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以及截圖,請知悉。
3月10日,中國外交部再次強調“台灣問題”不容外來干涉,根據聯大第2758號決議,國際社會也應該尊重中國的合法權益,而且隨着時代發展,台灣“謀獨”勢力的處境越發尷尬。
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台灣已經出現了崩潰徵兆,最引人關注的有8件事,分別從各個角度揭露了問題所在,那麼,這8件事到底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怎樣的台灣現狀呢?
經濟層面的風險
進入21世紀後,台灣整體的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全球產業結構調整導致台灣市場產業失去部分優勢確實是原因之一,可真正的問題在於台灣內部的陣營鬥爭過於嚴重。
這也是我們提及的第一件事,民進黨上台之後沒有扭轉市場頹勢,為了應對危機,民進黨僅僅是編造了數據進行宣傳,最直觀的情況是台灣的中產階層生活水平逐漸下降。
根據中產階層定義,他們擁有較高的薪資水平,針對社會發展起到中堅力量,如醫療群體、工程師和法律事務工作者等等,隨着時代發展,高新科技產業員工也加入該行列。
雖然在很多人眼中這部分群體具備經濟獨立性,可他們確實稱不上富裕,甚至面臨少子化和高齡化等衍生問題,以此類推,薪資更低的台灣基層民眾就更難生活了。
在這種背景下,台灣內部的經濟狀況走向畸形,貧富差距加大,而且不得不提的另外一件事是廣大普通民眾因為民進黨的操作產生不滿,社會階層進一步撕裂。
台灣內部的流浪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如果民進黨還沒有意識到經濟層面上的問題,很可能會導致市場環境崩盤,壟斷肆虐的結局,因此,就引出了第三件事,台灣內部產業競爭力不足。
簡單來說,隨着科學技術發展變革,台灣內部產業沒跟上大勢,反倒是顯出幾分頹勢,歸根結底,在於民進黨罔顧兩岸關係,沒有推動兩岸合作,導致台灣沒能依靠大陸市場發展。
中產階層無法重建、產業結構比較滯後,也難怪台灣的經濟出現變故,不復20世紀60到90年代的輝煌,只能看民進黨後續動作如何,是否能夠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回到正途。
科技創新方面的問題
經濟決定上層建築,這個道理很簡單,通過經濟投資方向,我們往往能夠看出地區基本戰略,而將其放到事關核心競爭力的科技產業就更加明顯了,像台積電在美國不斷加大投資。
並在2025年3月份的時候,台積電跟美國會面探討後續投資,可本來正常的商業活動在捲入“倚外謀獨”的企圖時,就暴露了諸多問題,這代表台灣科技創新把控在美國手中。
如果說台灣進一步加強對美依賴,對科技創新產業就會造成困擾,因為這種選擇容易讓民眾產生消極想法,認定民進黨有拋棄民眾逃離的想法,自然而然會降低信任度。
而市場的穩定基礎就在民眾信任,因此,台灣若是不能懸崖勒馬,很可能在後續發展當中遭遇難關,除此之外,軍事領域的發展同樣是不得不關注的一件事。
伴隨台灣科技發展,民進黨所謂的台“海軍”實力逐漸增強,可背後其實是和美國勾結獲取支援,甚至公然跟美國進行軍事演練,認為憑藉美國就可以完成自己的野心。
但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群體不認可台灣民進黨,民眾帶來的輿論壓力已經讓民進黨寸步難行,在這樣的局勢下,台灣還要“頂風作案”,結果自然不會符合民進黨的預期。
另外,針對台灣發展,大陸提出不少優惠政策,希望促進兩岸交流,同時維持台灣已有的優勢,探索出新的賽道,換言之,大陸已經拿出了友好態度,就看台灣方面的反應。
作為中國省份,如果民進黨仍舊要借海外勢力支持拉低兩岸關係,那最大的可能就是迎來無法挽回的結果,大陸的態度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表露的很明顯。
那就是堅決打擊“倚外謀獨”勢力,破除兩岸關係發展的障礙,民進黨負隅頑抗只能是死路一條,而且局勢已然逐漸變化,台灣的依靠美國及其亞太地區盟友難以關注地區局勢。
國際局勢的變化
首先是美國及其北約集團,雖然強調亞太戰略的重要性,可我們能夠發現美歐之間的關係已經步入尷尬,美國有意拋開歐洲從俄烏戰場抽身而退,且拿出經濟政策,要全面加征關稅。
不得不說,歐洲面對新一輪美國衝擊肯定要做出反抗,雙方出現更多矛盾可以預見,因此,如果美國歐洲自己就有不可調和的分歧,基本上就很難再去管民進黨的想法。
以這個角度進行分析,民進黨現在仍舊不放棄向美日靠攏的選擇,屬實是沒有看清局勢,走入了一條歧途,畢竟就連美國都已經自顧不暇,需要從俄烏戰場和中東戰場脫離出來。
最後則是解放軍軍事壓制力的變化,我們能夠很清楚的發現,近些年大陸對待台灣的軍事壓制呈現逐年遞增的情況,3月4日還在台南外海進行火力檢驗,可見台灣已經來到危險境地。
大陸方面的耐心並不是無限制的,一旦台灣方面肆意挑釁觸發紅線,那等待民進黨的不會是什麼好結果,中方的堅定態度無疑是清楚的傳達到了國際社會,讓美歐不得不重新思考。
說白了,美歐根本不可能為了民進黨的利益選擇和中國敵對,無論如何,全球化的趨勢下,中國市場都成為了美歐無法放棄的利益,所以壓制發展但維持總體和平才是美歐希望的。
民進黨沒能抓住國際局勢的重點,這樣下去只能是自身難保,如果真的希望台灣迎來發展機遇,就應該革新戰略,和大陸相向而行,唯有如此才能轉危為安。
參考資料:
未來1個月台灣將陷入瘋狂!前台南縣長談大罷免:內鬥不利競爭力丨海峽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