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首腦會晤,中國手握4張王牌。中東布局開花結果,斡旋沙特伊朗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以色列引發眾怒,美國想洗白自己劃清界限。拜登謀求連任有5大致命傷,美國換上特朗普,就會變得更好嗎?
中國手握4張王牌,拜登求中國辦事?
拜登很不情願,但卻必須向中國妥協,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作為美國歷史上最高年齡的總統,年邁的拜登非常清楚,中國手握4張王牌,擁有絕對的談判優勢,相比之下,美國的現狀和處境卻相當窘迫,如同一個暮氣沉沉的帝國。
11月11日,《亞洲時報》刊登一篇文章指出,中美雙方接下來將在舊金山舉行首腦會晤,自去年巴厘島G20會議以來,時隔一年,兩個世界大國再次舉行最高級別的談判,但這一次,美國正處於困境當中,中國手握4張王牌,讓拜登不得不妥協。
中國的第一張王牌,俄烏戰爭陷入僵局。迄今為止,俄烏兩國的拉鋸戰已經持續600多天,美國投資了數百億美元,仍然看不到半點勝利的希望,反而俄羅斯卻是愈戰愈勇,如果美國想要體面地結束這場紛爭,就必須與中國合作,尋求中國的幫助。
第二張王牌,是美國科技戰的失敗。從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打壓華為,到後來拜登陸續頒布多個反華法案,美國對中國的科技產業圍追堵截,毫不留情,但是很顯然,伴隨着中國在電子半導體、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突破,美國的科技戰已經宣告失敗。
第三張王牌,中國得到國際社會的大量支持,特別是全球南方國家。巴以衝突爆發後,美國包庇縱容以色列,站到了國際社會的對立面,因此備受指責,而中國始終堅持公平正義的立場,試圖勸阻以色列襲擊平民,這種負責任的態度,引起國際社會的共鳴,也讓中國成為全球南方國家事實上的領袖。
第四張王牌,美國軍方不敢在亞洲與中國開戰。儘管美國已經把六成以上的海外兵力部署在亞太地區,美軍在中國周邊還擁有三百多個軍事基地,但對打敗中國這件事,美軍依然是毫無信心。原因很簡單,美國在亞洲碰上中國,從來就沒贏過,中國擁有強大的主場優勢,可以輕易粉碎美軍的威脅。
正如文章所說,鑒於以上四點,拜登已經明白,美國非但打不垮中國,還有求於中國,所以在中美談判當中,必須要作出妥協。不難猜測,美國之所以極力促成這一次談判,是想說服中國辦一件事,要中國穩住中東。
目前,美國在中東的處境極其窘迫,以色列多次襲擊手無寸鐵的加沙平民,已經引起伊斯蘭世界的眾怒,而美國既無法放棄以色列,又管不住以色列,所以,拜登只能把希望放在中國身上,要中國去穩住中東,防止伊斯蘭世界出現一個獨立團結的反美同盟,從而繼續維持美國霸權的統治。然而,種什麼樣的因就會得什麼樣的果,美國和以色列多年來為非作歹,早已在中東埋下仇恨的種子,現在報應來了,美國才想到求助於中國,恐怕為時已晚。
中東布局開花結果,伊朗要採取行動?
