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國會議長禹元植(右)與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左)
韓國國會議長禹元植14日下午在國會全體會議上宣布彈劾案獲得通過。
直新聞:韓國六大反對黨發起對總統尹錫悅的二次彈劾並表決通過,你對此有何觀察?
特約評論員 張思南:尹錫悅創了紀錄,他是韓國第一位連續遭到彈劾的在任總統,而且是只有短短7天之隔,說明什麼?說明以共同民主黨為首的在野黨要對尹錫悅追責到底,明白了說就是要“趕盡殺絕”。
這一次彈劾案的通過也不讓人感到意外,因為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已經保不起尹錫悅了。7天前的12月7日,國民力量黨黨首韓東勛還明確反對彈劾總統,該黨議員也在首次彈劾中集體退場導致表決失敗,但如今國民力量黨內的氛圍顯然有所變化。韓東勛在12月12日明確表示,“現在唯一的辦法是通過彈劾終止總統職務”,同時還首次表態執政黨國會議員應“根據自己的信念和良心參與表決”,事實上就是放棄了通過黨內強制力約束黨員抵制針對尹錫悅的彈劾案。儘管在今天表決前的最後時刻,國民力量黨再次打出“反對彈劾”的旗號,但顯然黨內人心向背已然轉變。
而執政黨態度變化的背後是韓國社會選舉政治的巨大壓力。根據韓國蓋洛普12月13日公布的最新民調數據,尹錫悅的支持率已經降至11%,較一周前還要下降5個百分點,且75%,也就是將近四分之三的韓國民眾支持彈劾尹錫悅。顯然國民力量黨如果圍繞彈劾案繼續不肯讓步,只會在民意支持率上遭到反噬。事實上,“彈劾尹錫悅”和“解散執政黨”已經成為韓國民眾同時呼喊的口號,執政黨當前的支持率僅剩下24%,較上周下滑3個百分點,而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則上升3個百分點至40%,雙方拉開的差距創下2022年韓國大選以來的最大值。
某種意義上,韓國總統尹錫悅和執政黨國民力量黨一道,正在走向困境。
尹錫悅12日上午發表對國民談話,為3日實行緊急戒嚴辯解。
直新聞:那面對二度彈劾,尹錫悅是否已經無計可施?
特約評論員 張思南:12月12日,尹錫悅在公開講話中強調,無論是彈劾還是調查,自己都會奉陪到底。我不確定尹錫悅此言算不算困獸猶鬥,但他顯然拒絕坐以待斃。尹錫悅還是在賭,他在賭就算韓國國會以三分之二通過了彈劾案,韓國憲法法院也無權就戒嚴令作出司法審查,他賭的是彈劾案將卡在這一步,最好是無疾而終。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韓國國會今天的表決通過並不是尹錫悅彈劾案的終點。根據韓國憲法,國會表決通過後,輪到憲法法院對彈劾案進行審理,並在180天內作出裁決,如果憲法法院裁決彈劾事由成立,總統才被罷免。因此憲法法院如何裁決可謂是至關重要。
其次,六大在野黨發起二次彈劾的事由是什麼呢?還是12月3日尹錫悅發布的戒嚴令違憲。而尹錫悅在12日的公開講話中就針對這一點提出了一項重大主張,即緊急戒嚴措施“不是司法審查的對象”。尹錫悅強調,“總統行使緊急戒嚴宣布權是像行使赦免權、行使外交權一樣不屬於司法審查對象的統治行為……戒嚴措施屬於總統高度的政治判斷,只能通過國會的解除要求來加以控制”。換言之,韓國憲法法院無權審查尹錫悅的戒嚴令是否正當。
