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利用總統特權,赦免兒子一事,此前曾引發軒然大波。令人沒想到的是,臨走前,拜登也要在白宮安一顆不定時炸彈。他有意把韓國歷任總統“不得善終”的下場,送給特朗普。
拜登告別演說
日前,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發表了約20分鐘的告別演說。他警告,隨着候任總統特朗普,準備在幾天後重返白宮,美國人正面臨諸多風險。儘管表面上,拜登一直在祝賀特朗普,但在演說中,卻屢屢暗批特朗普。
最重要的一點是,拜登呼籲修改憲法,限制美國總統的權力。他強調,美國總統的權力不應該不受限制,也不應該是絕對的。如果總統在任期內,犯下了過錯,就應該承擔責任,而不是使用“總統豁免權”逃避懲罰。
特朗普與拜登
拜登話里話外的意思,都是對“總統豁免權”的不滿,說得再直接一點,是對特朗普的不滿。去年7月,美國最高法院裁決了一項法律,即總統任內的公務行為,享有豁免權。這也讓特朗普順利進行大選,而沒有面臨審判。
此前,特朗普曾被指控,涉嫌利用司法部,支持其選舉舞弊等多項罪名,而隨着特朗普贏得大選。他可以命令他的司法部長,撤銷此案。如果失去“總統豁免權”,特朗普可能會面臨和韓國總統尹錫悅一樣的下場,在任期內就會有牢獄之災。
不過,拜登此話一出,立刻引發了熱議。因為就在不久前,拜登簽署“特赦令”,將自己的兒子順利撈出監獄,他赦免了亨特在2014年至2024年,近11年間可能犯下的所有罪行。
拜登與兒子亨特
當時,特朗普稱拜登的做法是“濫用職權”,這同時也引發了美國政界,對總統赦免權以及美國司法系統獨立性的關注。然而,拜登在自己使用特權,赦免兒子後,卻要拿走特朗普的特權,這也被調侃為“寬以待己,嚴於待人”。
與此同時,拜登的擔心也不無道理。儘管憲法規定,總統職位是為了平衡美國政府的立法和司法部門,但美國總統的權力,幾十年來不斷增強,在特朗普任期內,更是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擴張,而特朗普對權力的渴望,也是顯而易見的。
特朗普
特朗普最近的言論,也加劇了有些人對他開始第二任期的擔憂,以及他是否會擴大憲法賦予總統的權力。他曾多次提到“統一帝國”,要“吞併”加拿大和格陵蘭島,並在競選期間放言,只要這次獲勝,以後就不必再次投票。特朗普的政敵,甚至稱他為“獨裁者”。
特朗普的一系列行為暗示,他可能會在任期內,進一步加強總統的權力,實現自己的既定目標。例如,對政治對手進行報復、構建不受任何約束的行政部門等。甚至有人發出警告,美國總統可能會獲得“不受約束的權力,來接管國家,並控制美國人的生活”。
總之,不論是特朗普還是拜登,他們已經享受了總統權力擴大,帶來的“紅利”,如今相互指責,對美國人來說沒有實質意義。現在應該關注的問題是,總統權力的底線到底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