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關工委機關刊物《中國火炬》2024年第12期刊載了《三項措施 築牢基層關工委組織建設》,推介濱州市關工委基層組織建設經驗做法。去年以來,市關工委積極開展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今年是“規範提升年”,全市各級關工委履職盡責,形成了高效規範的工作機制,持續完善“5+3+N”組織體系,創建具有濱州特色的工作品牌,為開展關心下一代工作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
下一步,市關工委將以“成果鞏固年”為抓手,持續強化組織建設工作,推動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山東省濱州市關工委實施 “基層組織建設年”三年行動,工作成效逐步顯現,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規範化軌道。
健全工作機制。市關工委在深化基層組織建設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多種有效管用的工作制度,保證了基層工作有序高效規範運行。濱州市委、市政府“兩辦”印發《市直有關部門單位關心下一代工作職責清單》,明確了市直29個部門單位的具體職責和責任領導。市委提出對關心下一代工作“怎麼重視都不為過、怎麼支持都不為過、怎麼保障都不為過”的工作要求,先後兩次印發《關於加強全市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見》,及時調整充實市關工委領導班子,市、縣、鄉三級關工委主任均由同級黨委副職兼任。充分發揮關工委成員單位聯席會議作用,每年定期召開會議。市委督查室牽頭,連續兩年對中辦、國辦《意見》和聯席會議落實情況進行督導調研,推動了工作落實。
織密組織網絡。市關工委按照“哪裡有黨組織、哪裡有老同志和青少年,哪裡就建關工委組織”的原則,健全完善關工委組織網絡。在市直層面,建成了“5+3+N”的關工委組織體系:“5”即老幹部局、退役軍人事務局、科協、教育局、總工會五個“五老”牽頭部門抓規範化建設;“3”即政法、金融、高校建立三個工作聯盟;“N”即在工信、國資、住建等部門建立行業、系統性關工委組織。在基層,以鄉鎮(街道)、村居、社區為重點,做到關工委組織全覆蓋。在各級各類社會組織中,採取“社區+社團”“企業+工會”“單位+離退休黨組織”等多種模式聯建共建關工委。市關工委還會同市委政法委出台意見,由基層治理的“網格員”兼任關工委工作聯絡員;由學校法治副校長兼任關工委副主任;由市工商聯牽頭成立工商聯繫統關工委,在16個行業協會、異地商會建立關工委工作站,覆蓋中小企業1000多家;由市國資委牽頭,推動“黨建+關愛”深度融合,市屬國有企業關工委組織實現全覆蓋。在機關自身,市關工委初步建立起“一辦六部七團一協會一中心”的工作落實體系。特別是創新性地設立了組織建設、宣傳文化、城鄉工作、學校工作、法治教育、關愛活動六個工作指導部,成立了濱州市關心下一代志願者協會和濱州市青少年教育發展研究中心。
創建工作品牌。市關工委高度重視品牌建設,把活動與機制育人、實踐育人、環境育人有機結合起來。探索建立“黨政主導、關工委協調、部門參與、學校實施、家庭配合、社會共管”六位一體的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機制;聚焦培養“學習型、智慧型和成長型”家長的工作目標,建設家長教育課程體系;實施“濱濱有愛·關護未來”系列公益活動,着力構建立體全面的青少年關愛服務體系。其中,在環境育人方面,通過設立“關心下一代紀念林”,開通“關心下一代公交專線”,打造“關心下一代主題公園”,努力將“關心下一代”作為一種共識和理念傳遞給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