尹錫悅是在狡辯嗎?有趣的是,他的主張實際上符合韓國憲法法院過往的判例。根據韓國媒體《朝鮮日報》的報道,在韓國前中央情報部長金載圭刺殺前總統朴正熙的案件中,韓國憲法法院明確裁定:“總統宣布戒嚴的行為是具有高度政治和軍事性質的行為,判斷其宣布戒嚴正當性的機關是有解除戒嚴權的國會。由作為司法機關的法院進行審查,超出了司法權的內在界限。”
換言之,尹錫悅就是在卡一個bug,也就是利用一個程序漏洞。第一,尹錫悅有沒有權力宣布戒嚴?有,根據韓國憲法,總統有權在“戰爭、戰時或其他國家緊急狀態”下宣布戒嚴。第二,國會可不可以認定戒嚴不正當,從而解除戒嚴?可以,這點尹錫悅也遵照執行了。第三,國會可否以戒嚴違憲為事由彈劾尹錫悅,也可以。但第四,當以戒嚴違憲為事由的彈劾案移交至憲法法院時,憲法法院有沒有司法審查戒嚴令是否正當的權限,答案是沒有,或者說是有爭議的,而整個彈劾案也將由此卡在這裡,為尹錫悅贏得進一步頑抗或者是斡旋的必要時間和空間。
14日,大批首爾民眾聚集在韓國國會大廈前。
直新聞:那這個bug(程序漏洞)是不可解決的嗎?韓國接下來的政治走向會如何?
特約評論員 張思南:當然這個bug(程序漏洞)不是全然不能解決的。韓國憲法法院在針對前總統全斗煥的“雙12政變”和前總統盧泰愚的光州“5·18”事件中,就戒嚴令裁定:“如果宣布或擴大緊急戒嚴是為了達到擾亂國憲的目的而進行的,法院可以審查其是否屬於犯罪行為。”
但遺憾的是,這個答案實際上提出了更多的問題,“擾亂國憲”的概念該如何定義?尹錫悅是否具有“擾亂國憲”的目的,又該如何證明?反對黨會認為,尹錫悅為了讓立法部門失效而對國會投入軍警,以及存在包括反對黨和執政黨黨首在內的所謂政治人士逮捕名單,這種限制立法權、限制國會議員行使權利的行為本身就足以被認定為“擾亂國憲”。
但另一邊,尹錫悅強調反對黨因為不認可總統,不斷煽動彈劾,讓行政權癱瘓,韓國進入危機狀態,已經是“相當於戰爭的其他國家緊急狀態”。我們可以想象,尹錫悅完全會指責反對黨,你們才是真正的“擾亂國憲”,沒有理由癱瘓行政權就是可以接受的,而癱瘓立法權就要被冠以“擾亂國憲”。根據韓國憲法,緊急戒嚴宣布權是總統緊急狀態特權之一,判斷現狀是否屬於緊急狀態是只屬於總統的權力,即使總統與國民的看法不同,總統也有權力獨立作出判斷。再加上當國會宣布取消戒嚴後,尹錫悅也隨即尊重執行。因此一個反直覺的現實是,儘管尹錫悅在此次戒嚴風波之中存在諸多具體程序上的涉嫌違法,但就戒嚴本身是否違憲,還存在大量爭議,更不要說憲法司法審查上的權限爭議,事實上整起事件最終的是非曲直有相當大的操作空間,並不如我們想象的那般黑白分明。
我相信這也正是尹錫悅至今仍然非常硬氣的原因所在,無論是“奉陪到底”,還是此前面對執政黨“二月下台-三月大選”以及“三月下台-五月大選”的選擇,表示“與其提前下台不如彈劾”,有關尹錫悅的戒嚴風波註定不會以簡單的彈劾結束,一場甚至一系列司法大戰以及持續不斷的民眾抗議乃至社會動蕩在所難免,但最終結果究竟是尹錫悅絕處逢生?還是韓國保守陣營為尹錫悅“陪葬”,因為又一次彈劾風波而再次四分五裂陷入低谷?我們唯有拭目以待。
作者丨張思南
排版丨鄭志佳
編輯丨郭永佶
審校丨吳蔚
監製丨李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