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隨着特朗普從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即將入主白宮,拜登政府執政期間的一系列政策可能都將面臨“推倒重來”的情況,屆時,不僅美國的未來命運將迎來重大變化,就連國際局勢也將發生巨大改變。
關鍵時刻,美政壇發生了3件值得關注的事。
第一件事,特朗普做好“退群”準備,歐盟這回坐不住了。
12日,美聯社報道稱,特朗普的過渡團隊已經準備好了一系列行政面臨和公告,將在特朗普上台第一天就公布,其中就包括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在內的一系列協議,並且特朗普還打算取消向亞洲和歐洲出口新液化天然氣的禁令。
需要注意的是,特朗普第一個總統任期期間,就曾下令美國退出《巴黎協定》,拜登上台後,美國又重返了該協議,如今特朗普即將上台,又做好了退出協議的準備,美國很可能再次進入特朗普時期的“退群”模式。
別忘了,當初特朗普退出的“群”,除了《巴黎協定》之外,還有《伊核協議》,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等組織。
更要注意,除了退出《巴黎協定》之外,特朗普還打算將美國環境保護局總部遷出華盛頓,這似乎是為了接下來的“大幹一場”而掃清障礙。
畢竟,特朗普當初之所以退出《巴黎協定》,就是因為認為該協定限制了美國的能源開發、對美國經濟不利,而“退群”則是為了推動特朗普一直秉承的“美國優先”。
如今,特朗普又回來了,若重啟“退群”模式,不知道美國又將與哪些國際組織和條約說“再見”。
然而,除了“退群”之外,特朗普對於美國也打算採取類似的行動。
第二件事,特朗普準備“廢除”美國教育部?美國內部劇烈震動。
12日,《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特朗普正在考慮廢除美國教育部,讓“教育回歸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6年美國大選期間,特朗普就發出了“廢除教育部”的言論,理由是認為教育部推動或縱容了“美式政治正確”議題的內容進入課堂,並且教育部在解決美國學生貸款一事上並不能發揮作用。
這次大選期間,特朗普又重提了“廢除教育部”的言論,表示對當前美國教育部的政治立場等問題強烈不滿。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特朗普廢除了美國教育部,原有的工作該誰來做?
特朗普的想法是,建立一個工作小組,將教育部與勞工部合併,並將這些工作回歸各州,這樣不僅能方便各州採取因地制宜的措施,還能給美國政府“省下不少錢”。
當然了,美國教育部存在不少一天兩天了,對美國的影響更是根深蒂固,一旦廢除,不僅將引發民眾不滿,更將引發美國各地的混亂與動蕩。
因此,目前特朗普關於“廢除教育部”的想法,並沒有得到大多數民眾的支持,共和黨內部也是爭議不斷。
然而,除了退群和廢除美國教育部之外,特朗普在美國的援烏問題上,也準備推倒重來。
第三件事,共和黨或對烏克蘭“斷供”,拜登這回開始急了。
12日,美聯社援引美國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約翰遜的話報道稱,眾議院多數共和黨人都無意考慮近期向烏克蘭提供額外的援助。
言下之意,在美國的援烏預算用盡之後,烏克蘭可能面臨被“斷供”的風險。
要注意,目前美國眾議院由共和黨控制,並且共和黨還即將拿下參議院的控制權,若共和黨鐵了心要對烏“斷供”,那即便民主黨想繼續援烏,也將很難做到。
更要注意,拜登政府如今正打算在下台前,向烏提供剩餘價值6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但由於這筆援助數額龐大,在短時間內估計很難完成交付。
為此,12日,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表示,拜登將親自敦促特朗普不要停止對烏克蘭的援助,並向特朗普解釋他對俄烏局勢的看法與立場。
沙利文還表示,拜登將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向國會和新一屆政府證明,美國不應放棄烏克蘭。
言下之意,對於共和黨準備對烏“斷供”一事,拜登政府的確開始着急了,準備親自出馬遊說共和黨與特朗普。而這背後,與其說是拜登和民主黨關心烏克蘭,倒不如說是關心這筆巨大軍援背後的“龐大利益”。
畢竟,這次援烏的60億美元,其中40億美元用於購買現貨武器,剩餘20億美元用於向美國國防承包商發出訂單,直白點說,這60億美元最終還是要花在美國,最大受益者將是美國的軍工複合體,而這期間,估計與民主黨也存在利益糾葛。
因此,拜登政府想維持對烏克蘭的軍援,實際也是在確保幕後這些群體的利益,而一旦停止對烏軍援,那產生的影響將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且極其深遠的。
可見,美國大選告一段落之後,新一輪激烈爭鬥已經在美政壇拉開序幕了。
接下來,且看局面會如何發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