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特朗普政府處理俄烏戰爭的最新動向引發廣泛關注。核心人物,是總統特別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一位與特朗普私交甚篤、在商業界有豐富談判經驗的顧問。他日前向特朗普提出了一項頗具爭議的建議:為促成俄烏停火,美國應支持讓俄羅斯獲得其於2022年試圖吞併的四個烏克蘭東部地區的主權。
這一構想並非首次提出。早在上月接受塔克·卡爾森播客採訪時,維特科夫就公開表達了類似觀點。他指出,盧甘斯克、頓涅茨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以俄語為主”,並稱“多次舉行公投表達歸屬俄羅斯的意願”。但西方國家普遍認為這些所謂“公投”缺乏合法性,烏克蘭方面更是明確表示,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領土讓渡。
據多位知情人士透露,這項提議在白宮內部引發分歧。
特朗普尚未做出最終決定,但他的另一名烏克蘭事務特使、退役將軍基斯·凱洛格(keith kellogg)當場提出反對,強調烏克蘭雖然願意就部分領土問題進行談判,但不可能在無條件前提下徹底放棄四個地區的主權。
特使會晤俄方代表引發安全擔憂
維特科夫的會晤安排也受到審視。
據稱,在向總統彙報前,他曾在個人住宅私下招待了普京派出的談判代表、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負責人基里爾·德米特里耶夫。此人目前正被美國政府制裁,且俄羅斯官方背景明確。由於此舉繞過了常規外交渠道,且可能構成情報安全風險,白宮和國務院內部對此表達擔憂,最終這場晚餐改為在白宮舉行。
儘管維特科夫目前在共和黨內獲得部分“反干預”派系的支持,但也遭到一些國會議員和捐款人的公開批評。包括共和黨捐款人埃里克·萊文在內的多名人士,質疑其立場是否過於親近俄羅斯,並呼籲用國務卿馬可·盧比奧替代維特科夫擔任談判職務。
政策路線分歧愈加明顯
自特朗普今年1月重新上任以來,他政府在俄烏問題上呈現出與前任政府顯著不同的戰略思路。相比拜登時期的全面制裁與軍事援助,特朗普更傾向於促成停火,減少衝突規模,避免美俄直接對抗。為此,他已在多個場合表示希望在5月前達成停戰協議。
然而,目前特朗普政府對俄烏談判的內部機制尚未完善。據知情人士透露,國家安全委員會至今僅就烏克蘭問題召開過一次“主要成員會議”,而維特科夫與凱洛格之間也尚未形成統一的對烏政策路線。這種“多線表達”讓歐洲盟友感到困惑。
兩位近期與美方溝通的歐洲外交官表示,他們擔憂美方團隊為追求“快速成果”而在未充分溝通的情況下做出重大讓步,進而影響整個歐洲安全架構。他們指出,目前尚未從白宮獲得明確的戰略方向。
外交角色擴大,質疑聲並未平息
維特科夫的外交職責正不斷擴大。據悉,他除俄羅斯事務外,已計劃前往中東,就伊朗問題展開高層會談。在此前,他曾參與調解加沙地帶的臨時停火協議,並促成一名被俄羅斯扣押的美國公民獲釋。
國家安全顧問邁克·沃爾茲在接受《國會山報》採訪時稱:“特使維特科夫為當前外交進程注入了急迫感與效率,已在短時間內取得成果。”但有部分前外交官則表達不同看法。前國務院發言人奈德·普萊斯認為,維特科夫與特朗普的對外交往策略“過於顯露急於達成協議的姿態”,反而削弱了美方的議價空間。
儘管圍繞維特科夫角色的爭議仍在繼續,特朗普對其的信任似乎未受影響。有知情人士指出,兩人長期私人關係穩固,維特科夫依舊被視為特朗普在外交領域的重要代理人。
和平前景仍不明朗,西方觀察者保持謹慎
截至目前,美方推動的兩項局部停火協議——涵蓋能源設施與黑海航道的安排——均未取得實質性突破。特朗普本人對此已表達不滿,認為談判進程緩慢,成效有限。
在西方盟國看來,美國政府需要儘快統一對烏政策立場,以穩定盟友信心,並明確戰爭結束的底線與條件。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歐洲高級外交官表示:“我們至今未看到一個協調一致、可持續的外交方案。”
隨着俄烏戰爭進入關鍵階段,美方在此議題上的每一步都將對未來地區格局和跨大西洋關係產生深遠影響。維特科夫的談判路線,究竟是務實解決衝突的路徑之一,還是偏離傳統外交慣例的“風險賭注”,仍有待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