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阿根廷很熱鬧,因為阿根廷人民後悔了。
瘋狂過後,他們“瘋了”。
就在1月24日,阿根廷的各大工會、左翼組織和民間經濟組織聯合起來,在整個國家掀起了長達12小時的大罷工。
遊行人群聚集在國會大廈前,高喊口號、舉着各類標語牌,要求國會否決政府頒布的《必要性和緊急性法令》和《國家改革法案》。
新總統米萊就職僅46天,國家面臨“全面癱瘓”,迎來首次全國大罷工。
據說參與者數量驚人,整個國家有80%的成員都響應了罷工,而且遊行人數更是高達150萬人。光是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就有60萬人湧入市中心參加遊行。
阿根廷最大的航空公司——阿根廷航空,也不得不取消了295架次航班,影響了約2萬名乘客的出行計劃。
可以看出來,米萊總統可沒能滿足阿根廷人民對他的期待,大家對他的不滿情緒已經到了頂峰。
看來當時瘋狂的“賭注”要輸了?瘋狂過後又回到殘酷的現實。
先說主角——哈維爾·米萊。他提出了“休克療法”經濟改革方案,希望通過這個計劃解決阿根廷日益嚴重的通脹問題。
聽起來好像是個正經人士在努力拯救國家經濟,但實際上……這個計劃直接關係到民生,比如取消價格控制、減少對工人保護等等。
話說取消價格控制那不就意味着物價會飆升嗎?米萊怕是想給阿根廷人民送上“超級特供版”通貨膨脹體驗啊!
當然,在面對這些政策時,大部分民眾都表示強烈反對。畢竟,生活已經夠艱難了,還要被政府加碼搞事情嗎?於是困苦的人們紛紛走上街頭,全國範圍的遊行抗議活動迅速展開。
米萊可真敢賭!
這個經濟改革方案簡直是把整個國家的命運都放上了“賭桌”。一旦成功,阿根廷就能擺脫經濟萎靡,成為一個“金融美國化”的國家。但要是失敗呢?那可能導致全國災難性的貧困。
看來米萊對自己的運氣值還是相當有信心啊!
這個方案裡面到底有哪些牛掰政策?
首先,取締中央銀行。米萊認為不需要穩定的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
接下來,取消比索作為官方貨幣,直接採用美元。沒錯,在阿根廷花錢就得像在美國一樣痛快!
然後是大幅度削減政府開支和減稅。聽起來好像很不錯對吧?但問題是,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怎麼辦呢?
還有,放鬆國內監管、私有化國有企業。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讓大公司為所欲為,剝奪打工人的權益!
這不是縱容資本主義對打工人的剝削嗎?搬磚不易,雪上加霜。
最後,禁止墮胎、放鬆槍支管制、無視氣候變化等等。這麼看來米萊總統可真是個全能選手!不單只關心經濟問題,還要把社會進步一併扔到垃圾桶里。
阿根廷當局甚至公然降低了工人的薪資和權益。
在政策上降低解僱工人的罰款,誰如果去罷工鬧事,會溝通企業對工人進行開除,同時加長了阿根廷工人的工作試用期,由原來的3個月延長至1年,以確保工人能老老實實地待在崗位上。
米萊上任一個多月以來,推出了一系列所謂的“休克療法”改革措施,聲稱要拯救經濟、減少財政赤字和控制通脹。
然而,自從這些政策實施以來,阿根廷食品價格上漲了幾乎一倍。以阿根廷盛產的牛肉為例,12月初一公斤牛肉超市售價約為4000阿根廷比索(約合人民幣35元),而1月初已漲至約8000阿根廷比索(約合人民幣70元)。阿根廷部分人民因為牛肉價格飛漲不得不選擇較為便宜的豬肉和雞肉。連牛肉都吃不起了,太難了。
去年,在米萊就任總統僅兩周之時,《紐約時報》報道稱,阿根廷物價以令人眼花繚亂的速度飆升。
報道援引政府數據指出,汽油價格近期飆升了60%。還有分析人士預測,阿根廷房價近期將再上漲25%到30%;從現在起到明年2月,房價還會繼續上漲80%。
阿根廷人們的生活雖然也受到社會高速發展的影響,但大多數地方還依舊保持着舊有的工作時間和生活質量。如今米萊這麼“一鬧”,物價飛漲、工作時間變長、生活質量下降等等,工人能不“造反”嗎?
在去年12月就職演講中,米萊說阿根廷面臨著“危急”的經濟形勢,通脹嚴重、貧困率上升,並且難以獲取外部信貸支持。他認為阿根廷需要進行“休克療法”才能挽救經濟。不過,在他剛上任的時候,阿根廷將會經歷一段時間的停滯期,在這段時間裡經濟數據將比之前更差。
按照米萊的政策看來,他打算徹底顛覆阿根廷的經濟和國家秩序。他宣傳稱:“正如柏林牆標誌着悲慘時代結束一樣,我們現在也迎來了歷史轉折點。”他希望竭盡全力將阿根廷帶入一個“繁榮時代”。
然而,現實擺在他面前,給了他當頭一棒。
米萊:這和我理想中的不一樣啊?
最新預測顯示,阿根廷央行認為2024年通脹率將達到213%,比去年還要高。而其他媒體和智庫機構則更悲觀地預計這個數字可能在200%到250%之間。
金融體系岌岌可危,經濟結構單一,製造業不發達,比索兌美元匯率貶值了12倍……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過度干預的經濟是不會健康成長的。
面對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米萊只能靠強硬手段維持表面上的穩定。然而,這並不能真正解決社會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
罷工人數增多也揭開了阿根廷最後一塊遮羞布。
說實話,阿根廷經濟的問題可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高通脹、高債務、低增長……早已成為了阿根廷的“老朋友”。歷屆阿根廷政府都試圖通過各種改革措施擺脫困境,但效果嘛,似乎並不顯著。
作為阿根廷最大的工會組織,他們在這次大罷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們成功地聯合了左翼組織和民間經濟組織,並通過有效的組織和宣傳將抗議活動推向高潮。他們向米萊政府發出了強烈警告:任何忽視民眾利益、損害社會公正的改革措施,都將遭到廣大民眾的堅決反對。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阿根廷人民能把你選舉上台,也能“造反”讓你“失業”。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罷工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雖然罷工可以表達民眾的不滿和訴求,但卻無法真正解決阿根廷面臨的實際經濟問題。相反,長期罷工只會導致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給廣大民眾帶來更多損失。
還記得之前有理哥的溫馨提示嗎?
阿根廷,自己選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阿根廷人後悔了,但卻晚了。
開弓沒有回頭箭。
希望他們能在這次“瘋狂”之後找到自己的方向,或許阿根廷政府、工會和民眾以更理性、務實的態度出發,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經濟問題才是最佳途徑。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