當美國霸權在世界各地遭受到全面的反彈,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和平布局也開花結果,伊斯蘭世界重現團結景象,以色列離最終審判已經不遠了。
據央視新聞報道,11月11日,伊朗總統萊希抵達沙特,出席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領導人聯合特別峰會,商討加沙問題,這是從2012年以來,伊朗總統第一次到訪沙特阿拉伯。同時出席這次會議的,還有敘利亞、約旦、埃及、土耳其等中東國家的領導人。
伊朗總統萊希訪問沙特,絕對是個歷史性的事件,因為在中東這塊地方,伊朗和沙特都是地區大國,但一直以來都互相看不對眼,明明兩國都是伊斯蘭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一個是波斯族群,一個是阿拉伯國家,雙方仇深似海,經常是好多年都老死不相往來,所以,如今伊朗能夠暫時放下恩怨,訪問沙特並且尋求合作,這件事本身就意義重大。
伊朗和沙特能夠坐在一起談合作,與中國的努力分不開,中國在中東種下和平的種子,如今已經開花結果。今年3月,在中國的斡旋之下,沙特和伊朗握手言和,到4月份,沙伊兩國發布聯合聲明,正式恢復外交關係,當時就為合作奠定了基礎。如今,伊朗總統萊希放下成見,親自訪問沙特,也受到了沙特王儲小薩勒曼的熱情歡迎,伊斯蘭世界重現團結景象,這一切都離不開中國的努力。
時隔12年,伊朗總統萊希歷史性地訪問沙特,所為何事?毫無懸念,就是要採取實際行動反對美國霸權。據英國天空新聞網報道,11月11日,萊希出發訪問以前,在德黑蘭機場接受採訪,他明確表示,加沙問題不是空談的平台,是時候採取實際行動了,伊斯蘭世界應該團結起來,共同反對猶太復國主義和美國霸權。
伊朗的意思再簡單不過,要把中東各國擰成一股繩,共同幫助加沙地區抵禦以色列的暴行。萊希口中的實際行動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在經濟上,伊斯蘭國家要聯合抵制以色列,斷絕石油合作和外交往來,並且扶持加沙地區的哈馬斯組織繼續反抗運動。其次在軍事上,伊朗、敘利亞、黎巴嫩這些原本屬於“抵抗之弧”的國家,也會對美國的軍事力量進行遏制與平衡。
伊朗的主張比較激進,要得到廣泛接受還需要一個過程,畢竟還有很多中東國家對美國和西方依賴嚴重,不太可能立刻與以色列劃清界限,否則會招來美國的報復,但伊朗與沙特能夠坐下來談,就已經是一個巨大的突破,預示着中東必然走向團結。
而且,11月11日的峰會也並非沒有任何成果,會後,57個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共同發布聯合公報,呼籲在加沙地帶立即停火,會議主辦方沙特還對聯合國安理會發出批評,認為聯合國沒有敦促以色列停止不負責任的行動。
這份聲明雖然沒有明確提到哪個國家應該為停火而負責,但很顯然,就是在向以色列及其背後的美國表達不滿,只不過,以色列仍然置若罔聞般,拒絕了停火的要求。據美聯社報道,11月11日當天,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表電視講話,他明確拒絕停火,並且表示針對加沙地區的軍事行動將繼續推進,即使戰爭結束後,以色列還要控制加沙地區,確保能夠隨時進入加沙打擊哈馬斯組織。
面對國際社會的施壓,以色列狂妄至極,仗着有美國撐腰,堅持要把軍事行動進行到底,可想而知,以色列越是走極端,中東各國就越發別無選擇,伊朗的主張終將成為現實。
以色列太殘暴,美國想洗白自己
儘管以色列自稱是在打擊恐怖主義,給自己的暴行披上了冠冕堂皇的外衣,但因為多次襲擊平民、轟炸醫院和人道主義機構,行動過於殘暴,到如今,就連美國也無力為以色列辯護,國際社會的輿論風向正在發生變化。
據中時新聞網報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印度出席美印2+2部長級會議,針對巴以衝突他表示,枉死的巴勒斯坦平民太多了,美國希望盡一切努力防止他們受傷害,並儘可能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媒體認為,布林肯的發言表明,美國的態度已經發生變化,不再堅持袒護以色列。
在老莫看來,美國的態度發生變化,主要還是迫於無奈,以色列的殘暴罪行,國際社會有目共睹,美國再怎麼辯護,也洗不清自己身為幫凶的事實,眼見輿論風向不利於美國,布林肯才不得不鬆口。
不僅美國改變了態度,許多西方國家也終於意識到,袒護以色列是一個巨大的錯誤。據俄羅斯媒體報道,11月9日,哥倫比亞總統佩特羅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哥倫比亞將會以戰爭罪起訴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因為他對加沙地區平民犯下了暴行。哥倫比亞是美國最親密的盟友之一,但即便如此,他們也認識到,幫助美國包庇以色列,是嚴重的歷史錯誤。
無獨有偶,連法國的態度也在發生微妙變化,據觀察者網報道,在英國廣播公司11月10日播出的專訪中,法國總統馬克龍對巴以衝突作出最近一次表態,他認為加沙平民遭到轟炸和屠殺,以色列這樣做毫無理由,必須停下來。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應該也能看出,目前的國際輿論態勢相當不妙,連美國都洗不下去,可想而知,有多少國家在反對以色列,如果內塔尼亞胡還不停手的話,別說是美國,連耶穌都保不住以色列。
拜登5大致命傷,特朗普是正確選擇?
