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詩萌 北京報道
2025年新年,一場特殊的跨年活動在北京、天津和石家莊三地同時舉行。北京首鋼園、天津鼓樓廣場、河北正定長樂門廣場同時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京津冀三地群眾首次以連線的方式一起倒計時慶祝新年。
自2023年5月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召開、7月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工作辦公室成立以來,京津冀協同發展真正意義上步入了快車道。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十周年,站在第二個十年的起點上,又將有何新的發力點?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在近期舉行的地方兩會上,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在2025年的重點工作中都對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進行了部署:北京提出加快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編製出台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天津提出主動承接央企新業務新功能拓展要素,強化天開園與中關村、首都科創資源合作;河北提出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強產業協作、協同創新、公共服務共建共享,聯合京津推進“六鏈五群”建設,推動河北省產業體系嵌入京津創新體系,促進更多京津科技成果在河北孵化轉化。
“過去的十年,京津冀協同發展主要是夯基壘台、落子布局,重在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已進入全方位、高質量深入推進的階段。”此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郭蘭峰表示。
京津冀協同發展指數上升
“不用換app,你拿億通行就能直接刷天津地鐵,兩邊(地鐵碼)是互通的。”1月17日晚,在天津西站地鐵入口,《華夏時報》記者看到一位男子向同行的朋友如此解釋。2021年2月,北京和天津就實現了地鐵乘車二維碼實現互聯互通,使用億通行app或天津地鐵app,都能在異地刷碼乘車。
過去幾年裡,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指數繼續提高。近日,京津冀協同發展統計監測辦公室發布了2023年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指數,顯示以2014年為基期,2023年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指數為148.8,比2022年提高5.6。其中,創新發展指數和綠色發展指數高於總指數,分別為180.9和165.8,比2022年分別提高12.4和0.8,是主要帶動力量。
尤其是在交通方面,過去一年裡,京津冀交通網絡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連接河北省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和北京市通州區的廠通路全線通車;懷興城際鐵路廊興段開通運營,固安東至大興機場站城際鐵路聯絡線同步開通,從廊坊北至大興機場站僅需15分鐘……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布局謀篇之年。站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第二個十年的新起點上,三地又將有何作為?
1月14日,天津市市長張工作天津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25年天津市將堅持區域一體化、京津同城化,持續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主動融入首都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配套體系,有效發揮空間資源優勢,持續強化與北京各產業園區合作,謀劃推動通武廊產業創新發展先行區建設。
同一日,河北省省長王正譜作河北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2025年河北省將聚力推進協同發展,打造高質量發展動力源。具體要求包括進一步引進在京央企總部及二、三級子公司或創新業務板塊,建好用好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河北中心、雄安中心,加快京津冀醫聯體建設,力促一批京津養老項目布局河北等。
15日,北京市市長殷勇作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2025年要深入落實城市總體規劃,縱深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進一步優化提升首都功能,推動“新兩翼”建設取得更大突破,加快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具體措施包括疏解提質一般製造業企業100家、加快第二批市屬國企搬遷、發布第二批京津冀社保服務同事同標事項等。
協和醫院雄安園區將開工
2025年,“千年大計”雄安新區建設即將進入第8個年頭,其進展也始終受到外界關注。
據悉,目前雄安新區首批疏解項目建設進展順利,中國星網等央屬標誌性項目全面遷駐,北京四中雄安校區教育集團揭牌成立,雄安宣武醫院門診量達19萬人次,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累計入駐企業130家。
第二批疏解項目也正在有序推進。央企方面,人民網雄安消息顯示,目前第二批4家疏解央企中國大唐、中國華電、中國誠通和中國農發都已完成土地出讓,加上首批已經入駐的中國星網和在建的中國中化、中國華能、中礦集團,已經有8家央企總部疏解項目落地雄安。此外,央企在雄安新區設立的各類機構也達到近300家。
高校方面,第一批疏解的4所高校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雄安校區均已開工,第二批疏解高校華北電力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均已完成校區選址,正在推進規劃方案設計。
醫療方面,除了雄安宣武醫院已經投入運營以外,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都將建設雄安院區。
其中,協和醫院雄安院區的進展受到廣泛關注。在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殷勇也強調,要全力支持雄安新區建設,深入開展基礎教育提升、醫療衛生髮展、職業培訓創新三項工程,開工建設協和醫院國家醫學中心雄安院區。
“疏解不是簡單的搬遷到雄安或者搬遷到哪個地方,比如央企疏解,就應該在企業的體制機制、業務範圍、科技創新等方面有所提升。只有這樣,才能夠通過疏解帶動天津、河北的發展,也才能實現協同發展。”郭蘭峰指出。
王正譜也明確表示,一方面要落實承接疏解任務,推動中國中化、中國華能總部建成投用,加快首批疏解高校、醫院高質量建設,做好第二批疏解項目承接落地服務保障;另一方面,也要培育高端高新產業,依託疏解央企打造創新鏈產業鏈,培育壯大空天信息產業集群,抓好昝崗高端高新產業集聚區、互聯網產業園等建設。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