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英國和法國之間的外交關係飽受國際形勢的制約和影響。當時,英國在紅海地區的利益備受考驗,而法國則在埃及擴張野心勃勃。然而,英國並沒有採取激進的行動,而是選擇了友好合作的態度。這一外交決策背後有着深刻的考慮和複雜的國際背景。
首先,英國和法國的外交決策受到了英俄之間的緊張關係制約。自克里米亞戰爭以來,俄國一直是英國的潛在威脅,尤其是在近東地區。英國擔心俄國可能威脅到印度的安全,因此需要維護土耳其帝國的穩定,以防止俄國擴張。與此同時,雖然法國在埃及地區有野心,但英國仍然認為俄國是更大的威脅。因此,英國需要法國的支持來應對俄國的威脅,這導致了英國對法國採取友好合作的態度。
其次,為了維持歐洲大陸的均勢,英國也選擇了與法國合作的政策。德國崛起後,成為了歐洲興起的強國,而法國對德國充滿復仇情緒。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德國試圖與其他國家結成反法同盟,以孤立和削弱法國。英國意識到這一點,並擔心法國被削弱後,德國可能成為更大的競爭對手。因此,英國拒絕了德國的結盟要求,以保持與法國的合作,防止法國被孤立。
英國的埃及政策因此成為英國外交政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旨在維護近東地區的反俄政策,並維持歐洲均勢。這一政策的執行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共管埃及經濟,然後是共管埃及政治。英國和法國的友好合作成為了解決英法關係惡化、維護兩國在埃及的力量平衡的關鍵因素。
在國際形勢的複雜背景下,英國和法國之間的外交決策充分體現了國家利益和國際平衡的權衡。這一時期的外交政策為英國在埃及問題上的“雙重控制”奠定了基礎,為維護近東地區的穩定和國際均勢發揮了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