綁,把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降低。美國的戰略利益就是持續削弱俄羅斯,從歐洲的政治氛圍來看,美國的目標實現了;但從經濟和戰略角度來看,美國不僅沒得到什麼,可能還會失去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