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一場戰爭,又進入另一場” 烏克蘭難民被迫從以色列返家

2023年11月14日17:20:13 國際 1310

來源:參考消息網

據台灣“中央社”11月12日報道,去年俄烏衝突全面爆發後,一些烏克蘭人決定逃離戰爭,舉家搬到以色列開始新生活。然而,哈馬斯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突襲,使他們再次面臨戰爭威脅。

據報道,烏克蘭女子捷季揚娜在俄羅斯發動進攻後,逃離她在烏克蘭東北部城市哈爾科夫的家,前往鄰近加沙地帶的以色列沿海城鎮阿什凱隆避難。

捷季揚娜的丈夫過去曾在以色列工作,她認為將3個孩子帶到那裡,會保證他們能生活在和平中,遠離俄羅斯的攻擊。

但哈馬斯在10月7日突襲以色列,引發了一場導致成千上萬人死亡的戰爭。就像其他數千名烏克蘭難民一樣,捷季揚娜再次從戰爭中逃離,返回烏克蘭。39歲的捷季揚娜表示:“如果我被殺害了,那至少是在我的祖國。”

俄烏衝突去年2月爆發時,捷季揚娜在哈爾科夫一座地下室躲藏了10天,該城市差點被俄軍攻陷。5個月後,捷季揚娜一家前往以色列,在距離加沙地帶約10公里的阿什凱隆開始新生活。

在哈馬斯突襲造成以色列約1200人喪生之際,她覺得自己必須離開。她說:“我的手開始顫抖,我出現了自己國家發生(戰爭)時一樣的感覺。”

以色列接着在加沙地帶發起軍事行動。哈馬斯表示,至今已有超過1.1萬名巴勒斯坦人喪生。

捷季揚娜再次睡在庇護所,這讓她回想起無休止的警報聲和爆炸聲,她決定必須逃離。返回哈爾科夫前,捷季揚娜一家被疏散到以色列中部住了幾天。

報道稱,戰爭仍是哈爾科夫生活的一部分。雖然這座城市牢牢地控制在烏克蘭人手中,當地還是經常遭到俄軍 攻擊,警報聲也仍是生活常態。 但對捷季揚娜來說,回到家裡是種解脫。她說:“這是我的故鄉、我的祖國,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但我很高興。”

根據基輔當局的消息,約有4000名烏克蘭人在哈馬斯的突襲後離開以色列。

烏克蘭女子索科洛夫斯卡婭坐在她位於基輔第聶伯河岩岸的辦公室說,當她逃離本國戰火前往以色列時,她曾認為那裡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

與許多帶着孩子的女性一樣,這名39歲的律師去年在戰爭開始時,和她的3個孩子離開了烏克蘭。索科洛夫斯卡婭說:“我沒有權利拿他們的性命冒險。”

由於會說希伯來語,她選擇以色列作為目的地, 並在鄰近特拉維夫的里雄萊錫安定居。 但她和孩子們10月7日再次躲進避難所,她迅速決定離開以色列。索科洛夫斯卡婭告訴記者:“離開一場戰爭,然後進入另一場戰爭是很艱辛的。”

在俄烏衝突全面爆發近兩年之際,索科洛夫斯卡婭說:“基輔現在的情況比以色列更加平靜,這是我回來的唯一原因。”

“離開一場戰爭,又進入另一場” 烏克蘭難民被迫從以色列返家 - 天天要聞

10月11日,阿什凱隆的以色列人躲避火箭彈的襲擊。(美聯社

(來源:參考消息網)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獨立199年政變接連不斷,玻利維亞這次政變的原因是…… - 天天要聞

獨立199年政變接連不斷,玻利維亞這次政變的原因是……

當地時間6月26日,玻利維亞發生未遂軍事政變,有坦克及軍人闖入總統府。玻總統阿爾塞譴責這場非正常軍隊調動,政變發動者、玻利維亞前陸軍司令蘇尼加已被軍隊逮捕。在軍事政變發生未遂後,該國總統阿爾塞譴責政變,並更換何塞·威爾遜·桑切斯為陸軍司令。
【上觀直擊】秘魯總統在上海表示:每一位投資人都受到我們歡迎 - 天天要聞

【上觀直擊】秘魯總統在上海表示:每一位投資人都受到我們歡迎

今天(27日)上午,秘魯總統迪娜·埃爾西利婭·博魯阿爾特·塞加拉來到浦東金茂君悅大酒店,出席由秘魯駐華使館主辦的“秘魯投資機會”論壇。中國是秘魯第一出口目的地,2023年占秘魯出口總額的36%。會前,中秘兩國企業家熱絡交談,互相分享投資機會,並互加聯絡方式。一位中方企業家說,希望了解秘魯的投資環境,關注農業...
《湖南日報》:決勝“最後一公里” ——懷化兩級人民法院以高效執行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天天要聞

《湖南日報》:決勝“最後一公里” ——懷化兩級人民法院以高效執行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湖南日報》2024年6月21日7版報道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而執行工作是維護司法公正的“最後一公里”,是保障勝訴當事人實現合法權益的有效途徑。2021年來,懷化兩級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不斷深化執行機制和管理模式改革,持續加強執行隊伍和執行保...
閆景軍同志因公犧牲 - 天天要聞

閆景軍同志因公犧牲

“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號6月27日消息,2024年6月26日,生態環境部西北督察局分黨組書記、局長閆景軍同志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6月18日,閆景軍同志在青海省海西州執行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工作情況調研任務途中,所乘坐的車輛突發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