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報升級!德國“慌了”,天然氣成了稀缺品…

這兩天,德國突然升級警報,並直言,天然氣成了他們的稀缺品。咋回事?

自從俄烏衝突以後,為了維持承諾,歐洲總在對外揚言要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可私底下,他們卻依然保持繼續使用俄羅斯能源。

幾個月了,歐洲一直保持着這種“兩面派”做法來應付美國和應對自己的能源危機。

直到最近,俄羅斯突然對德國的天然氣供應大幅下降60%,才終於打破了這種沉靜。

01.直線降氣

據說最近,俄羅斯因為設備維修突然減少通過北溪一號管道向德國輸送天然氣。導致了北溪一號對德國的天然氣供應量嚴重減少。

雪上加霜的是,此輸氣管預定下個月中開始要維持十天的停機維修,這就意味着,眼下俄羅斯通過該管道輸送到歐洲的天然氣只有40%的量,到下個月中旬,德國就要面臨全面斷氣的風險。

俄羅斯毫無徵兆的出現氣量嚴重縮水,且又突然告知下月中準備斷氣,這讓一直以來嚴重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德國徹底坐不住了。

為此,德國方面這幾天也沒少費口水對俄羅斯罵罵咧咧,但是面對無法改變的事實,德國也只能承認一點:“從現在開始,天然氣在德國將是一種稀缺商品。”

02.預警升級

天然氣嚴重短缺成為事實,這兩天,德國已經將他們的天然氣三級預警提升到二級,這就意味着,德國的緊急天然氣計划上升一級。

其實,德國的緊急天然氣計劃主要包括三個等級,其中,一級最低、三級最高。

今年三月,俄烏衝突爆發不久,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突然遇阻時,德國已經開啟了,緊急天然氣計劃一級預警。

開啟此階段預警以後,德國就得每天嚴格監視天然氣輸送情況,同時加緊向儲存設施加註和補充天然氣。

如今,因為俄羅斯大幅減少氣量、且即將面臨可能短暫的斷氣風險,德國最近開啟了第二級預警。

觸發二級預警,意味着德國已經開始面臨天然氣長期供應短缺的高風險。而一旦進入二級階段,就意味着,德國開始允許供應商把高價格轉嫁給企業或家庭用戶,從而協助降低對天然氣的需求。

如果一旦觸發三級預警,這就意味着,德國政府將直接出面干預天然氣市場。

目前,德國已經開始二級預警,但是還沒有完全打開允許供應商向商戶和個人轉嫁成本,但是很顯然,這個過程正在路上。

因為一旦天然氣供應緊縮、且價格持續上漲,上游向下游轉嫁成本就一觸即發,到那時,德國的電力公司必然陷入巨虧中。

如果虧損的數額過大,最終就難保他們的電力公司不會因此而倒下,到那時,德國的整個電力市場也有可能跟着倒下。

03.應對

據說最近,德國在宣布進入緊急天然氣計劃第二階段時,就立馬搞了150億歐元的信用額度來填滿天然氣儲存設施,而且還準備在今夏搞一些鼓勵措施,讓工業用戶省氣。

可眼下,最令德國頭疼的是,很多地方已經亂成一鍋粥,因為天然氣供給嚴重不足,價格暴漲,很多低收入客戶已經出現拖欠付費的現象,因為面積太大,德國很多地方公用事業也因此正在面臨破產的風險。

為此,德國地方開始要求用補貼來保護消費者,從而保護德國地方上的公用事業。

可補貼卻是個無底洞,因為接下去,德國還要面臨更嚴重的天然氣短缺,天然氣消費價格可能還要暴漲。

截止目前,德國天然氣成本已經比同期上漲了170%面對俄羅斯可能對其執行的“長期斷氣”,目前德國已經開始考慮重啟污染嚴重的燃煤了。

只是,一旦重回燃煤時代,這就意味着,德國沒辦法繼續將“排放過多二氧化碳”導致“氣候變暖”的最大責任,指向咱們和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了。

到那時,風向標就變了,德國及歐洲國家,就會因此變成導致氣候變暖、導致人類環境被破壞的主要責任人。

當初,歐洲率先指出“氣候變暖”理論,並將導致這個結果的矛頭直指發展中國家。

氣候說的宣傳搞了有些年頭了,這期間,全球已經有不少專家學者大佬大V對歐美當年的“人類排放二氧化碳導致氣候變暖”一說有過N種證偽

其中,光工業時期為啥比農業時期氣候更冷,就可以看出,歐洲的“氣候說”,確實有很多貓膩。

如今,天然氣危機已經讓歐洲頭大到不得不重啟燃煤時代,看來,自己挖得坑自己跳,這事,沒毛病!

既然看到這,就順便點個贊吧!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