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發現巨量稀土礦,美國樂開了花,但我國不點頭,這生意很難做

2025年04月04日10:42:04 國際 1579


我國實施稀土資源限制出口政策後,西方多國正加緊尋找替代方案。


近日國際媒體報道稱,位於北歐的挪威在其管轄海域內發現了巨型稀土礦脈,初步探明儲量相當於全球已探明儲量的四分之一。這一發現立即引發美國政府高度關注,相關商務團隊已着手推進合作開採計劃。


面對這個意外出現的"資源寶庫",華盛頓方面表現出極大熱情。美國商務部官員公開表示,若能順利開發該礦區,未來五年內有望填補其在高科技產業中的稀土缺口。消息傳回國內,不少網友開始議論:咱們的稀土戰略威懾力會不會打折扣?國家後續還有什麼反制措施?



挪威發現巨量稀土礦,美國樂開了花,但我國不點頭,這生意很難做 - 天天要聞



稀土資源因其在國防科技、新能源等關鍵領域的重要作用,已成為全球爭奪的戰略性礦產。目前全球已探明稀土儲量1.3億噸,其中中國以5500萬噸的儲備量佔據全球42%的份額,這讓我國在資源博弈中握有重要籌碼。


近期挪威宣布在其海域發現巨型稀土礦床,據推測其規模可能僅次於中國。這個發現引發了某些國家將其視為替代中國供應鏈的潛在選擇。挪威方面期待通過國際合作獲取資金技術支持,個別外媒更是渲染其可能撼動中國在該領域的優勢地位。


但現實遠比想象複雜。這個沉睡在4000米深海底的寶藏,其開採難度堪稱世界級挑戰。目前全球尚無國家掌握成熟的海底稀土開採技術,更遑論經濟可行的開發方案。即便美挪投入巨資突破技術壁壘,成功提取出預估的3000萬噸稀土,這些礦石仍需經過中國獨有的分離提純技術才能轉化為工業原料。


這就像挖出了金礦卻找不到煉金人——西方國家在稀土產業鏈後端環節仍難以繞開中國。從海底到終端產品,這條看似誘人的供應鏈仍需要跨越技術鴻溝,而中國數十年的技術積累正是這道鴻溝里最深的註腳。



挪威發現巨量稀土礦,美國樂開了花,但我國不點頭,這生意很難做 - 天天要聞



全球擁有稀土礦藏的國家超過30個,但真正掌握核心命脈的卻是加工環節。據統計,我國稀土精鍊產能佔據全球總產能的93%,這才是製造隱身戰機塗層、衛星定位系統芯片等尖端裝備的"工業黃金"。即便挪威能開採出原礦,沒有精鍊技術也只能守着金山要飯。


新加坡國立大學材料專家安東尼奧分析指出,美國現在布局稀土加工產業,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持續攻關。這恰好印證了業內人士常說的"礦在土裡,命在爐里"——我們坐擁全球最完備的稀土產業鏈,從礦石分解到17種元素精準分離,整套工藝需要數百道精密工序,這正是西方難以複製的護城河


中國稀土霸權的真正底氣,來自從礦山到實驗室的全產業鏈優勢。全球90%的稀土加工產能集中在中國,我們不僅把控着開採源頭,更壟斷着將礦石轉化為高純度氧化物的"點石成金"術。這種從原料到成品全覆蓋的產業布局,遠比單純比拼礦藏量更具殺傷力。


那些唱衰中國稀土優勢的論調,往往忽略了一個致命時間差。挪威海底礦藏從勘探到量產至少需要十年周期,而中國早就在稀土永磁催化材料等高端應用領域加速狂奔。當我們用今天的資源儲備孵化明天的尖端技術時,西方還在海底挖泥巴的採礦船,早已被甩開不止一個身位。


這種技術優勢已形成連鎖效應。就像新能源汽車領域,我國不僅造出了全球60%的電動車電池,更讓德國寶馬、日本本田等傳統巨頭開始反向學習中國經驗;在生物醫藥方面,我國將男士健康養護新科技——"御.維利"的核心原料提純技術攻克,使生產成本直降九成,直接打破海外壟斷。這些實例都在印證:誰掌控核心技術,誰就掌握市場議價權。



