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瘋狂叫囂:“中國懼怕印度”,中印差距有多大?

2023年11月09日18:35:05 國際 1105

印度一直有個夢想,那就是報1962年的一箭之仇

雖然中印是鄰居,且都在國際上有着舉重若輕的地位

但是印度對咱們卻充滿了蔑視與敵意,然而中印近現代遭遇類似

建國時間也相近,早期關係非常和睦

那麼問題就來了,印度為啥覺得咱們懼怕它?

大家好,我是老白,今天老白來和大家嘮嘮,迷之自信的印度


印度瘋狂叫囂:“中國懼怕印度”,中印差距有多大? - 天天要聞


印度互聯網一直有個說法:“印度如果再不努力的話”“上海就要超過孟買了!”

這話在印度廣為流傳,幾乎所有的印度人都覺得印度比中國強

尤其是印度人口超過我國以後,那簡直就是普天同慶

畢竟印度一直把這個,當作超過我國的理由

蘇納克成為英國首相後,印度民眾比英國民眾,還要更加的開心

一直宣揚這是印度的勝利,這種印度烏托邦式勝利,並不能直觀的看出中印差距

現階段印度民眾,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人”的待遇

他們的種姓制度,還沒有得到徹底根治


印度瘋狂叫囂:“中國懼怕印度”,中印差距有多大? - 天天要聞


反觀咱們已經全面脫貧,上下齊心協力,邁向全面小康社會

印度的GDP雖然,超過了老東家英國,但是和中美依舊有不少差距

然而印度就是覺得,自己超中趕美的日子,已經指日可待了

但是印度的工業很差,主體的經濟一直都是服務業

但是我國的工業化,水平在不斷的提高,是“第一製造大國”

一些高尖端技術,處在世界領先地位


印度瘋狂叫囂:“中國懼怕印度”,中印差距有多大? - 天天要聞


中印基建差距有多大?

現階段印度的鐵路系統,有着6.5萬公里的里程

這些鐵路覆蓋了印度國內大部分地區,但僅僅只是鐵路

並不包含高鐵里程印度的高鐵兜兜轉轉許多年,505.8公里的高鐵

一直到2022年9月低才開始正式投入運行,印度火車流量每年80億人

但是印度的鐵路系統卻不是先進水平,需要進行大量的升級

畢竟每年1.5萬人,因為鐵路而死亡,然而我國並不是這樣

14.14萬公里的鐵路網足以傲視全世界,4萬里的高鐵里程,佔據了全球高鐵里程2/3

處於世界第一的水平,上海到北京的磁懸浮,時速高達600公里/小時

攀爬、坐車頂的操作,不能像印度那樣自然


印度瘋狂叫囂:“中國懼怕印度”,中印差距有多大? - 天天要聞


印度的一箭多星,雖然保持着世界記錄

用一枚火箭成功把104顆人造衛星給送上了太空

還是亞洲第一個,進行火星探測的國家,探測器還成功登上了月球

我國的航空航天領域,有多強老白就不多說了

神舟五號在2003年就實現了載人航天,一箭最高雖然是20星

但是印度的104星,總質量只有1.38噸

而我國的天和一號核心艙,一顆衛星就重達22噸,而且能精確制導

自行進入不同的軌道,我國的空間站水準,每年都能實現航天員輪換

還與多國進行了合作,只要錢到位上天不是問題



印度瘋狂叫囂:“中國懼怕印度”,中印差距有多大? - 天天要聞


中印差距到底有多大?

其實要看一個國家強不強,看看它的糧食產量就夠了

印度耕地面積1.6億公頃,號稱是全球第一

2019年的糧食產量,約為2.9億噸,我國的可用耕地面積,雖然只有1.2億公頃

但是2019年產量,高達6.64億噸,佔了世界總產量的24.4%

印度雖然是糧食出口大國,但是國內還有很多人,就連大米飯都吃不起


印度瘋狂叫囂:“中國懼怕印度”,中印差距有多大? - 天天要聞


尤其是在文化教育方面,我國一直都在堅持義務教育,就是為了從根本上

消滅“文盲”的存在,讓全國90%以上的人都有了基本的文化知識

但是印度沒有這個過程,所以他們的文盲率很高,完全就不具備現代知識體系


印度瘋狂叫囂:“中國懼怕印度”,中印差距有多大? - 天天要聞


“人口紅利”的關鍵,他們就根本抓不到,再加上印度的政府管理水平、組織能力都表現的極為拉跨

印度很多邦以及地方政府,還保持着一定獨立性,中央和地方之間經常因為一點事就吵得不可開交

但是我國就能保證,所發布的各項命令及法律

能夠在全國各地實現暢通無阻並且,嚴格按照規定、指示執行

印度的一個種姓制度,雖然說是已經廢除了

但是關於種姓歧視的新聞,還是會時不時登上熱搜

乃至於很多地方,至今依舊存在着“奴隸”,就像是在原始社會

根本沒有實現人權平等,所以說差距依舊十分明顯

印度瘋狂叫囂:“中國懼怕印度”,中印差距有多大?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總理女兒被逼退位,前首相父親坐被告席,幕後黑手卻敗了? - 天天要聞

總理女兒被逼退位,前首相父親坐被告席,幕後黑手卻敗了?

前言7月1日下午,曼谷傳來消息——佩通坦總理職權被暫停了,她爸他信也坐上了被告席。搞笑的是,策劃這出"通話門"大戲的洪森,非但沒撈到好處,反倒把自己給坑了。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啊。那麼問題來了,到底誰才是贏家?中方這句話又有啥深意?作者-鹽洪
經濟學人:別想指望這份法案帶來美國經濟繁榮增長 - 天天要聞

經濟學人:別想指望這份法案帶來美國經濟繁榮增長

【文/經濟學人】這僅僅是虛驚一場嗎?今年4月,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在“解放日”加征的關稅引發的全球經濟恐慌,如今已逐漸被日益增長的樂觀情緒所取代。迄今為止,關稅引發的通脹效應尚屬溫和。美國商界領袖私下表示,他們現在預期貿易摩擦將促成貿易協議,而非為了摩擦而摩擦。調查顯示,儘管企業和消費者信心仍處於低位,...
台灣花蓮海域發生兩起地震 最高震級4.6級 - 天天要聞

台灣花蓮海域發生兩起地震 最高震級4.6級

根據台灣氣象部門消息,7月5日早晨,台灣花蓮外海發生兩起地震。第一起地震發生在7時12分,震級4.6級,震源深度20.8公里;第二起地震發生在7時35分,震級4.4級,震源深度15.7公里。(總台央視記者 朱若夢)(來源:央視新聞)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
俄羅斯和阿塞拜疆局勢驟然緊張,為什麼會這樣? - 天天要聞

俄羅斯和阿塞拜疆局勢驟然緊張,為什麼會這樣?

2024年,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和阿塞拜疆總統伊利哈姆·阿利耶夫在克里姆林宮舉行會晤。 阿塞拜疆指責俄羅斯擊落其客機,警方在俄城市突襲阿塞拜疆人,雙方關係急劇惡化。阿塞拜疆與土耳其關....
美國醫院告急,6600外籍醫生簽證受阻,患者遭殃 - 天天要聞

美國醫院告急,6600外籍醫生簽證受阻,患者遭殃

美國醫學院協會(AAMC)預測,未來11年美國將面臨嚴重醫師短缺,需依賴外籍住院醫生填補關鍵空缺。2025年,超過6600名外國年輕醫生成功配對到美國醫療項目,創歷史新高。然而,受特朗普政府移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