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以來,布林肯是澤連斯基的堅定支持者,每當戰局對烏克蘭不利時,布林肯都會第一時間出現在烏克蘭,為澤連斯基出謀策劃。近日,面對澤連斯基的動搖,布林肯發聲稱:普京沒有資格提任何條件,無條件投降是唯一出路!
如果接下來的四年還是布林肯當國務卿的話,俄烏衝突大概率還會打下去的。但現在多了特朗普這個最大的變數,如果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那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就會出現很大變數。這也是澤連斯基不敢再展示強硬並表達有意和談的原因。
拜登的退選與哈里斯的崛起,又讓澤連斯基與布林肯看到了希望,所以澤連斯基最近表態是否和談要等到美國大選過後才決定。但是這樣的表態,可能就會得罪特朗普,前段時間通話時還前踞後恭,哈里斯一出現就態度有變化,這無疑是在打臉特朗普。以特朗普的性格估計會記在心上。
拜登之所以選擇哈里斯,肯定是達成了某種默契,哈里斯一旦當上總統,很多政策會跟拜登時期一脈相承,這樣拜登既對盟友有交代,又可以向金主兌現承諾,還能一定程度上延續了拜登的政治生命。也許正因為有這樣的因素,布林肯才會直接這樣強硬的表態。
不然作為一個快要下野的國務卿,有很好政治素養的人都不會在任期末期,做一些重大的政策決策,一方面不讓繼任者難堪;另一方面,你就是制定了政治決策,也可能沒人聽你的。
如果可以的話澤連斯基肯定不想和普京談判。在戰場上沒取得壓倒性勝利的情況下去談判,所得到的結果肯定不是烏克蘭想要的,澤連斯基也將成為烏克蘭歷史上的罪人。“在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在談判桌上更得不到”。這個道理,澤連斯基與布林肯都懂的。
俄烏衝突的推動者們都知道,如果這次動用那麼多資源的情況下都無法拖垮俄羅斯,打贏俄羅斯,那以後將沒有任何希望能戰勝俄羅斯。如果這次讓俄羅斯成功脫身,儘管俄羅斯無法直接挑戰美國的世界霸權地位 ,但一定會成為美國霸權主義的最佳攪局者 ,反美勢力將會獲得強大的後盾。
這是美國的傳統精英們無法接受的,他們也不敢把這種希望寄托在特朗普身上,特朗普的個性他們都領教過,其商人性格是他們無法掌控的。也鑒於這樣的原因,他們會想盡辦法阻擊特朗普的總統之位,所以最近哈里斯支持率才會突然之間飆升,並獲得了大量的競選資金。
但布林肯他們以為哈里斯上台後能搞垮俄羅斯,那就是大錯特錯。作為五常之一,並且擁有強大核武器的俄羅斯,怎麼會可能輕易的被擊敗?並且俄羅斯的戰爭潛力並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除非美國與北約能親自下場,否則單憑代理人戰爭不斷的拱火烏克蘭是無法戰勝俄羅斯的,但美國與北約敢下場嗎?這是個很大的疑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