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記者狠批:美國車企被關稅保護得太安逸,恐懼中國競爭

2024年05月12日23:21:59 國際 7983

【文/觀察者網 楊蓉】

“關稅和怯懦正讓美國汽車製造商陷入絕境”,美國彭博社氣候和能源領域專欄作家戴維·菲克林5月11日以此為題撰寫專欄文章,狠批美國車企安於現狀,面對電氣化轉型這一“世紀變革”時“令人吃驚地喪失了勇氣”,害怕中國電動汽車崛起帶來的巨大變化,並利用“虛假數據”向政客遊說以提高對華關稅。

菲克林稱,就在18個月前,美國總統拜登還在慶祝《通貨膨脹削減法》(ira)的通過,聲稱將採取“有史以來最積極的行動”應對氣候危機、加強能源安全,美國汽車企業和工人“正投入數十億美元和大量辛勤工作與智慧製造電動汽車和電池”,但如今那種“我能做到”的樂觀精神似乎已成為遙遠的記憶。

文章隨後列舉了最近的一系列消息:

美國福特汽車宣布將減少電池供應商的訂單,這也是其削減120億美元電動汽車支出計劃的一部分。

美國通用汽車已連續兩年未能實現電氣化目標。這家曾立志在全球每五輛汽車中生產一輛電動汽車的公司,去年的電動汽車出貨量不到7.6萬輛,相當於全球1400萬輛汽車銷量的1/200。

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正在裁減10%的員工,並解散了一個充電業務團隊,而整個行業都在依賴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提供移動充電選擇。今年迄今為止,特斯拉股價已下跌32%。

美國第一季度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僅增長2.6%,與2022年和2023年同期81%和46%的增長率相去甚遠。文章形容,汽車分析師們對每一次遠離電池動力的舉動都“歡呼雀躍”……

與此同時,文章指出,美國卻正在切斷自己與“世界上唯一一個似乎正在無縫過渡到電動汽車的地方”的聯繫,這個地方既擁有價格低於1萬美元的緊湊型電動汽車,也有不到3萬美元的光鮮亮麗的運動型電動汽車。彭博社10日報道,拜登計划下周宣布對中國清潔技術徵收新的關稅,《華爾街日報》稱,其核心內容將是將對華電動汽車關稅提高三倍至100%。

“面對21世紀最大的挑戰,美國正在放棄。”菲克林寫道,“我們正在目睹的是一個曾經以資本主義饑渴創造了現代汽車工業的國家令人吃驚地喪失了勇氣。”

美媒記者狠批:美國車企被關稅保護得太安逸,恐懼中國競爭 - 天天要聞

2023年12月25日,江西省贛州市,工人在沖焊生產線上焊接組裝出口南美的新能源電動汽車 圖片來源:東方ic

他提到,在從2008年金融危機中復蘇的漫長過程中,美國“汽車城”底特律逐漸放棄了曾令其成為去安丘鰲頭的汽車工業。2008年,福特在北美以外的的部門佔據了其總資產的三分之一,去年這一比例更降至15%以下。通用汽車此前將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持有的歐洲品牌出售給斯特蘭蒂斯旗下的新興品牌。

文章毫不留情地批評道:“在一個受距離和關稅保護的市場中感到舒適,對電氣化和中國競爭所帶來的痛苦轉變感到恐懼,許多美國車企高管願意相信,整個能源轉型只是一場噩夢。”

菲克林在文中特別提到近日受到熱議的一個數字:彭博社11日引述福特汽車一名匿名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福特第一季度每賣出一輛電動汽車的虧損超過10萬美元。

“這個數字被反覆提及,但仍令人懷疑。”在他看來,這是一項“虛假數據”,因為它是根據美國公認會計原則(us gaap),而非幾乎世界各地都使用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計算的,前者將研究電氣化改革時投入的“一次性成本”視作持續的年度支出,後者將其視作投資。

“這是荒謬的,就好像這種研發支出的激增不會給未來幾十年將銷售的數千萬輛電動汽車帶來任何好處一樣。”那美國車企為何要將這種“虛假數據”告知公眾呢?菲克林分析,這隻能說明許多美國車企的文化中存在着對變革的深深反感,並希望通過這些數字影響政府的決定。

他提到,當傳統車企將大筆收入投入到年輕的電動汽車團隊進行研發,不免讓不少長期在內燃機部門工作、且部門缺乏研發資金的“老人”感到自己成為了年輕血液的“搖錢樹”。

“如果你是一名高管,對潛在中國競爭對手正在開發的新型電動車型的價格和質量感到恐懼,那麼這些數字就是說服政客進一步提高關稅的有效途徑——至少在你度過每家汽車製造商在電氣化轉型過程中都要經歷的‘生產地獄’階段之前是這樣。”

文章表示,危險在於,通往保護主義和企業怯懦的這扇大門打開比關上更難。菲克林形容,美國車企就像“孤島上的鳥兒”,正在不斷進化以適應一個奇怪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它們可以在沒有飢餓對手競爭的情況下做大做強,但漸漸地將失去飛翔的能力。

文章指出,在此情況下,那些希望買到物美價廉、清潔、創新汽車的美國消費者將成為輸家,這恰恰與拜登的“宣言”相反。菲克林寫道:“拜登在宣布《通貨膨脹削減法》時宣稱:‘美國人民贏了,特殊利益集團輸了。’越來越多的情況看起來恰恰相反。”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處長夫婦雙雙被策反!境外間諜情報機構這些招數須警惕 - 天天要聞

處長夫婦雙雙被策反!境外間諜情報機構這些招數須警惕

當前,保密工作形勢複雜嚴峻,我黨政機關和涉密單位一直是境外間諜情報機構覬覦的重點目標,他們不遺餘力進行政治滲透、情報竊密、勾連策反等破壞活動,對我國家安全構成極大威脅。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必須繃緊思想之弦,強化危機意識,時刻警鐘長鳴。
3小時!破案! - 天天要聞

3小時!破案!

離車上鎖 記得抽鑰匙。防範電動車被偷盜,離開車時,要隨時隨地鎖車,並將車鑰匙隨身攜帶。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 天天要聞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被不起訴人的住所地和違法行為地均在不同的州、市甚至不同的省份,如何落實行政處罰?日前,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檢察院通過向異地行政機關制發檢察意見書,並以辦案為契機,實現湘黔四地聯動會簽行刑反向銜接工作協作機制,為一起跨區域涉非法狩獵行刑反向銜接案件畫上圓滿句號。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來,拉薩市城關區已為1263名高齡、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難老人家裡配備了護理床、制氧機以及床頭“一鍵呼叫”等智能設備,這些設備的數據都會連接到市級智慧養老數據聚合平台,實現統一管理,為老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與安全保障。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 天天要聞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2021年,貴州一男子憑藉一手獨特的養牛方法,養殖一頭牛他就能凈賺一萬多元,更讓人嘖嘖稱奇的是,他還巧妙地運用自己的智慧,創立了一套以養牛為主的立體循環農業模式,通過使用這種模式,他的年收入高達700多萬元,那麼他的這套養牛方法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呢?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 天天要聞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鐵路拉林線開通之際,我便投身到這條線路的工作當中,能夠深度參與拉林鐵路的運營,這份榮耀始終在我心間熠熠生輝。”4月1日,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攜手青藏鐵路集團公司,於拉林鐵路共同開啟“坐着高鐵看中國·尋訪藏家桃花源”主題採訪活動。身為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