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製咖啡杯其實是毒器!德國拆穿“環保騙局”

隨着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德國人擯棄了一次性咖啡杯,在購買咖啡時帶上竹製咖啡杯,希望為地球環保出一份力。在他們眼裡,這類 竹製咖啡杯好用且環保,卻殊不知這些杯子是由三聚氰胺甲醛樹脂材料製成的,喝熱咖啡差不多等於“喝毒藥”。

圖說:不少德國人認為竹製咖啡杯環保且好用。圖片來源:歐洲時報德國版

據歐洲時報德國版報報道,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BfR)在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竹製餐具不適合盛放熱食與熱飲。這類竹製材料中的有害物質會在一定的溫度下轉移到食物中,對人體健康構成危害。目前德國市面上出售所謂竹製餐具,實際上是由三聚氰胺甲醛樹脂材料製成,其中加入竹纖維作為填充材料。從嚴格意義上來講,“竹製”咖啡杯只是一種塑料製品,而並非消費者認為的環保竹子製品。在對市面上超過300種竹製餐具進行評估後,研究人員發現部分竹製咖啡杯中的有害物質含量超過規定標準值(成人)30倍,超過幼兒餐具產品規定標準值的120倍。

據悉,由於三聚氰胺甲醛樹脂材料擁有重量輕且不易斷裂的特性,被廣泛應用於可重複使用的杯子和餐具中。但是,這種材料中的有害物質可在較高的溫度下,進入到食物中。甲醛可以對眼睛、皮膚和呼吸系統造成危害,甚至有引發癌症的風險。

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主席Andreas Hensel 警告消費者,除了避免使用這類竹製咖啡杯裝熱茶熱咖啡外,也不可用此類餐具盛裝食物放入微波爐中加熱。“對這類竹製餐具,只適合裝冷食。”Andreas Hensel說, 除了存在衛生安全隱患外,竹製咖啡杯的賣點一直是“環保”,商家宣稱竹製咖啡杯由可再生原料製成,可生物降解,“但實際上,三聚氰胺甲醛樹脂並不是生物可降解材料。”

德國商品檢驗基金會Stiftung Warentest也曾經向消費者發出過警告,要求人們棄用竹製咖啡杯。相關研究人員在質檢實驗中發現,當杯中液體溫度高於70℃時,12個杯子中有7個杯子釋放出有害物質。

此外,儘管許多竹製杯子標籤上註明“可生物降解”標誌,但是竹纖維在與三聚氰胺甲醛樹脂混合後就無法分開回收,因此這類餐具也無法回收再利用。

圖說:塑料瓶里檢測出的有害物質。圖片來源:加新網

如果說竹製咖啡杯是“環保騙局”,那麼大家熟悉的瓶裝水就是“百年最大的健康騙局”。當時,美國環保組織Orb Media在對北美洲、亞洲、歐洲和非洲的9個國家250種不同品牌的瓶裝水進行成分測試後發現:93%的瓶裝水含有塑膠殘骸。

據加西周末報道,調查結果顯示每升瓶裝水中平均含有10顆大於100微米的塑料微粒,而檢測到直徑小於100微米的塑料微粒就更多了,每升含量高達314個,比自來水中的微塑料含量高出整整兩倍。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在許多瓶裝水品牌中發現了塑料微粒。而這些微粒含有的化學物質鄰苯二甲酸酯,會導致人體肥胖、患上糖尿病、甚至存在引發癌症風險。更糟糕的是, 瓶裝水裡的塑料微粒,人體並不能自主排出,一旦攝入將會終身殘留在體內。

其實早在2016年,為驗證用塑料容器盛裝飲用水是否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俄羅斯的專家們就做過一個實驗。他們招來了1500名志願者,對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進行跟蹤研究。在這些志願者喝了一段時間的塑料瓶裝水後,專家在95%的志願者尿液中發現了有毒物質雙酚A。然後在 這些尿液中發現有毒素雙酚A的人停止喝瓶裝水4天,檢測發現尿液中的毒素數量減少了兩倍。

後來,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研究員也對幾款澳洲市場上的瓶裝水進行過測試,也發現含有聚丙烯、尼龍還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塑料有害物質殘留。

結果很明顯了。原本以為喝瓶裝水更健康,沒想到喝下去的不是健康而是“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