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警告:不要把“一個中國”問題看成是“民主與專制”的對決,否則將非常危險

2023年10月06日19:32:03 國際 1440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當地時間10月5日,為期兩天、由新加坡《海峽時報》、《聯合早報》和《商業時報》首次合作舉辦的“亞洲前瞻峰會2023”(Asia Future Summit)落下帷幕,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當天在閉幕對談的問答環節上,就中美關係等重要議題發表看法和觀點。

對於人們最為關心的中美關係,李顯龍表示,中美問題是一個雙邊問題,中美以外的第三國不應該讓中國覺得,全球在中美雙邊問題上正形成“反華聯盟”,這會有助於緩解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

李顯龍認為,中美關係的走向取決於世界各國對台灣問題的態度,“一個中國”是全球幾乎每個國家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時與台灣建立非正式、非官方關係的基礎,“這仍然是維持關係和維持現狀的基本基礎”。

李顯龍呼籲各國不要把“一個中國”的問題看成是所謂“民主與專制”的對決,以此為中美關係降溫。他指出,“一個中國”問題有時被看成了“善與惡”的問題,這將導致危險的後果,若各國能把“一個中國”的認知表達清楚,將會有所幫助。

李顯龍警告:不要把“一個中國”問題看成是“民主與專制”的對決,否則將非常危險 - 天天要聞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回答提問 圖自李顯龍個人社交媒體

綜合《海峽時報》和《聯合早報》報道,李顯龍當天在出席活動並致辭後,又參與了一個小時的問答環節,回答了現場提問。有現場聽眾提問,第三國等各國能做什麼來讓中美關係降溫?

對此問題,李顯龍指出,中美之間確實存在問題,並且有盟友在協助美國一起處理貿易或其他特定問題,但中美問題是一個雙邊問題,不應該變成一個所謂的“全球聯盟”來反對“被美國認為站在錯誤一邊的國家”。

他說:“不要讓中國感覺到全世界正聯合起來對付中國。我不認為是那樣,但我想在中國內部有那樣的想法。”

李顯龍說,這些國家,無論是更接近美國還是更接近中國,都應該希望與中國保持穩定和建設性的關係,他提出緩和中美關係的方法是,如果第三國與中國或美國存有爭議,應該站出來找中國或美國談一談。

說完這些,李顯龍又提到台灣問題,指出世界各國對待台灣的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李顯龍警告稱,不要把台灣問題看作是烏克蘭問題的翻版,烏克蘭是一個主權獨立的聯合國成員國,而台灣並不是。他強調,“那是在改變一個國際認知的根本基礎,後果十分危險”。

李顯龍補充說,有時候,特別是對新一代和媒體來說,“一個中國”的問題變了性質,變成了所謂“民主與專制”的問題,若真的走上這條路,後果將是非常危險的。

在回答另一個關於台灣問題的當前現狀是否長期可持續的問題時,李顯龍提醒涉及兩岸問題的各方 ,不要一步步接近危險,這可能導致誤判或意外發生。他指出,各方採取的每一步都會引發另一方的回應,而沒有一方能完全控制局面,“走錯半步,可能就在懸崖邊上”。

李顯龍警告:不要把“一個中國”問題看成是“民主與專制”的對決,否則將非常危險 - 天天要聞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回答提問 圖自李顯龍個人社交媒體

近一段時間以來,新加坡現任和前任政要密集就中美關係、兩岸關係等問題發聲。

9月13日,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在台北受邀參加了一場由台灣長風基金會主辦的“亞太千里論壇”活動,並發表了題為“一個新加坡人視角下的兩岸關係”的主題演講。他在現場表示,一旦台海發生戰爭,美國若派兵就是實質上和中國大陸交戰,因此屆時台灣只是一個可以被犧牲的棋子。

楊榮文強調,在這場“棋局”中,台灣是美國眼中在“第一島鏈”圍堵中國大陸的關鍵部分,然而台當局以及島內民眾都心知肚明,美國對台政策的形成,不是出於“愛台灣人”,而是因為台灣是用來對付中國大陸的一枚“重要棋子”。他補充說,“這是美國軍火企業的好生意”。

對於在兩岸關係中被反覆提及的所謂“維持現狀”這一概念,楊榮文則直言,“這個現狀是不穩定和虛幻的”。對此,台媒“中時新聞網”也提到,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互相承認並建立外交關係,美方在中美建交公報中明確承諾,“美利堅合眾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楊榮文進一步指出,“美國能維持這個現狀多久”,取決於中美的相對軍事力量對比,以及台灣人民在中美關係這一“地緣政治棋局”上扮演一枚“棋子”的意願。

8月31日,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回應表示,台灣的前途在於國家統一,只能也必須由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來共同決定。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永遠不要低估中國人民解放軍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和強大能力。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克里姆林宮談特朗普與普京的潛在會面 - 天天要聞

克里姆林宮談特朗普與普京的潛在會面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5月5日表示,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之間的會晤在許多方面都是必要的,但尚未安排。
延斯·施潘當選德國聯盟黨新任主席 - 天天要聞

延斯·施潘當選德國聯盟黨新任主席

當地時間5月5日,德國聯邦議院聯盟黨議會黨團選舉延斯·施潘接替弗里德里希·默茨擔任新任主席。延斯·施潘已在德國聯邦議院任職20多年,2021年大選失敗後,在聯盟黨作為反對黨時期,延斯·施潘擔任議會黨團副領袖之一。施潘主要參與經濟政策制定。此前,他還曾擔任衛生部長、財政部議會國務秘書。 (總台記者 康玉斌) ...
美民眾日常生活遭關稅無差別衝擊 特朗普:不擔心經濟衰退 - 天天要聞

美民眾日常生活遭關稅無差別衝擊 特朗普:不擔心經濟衰退

美國政府濫施關稅,從護膚品到服裝,從傢具用品到藥品,美國民眾日常生活各個方面遭受無差別打擊。近日,美國媒體就分析了關稅政策是如何影響美國普通民眾生活的。美國媒體主持人:《紐約時報》近日分析了如果沒有中國製造的產品,美國家庭會是什麼樣。報道指出哪些日常用品可能面臨價格飆升或短缺,簡而言之,那太多了。事...
法國宣布投資1億歐元吸引外國科研人員 - 天天要聞

法國宣布投資1億歐元吸引外國科研人員

新華社巴黎5月5日電法國總統馬克龍5日宣布,在美國減少對科學的資助之際,法國政府將通過“法國2030”國家投資計劃額外提供1億歐元來吸引外國的科研人員,特別是來自美國的科研人員。當天“選擇歐洲科研”大會在巴黎索邦大學舉行,旨在鼓勵全球的科研人員選擇歐洲和法國作為工作地點。馬克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以及歐...
特朗普:不排除動武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不排除動武

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5月4日,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播出的一檔節目中,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就其“奪取格陵蘭島”提議進行說明。針對“使用軍事力量吞併格陵蘭島”的說法,特朗普表示“不排除”這種可能。他在採訪中表示,他對武裝奪取格陵蘭島這件事情的發生仍持“懷疑態度”,但他表示這種可能性“肯定”存在。“我們非常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