俄烏衝突陷入僵局,中東局勢堪憂,美國霸權日漸式微,外部可謂是一片瘡痍,拜登再也看不到蘇聯解體後那種生機勃勃、萬物競發的境界,與此同時,在美國內部,拜登也迎來了巨大的危機,媒體認為,這位已經宣布競選連任的年邁總統,存在5大致命傷,將不會是下一屆美國總統。
11月11日,香港媒體刊登一篇文章,標題為《拜登連任困境的5大致命傷》,文章指出,有5個因素導致拜登無法贏得連任,第一是年齡問題,拜登衰老且體能不足;第二是意志不堅定,無法完成基本使命;第三是美國內部分裂嚴重,而拜登卻無力彌合分歧;第四是拜登政府財政政策失敗,開銷過大,無法開源節流;第五是過於好戰,任期內全球局勢不安,因此,拜登一定會輸掉下次美國大選,而前總統特朗普則將捲土重來。
正如文章所說,拜登的問題很多,讓美國人民攢足了失望,連任非常困難,但實際上,就算再選特朗普,這些問題也未必能夠得到解決。對於一個衰落的帝國來說,根本沒有正確選項可言,從拜登到特朗普,只是從一個錯誤走向另一個錯誤。
首先從年齡上看來,80歲的拜登確實很老,他的健康狀況和精神狀態也令人堪憂,但特朗普只比他年輕4歲,也好不到哪去,等他當上總統一樣接近80歲,到時候搞不好還不如拜登。
其次,在美國社會分裂的問題上,特朗普只會比拜登做的更差,或許拜登無力彌合分歧,但特朗普卻是在放大美國的分裂。此前在特朗普任期,他在聯邦最高法院安插了多名保守派法官,導致羅素韋德案被推翻,這起事件被自由派視為女性人權的倒退,影響力極為廣泛,助長了美國的分裂,更別說在特朗普上一個任期尾聲,還一手推動了國會山騷亂事件,讓美國處於內戰邊緣。
再者,說到財政政策,特朗普的財政措施一樣非常失敗。此前,他認為中美兩國貿易存在不平衡的狀況,所以推出對華關稅附加政策,但這項政策並未扭轉中美貿易不平衡的局面,根據2022年的經濟數據,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貿易逆差國,而中國毫無意外仍然是最大的順差國。而且,特朗普的關稅法案完全是由美國人民買單,助長了北美本土的通脹水平,給經濟危機埋下了禍根。
最後,是戰爭的問題,特朗普也未必熱愛和平。在特朗普的上一個任期當中,美國沒有參與戰爭,因此,世界輿論給特朗普戴上了熱愛和平的花環,再加上特朗普也擅長自吹自擂,他聲稱可以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衝突,所以,許多人誤以為只要特朗普上台,世界就會迎來和平,但其實美國共和黨與民主黨相比,在大多數時候都要更加激進且盲目好戰,特朗普本人甚至曾揚言要對中國動用核武,足以見得,特朗普並不熱愛和平,只是認為俄烏戰爭無利可圖罷了。
總之,拜登固然有5大致命傷,但美國總統選舉本來就是比爛,矮子裡面拔將軍,特朗普的致命傷也不少,鹿死誰手,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