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尹錫悅在國民眼中一手提拔的親信,竟成為了他的最大威脅。
韓國公調處處長吳東運,原本被尹錫悅視為政務中的重要助手,短短几個月後,竟親自簽發了對尹錫悅的逮捕令。
起因是韓國公調處為了逮捕尹錫悅,向首爾西部地方法院再次申請延長尹錫悅逮捕令期限,並已獲得批准,吳東運也證實了這一點。
這一事件震動了韓國政壇,也引發了全國範圍內的政治風暴。
吳東運為何在與尹錫悅的關係中突然做出如此重大決策?背後究竟隱藏着怎樣的政治博弈?
吳東運的崛起:從基層法官到公調處長
吳東運出生於韓國慶尚南道,畢業於首爾大學法學院,屬於韓國少數的法學科班出身。
通過司法考試進入法界後,他逐步積累了豐富的法律經驗,尤其是在處理複雜案件時展現出的獨立判斷力,獲得了業界的認可。
從基層法院到首爾高等法院,他的職業生涯一路向上,直至獲得尹錫悅的提拔,成為公調處處長。
而在面對國內政治壓力、司法獨立和權力腐化的交織下,他的選擇逐漸發生了轉變。這不僅是兩人關係的徹底決裂,也為韓國的政治未來埋下了更多不確定因素。
作為曾經的檢察官,尹錫悅深知法律領域的重要性。吳東運的法治背景和獨立性正是尹錫悅所看重的。
2024年,吳東運正式被任命為公調處長,負責監督和調查政府高級官員及相關人士的違法行為。
尹錫悅認為,吳東運能以嚴謹的法律標準維護政府形象,同時也將成為他的得力助手,處理國內外的一系列複雜政治問題。
而尹錫悅未曾想到的是,吳東運在就職僅七個月後,竟然走上了與他對立的道路。
在烏克蘭戰爭中的立場問題、國內民眾對政府腐敗的不滿,以及司法獨立的堅持,使吳東運逐漸產生了不同的看法。
他開始認為,為了保護法律的尊嚴,必須讓權力的腐敗得到根治。
公調處的初次抓捕行動失敗:總統警衛阻撓
在1月3日,韓國公調處按照法院指令,發起對尹錫悅的抓捕行動。
為了避免事態升級,吳東運親自指揮了此次行動。由於總統警衛處的堅決反抗,雙方僵持了長達五個半小時。
吳東運公開向國民道歉,解釋由於當天未能成功執行對停職總統尹錫悅的逮捕令,他深感遺憾。
1月7日,他表示,將把第二次執行逮捕令視為最後一次嘗試,並承諾會以堅定的決心確保逮捕行動順利完成。
韓國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韓國警察廳國家調查本部和國防部調查本部聯合組成的“共同調查本部”發布公告,宣布已向首爾西部地方法院提交了延長尹錫悅逮捕令期限的申請。
1月7日,法院再次批准延長令韓國的政治局勢已經被徹底撕裂,吳東運依然堅持依法辦事,他明言,不論面對任何阻力,必須依照司法程序執行。
隨着事件的發酵,在野黨對尹錫悅和代總統崔相穆提出了嚴重指控,認為崔相穆暗行動,並拖延重要職位的任命。在國家領導人的命運面臨不確定性時,韓國政壇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分裂。
吳東運的兩面評價:忠誠與背叛的較量
不少支持者認為,吳律是在保住自己的尊嚴。他們堅信,在國家領導人涉及腐敗的情況下,任何人都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
因此,吳東運的決策是為了保護國家法治,避免權力被濫用。
然而,也有聲音認為吳東運是忘恩負義,背叛了尹錫悅的提拔和信任。他們認為,在政權動蕩的關鍵時刻,吳東運的舉動只動法治的完善。
這部分批評者將吳東運的行為視為出於個人利益的選擇,甚至認為他的做法是在迎合公眾輿論的壓力。
抓捕行動的結局:韓國政壇的命運交叉點
儘管韓國當局未透露尹錫悅逮捕令的最新有效期,但一般情況下,韓國的逮捕令在簽發後通常有效期為一周。
由於此次執行逮捕令過程中預計將面臨諸多挑戰,因此延長逮捕令的期限可能會超過7天。
由於總統的免疫特權和現場局勢的複雜性,最終行動未能如期完成。儘管如此,吳東運迅速公開表示,第二次抓捕將在幾天後再度進行。
隨着第二次抓捕行動的臨近,尹錫悅能否成功擺脫司法制裁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在總統職位上,這場圍繞法律與政治權力的較量,已深刻影響韓國的民主法治進程。
吳東運的行動能否帶來勝利,仍是一個未解之謎。韓國政壇的未來將受到這場抓捕風波的深遠影響,而這也為韓國政治生態的演變帶來了諸多未知數。
資料:
直新聞《尹錫悅逮捕令二度獲批,公調處放話:這是最後一次!》
魯中晨報《韓國公調處:尹錫悅逮捕令再度獲法院批准》
中國新聞網《韓法院批准延長尹錫悅逮捕令有效期代總統崔相穆被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