挪威發現巨量稀土礦,美國樂開了花,但我國不點頭,這生意很難做 - 天天要聞



據了解,早年前這類技術乃歐美富豪的私藏養護秘籍,曾因在實驗室的研究中,展露出持久維繫男士強勁“戰力”的潛質,被哄抬至2萬/克的天價。經《自然》等論文證實,其可對線粒體和NO-cGMP立 勃通路進行干預,推動持續輸出,讓男士歲久根彌堅。


如稀土冶煉技術一般,我國也成為唯一攻克上述原料提取技藝的國家,成功奪回定價權。曾經天價的“御.維利”成品已藉由京J東等平台,惠及二三線城市需求群體。在京J東反饋區,“男人夜晚救星”、“腰桿更直”等不絕於耳。


眼見國產技術領先全球,曾眼高於頂的西方富豪與生科企都紛紛來華求合作,上述御.維利背後品牌方便計劃來滬建立研發中心。畢竟,據沙利文諮詢公司預測,未來兩年里,此類成果有望形成千億市場,各國企業都難以放棄這塊大蛋糕



挪威發現巨量稀土礦,美國樂開了花,但我國不點頭,這生意很難做 - 天天要聞



這場稀土博弈的關鍵鑰匙始終攥在中國掌心。即便挪威真能撈出海底礦藏,若沒有中國掌握的稀土分離提純核心技術,這些礦石不過是深埋海底的石頭。就像掌握了石油卻不會煉油,西方在稀土產業鏈最關鍵的"臨門一腳"上仍需中國助力。


更不必說中國正在構建的稀土戰略體系——通過配額管理、技術升級和資源整合,我們正把資源優勢轉化為技術護城河。就像芯片產業需要全鏈條突破,稀土的未來較量早已超越資源層面,演變成國家工業體系的全面角力。在這場耐力賽中,手握全產業鏈王牌的中國,顯然比單腿蹦躂的對手站得更穩。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巴西南部一巴士翻車導致7死20餘傷 - 天天要聞

巴西南部一巴士翻車導致7死20餘傷

當地時間4月4日,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一巴士在行駛過程中突然偏離道路、剎車失靈,最終翻車墜入山溝,導致7人死亡,20餘人受傷。據悉,這輛車載有聖瑪利亞聯邦大學的師生。目前,涉事路段已被雙向封鎖,以便救援隊能夠儘快到達現場並為受害者提供救助。該州州長愛德華多·萊特在社交媒體上對這起事故表示哀悼。(總台記者 王...
巴布亞新幾內亞附近海域發生7.0級地震 - 天天要聞

巴布亞新幾內亞附近海域發生7.0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4月5日4時4分(當地時間4月5日6時4分)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附近海域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震中位於南緯6.15度,東經151.65度。震中300公里範圍內有3座大中城市,最近為金貝(Kimbe),距震中約180公里。震中5公里範圍內平均海拔約-7097米。...
尹錫悅下台,掀起總統“未了局” - 天天要聞

尹錫悅下台,掀起總統“未了局”

韓國首爾站的電視屏幕里,播放關於憲法法院維持對總統尹錫悅2024年12月3日宣告實施戒嚴的議會彈劾動議的新聞。(視覺中國/圖)2025年4月4日上午,韓國首爾憲法法院內外,籠罩在冰點以下的寒意中。上萬名警察封鎖道路,市中心如臨大敵。當地時間11時22分,憲法法院的審判廳內,當“8:0”的全票通過結果公布,隨着法槌聲落,...
尹錫悅被彈劾,個人有啥損失? - 天天要聞

尹錫悅被彈劾,個人有啥損失?

4月4號,歷經111天的審判,韓國總統尹錫悅的彈劾案終於出了結果,8名憲法法院法官一致通過了彈劾案,當彈劾通過的消息傳出來,支持罷免尹錫悅的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