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日在北京聯合發布《上海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發展報告》(2024)。藍皮書指出,經過10餘年的持續建設,上海在服務“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上取得重要進展,成為展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成果的重要窗口。當前,上海立足國家戰略,探索新片區改革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重要樞紐功能的新定位,致力於打造更高質量雙向投資貿易的重要通道、更高效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為共建“一帶一路”作出新貢獻。
第一,與國家自由貿易區戰略對接,打造多維度的“一帶一路”貿易和投資合作網絡,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與便利化。一是上海自貿試驗區利用其獨特的區位和政策優勢,加強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制度和規則上的對接,減少跨境交易成本,提高經濟效率,吸引更多外資進入中國市場,同時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加順暢的通道。二是以“區港一體、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控”為原則,加快自由貿易港區的建設步伐。自貿區與港口的深度融合,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在自貿區內放寬對貨物、服務和資本流動的限制,可以促進貿易自由化;在保障國家安全前提下提高監管效率,確保經濟活動的有序進行。
第二,推動金融開放合作,打造“一帶一路”的投資中心。上海通過改革,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促進金融市場的多元化和國際化發展,為共建“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加豐富和高效的金融服務。加快構建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解決企業的跨境資金匯兌問題。不斷完善自由貿易賬戶的功能,使其成為連接國內外金融市場的重要橋樑,為企業提供更加靈活的資金管理工具,促進跨境投資和貿易便利化。上海致力於為共建“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包括信貸、投資、保險、諮詢等,以滿足共建“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第三,強化全球城市門戶樞紐地位,推動實現共建國家的互聯互通。上海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增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優化城市服務功能,吸引更多的國際投資和人才。積极參与“一帶一路”建設,通過加強與共建國家交通、物流、信息等方面的互聯互通,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和貿易便利化。加強集疏運體系建設,優化航線航班網絡布局,構建高效暢通的全球集裝箱海上運輸網絡,增強上海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的競爭力。構建全方位的多式聯運綜合體系,推進海鐵聯運發展,加強上海鐵路網與中歐、中亞鐵路網的連接,為共建國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通道。同時充分發揮國際航運中心的功能,促進與共建國家的互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