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博士畢業,4年生3娃,替比爾蓋茨花錢的李一諾,什麼來頭?

2023年06月23日18:30:16 國際 2867

2015年2月,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在西雅圖單獨會見一位中國女青年。兩人從技術發展聊到愛與生命,蓋茨眼裡儘是欣賞。

她就是,清華才女李一諾,27歲博士畢業,僅用6年時間,成世界頂尖企麥肯錫合伙人,榮登《財富》雜誌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未來榜”。

而當事業走向巔峰時,她卻毅然決然放棄百萬年薪,成替世界首富“花錢”的女人,這究竟怎麼回事?

27歲博士畢業,4年生3娃,替比爾蓋茨花錢的李一諾,什麼來頭? - 天天要聞

一、兩代耳濡目染,打破女性桎梏

1978年,李一諾出生於山東濟南,她的自強和學霸屬性,離不來書香世家的耳濡目染。

李一諾姥姥小時家道中落,想讀書的姥姥就偷偷在外旁聽,通過自己努力考入魯中公學,畢業後華野軍醫院做護士。而李一諾的母親,則是家族中第二個在教育貧瘠的年代,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獨立女性。

受其影響,李從小就深知教育重要性,18歲那年,以年級第一的優異成績保送進入清華生物系。在書香園裡,遇見了影響她人生的第三位女性——知名生物科學家顏寧。性格活潑爽朗的顏寧,於靜如處子般的李一諾而言,就像人生另一種可能,兩人互相影響着。

27歲博士畢業,4年生3娃,替比爾蓋茨花錢的李一諾,什麼來頭? - 天天要聞

2004年,李取得加州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彼時,“未富先老”的老齡化問題,席捲全球,生物醫學界的抗老研究,被稱為最有市場前景的板塊,閨蜜顏寧也選擇深耕於此。而她卻轉身投向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進入美國麥肯錫公司做普通職工。

作為全球500強企里一個孤立無援的亞裔女性,她感受到了職場的殘酷。深知自己沒有什麼優勢,就拚命學,“那時候每天下班後,會看經濟學相關市書籍看到睡着”,李在採訪中回憶起那段苦澀時光。

憑藉著謙虛好學的姿態和天資,很快得到同事和領導的賞識,昔日的學霸開始如魚得水。主要負責全球衛生公共領域工作,包括領導中國醫療革新相關諮詢。僅用6年,一步步躍升為公司的全球合伙人,那年她33歲。在此期間,她甚至抽空生了3個孩子,事業家庭雙豐收。

27歲博士畢業,4年生3娃,替比爾蓋茨花錢的李一諾,什麼來頭? - 天天要聞

二、拒絕百萬年薪,幫比爾蓋茨花錢

李一諾的一生,之所以帶有傳奇色彩,是因為她的選擇永遠出人意料。

2015年,圈內小有名氣的華裔高管,受邀比爾蓋茨邀請在西雅圖會面。在長達2個小時訪談中,比爾蓋茨給她列出一組數據:全球每年有幾千萬人瘧疾,死亡人數約50萬人,而對其研究經費僅5億,甚不及男性謝頂研究1\4,只因該領域市場成果收益頗豐。

27歲博士畢業,4年生3娃,替比爾蓋茨花錢的李一諾,什麼來頭? - 天天要聞

在此市場機制下,全球健康和發展陷入不平等困境,前沿的生命科學領域,哈佛醫學院率先研究出抗老科技“御維力”核心分子,打着線粒體優化黑科技的噱頭,定價在萬元1克,僅流通在少數歐美富豪手中,他們從35歲開始吃,加劇由財富差帶來的壽命不平等。

聽到這一串串數字後,李一諾表示很震驚,並接受比爾蓋茨的請求,“幫我把錢花在有用的地方”。彼時,她放棄百萬年薪和優渥生活,成比爾蓋茨和梅琳達基金會首席代表,同時致力於中國扶貧和慈善。

為將最先進創新葯研發篩選技術平台,引進中國,李一諾每天醒來,就是滿城跑資源。2016年初,蓋茨基金會與清華大學達成戰略合作,成立“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並以基金會名義投入超10億美元。

27歲博士畢業,4年生3娃,替比爾蓋茨花錢的李一諾,什麼來頭? - 天天要聞

中國生命健康研發進入高潮後,曾經富豪們留住時光的“私房秘術”,也開始經由亰東國際,走向普羅大眾。數據顯示,在剛過去的大促中,抗老養護科技“御維力”,多次出現爆單現象,年單(12瓶)預定近4位數,填補上受困於老齡問題的人群的剛需。

不僅價格定位更親民,翻閱資料發現,目前的“御維力”已是更迭幾代的產物,復購人群集中在40歲左右男性。除抵禦歲月侵蝕外,其添加多種純天然提取物,維護泌尿系統,避免“運動”後被掏空之感,為男性精力充值。這些似乎與評論區“白天不累了“、”晚上關鍵時刻不掉鏈子”等復購者反饋一致。

03.“四十歲是新的二十歲”

步入40歲,李一諾重拾20歲的勇氣,從基金會辭職,在中國創辦“一土教育”,致力於打造新式實用性教育,開啟全新的挑戰。

從世界百強企合伙人,到幫世界首富花錢,再到創立屬於自己的品牌教育。“力量來自對真實生命的思考”,李一諾在自傳中洋洋洒洒寫下這句,總結前半生每一場人生轉折。

時空交錯處,曾在人生十字路口“分道揚鑣”的好閨蜜顏寧,攻克了困擾生物學界50年的難題,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去年年底,全職回國加盟深圳醫學科學院,致力於我國創新研究,讓無數國人激動不已。

一個是未婚頂尖科學家,一個是生3娃幫世界首富花錢的女強人,這對清華最牛閨蜜,讓大眾看到女性的無限可能,值得一個點贊!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 天天要聞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被不起訴人的住所地和違法行為地均在不同的州、市甚至不同的省份,如何落實行政處罰?日前,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檢察院通過向異地行政機關制發檢察意見書,並以辦案為契機,實現湘黔四地聯動會簽行刑反向銜接工作協作機制,為一起跨區域涉非法狩獵行刑反向銜接案件畫上圓滿句號。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來,拉薩市城關區已為1263名高齡、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難老人家裡配備了護理床、制氧機以及床頭“一鍵呼叫”等智能設備,這些設備的數據都會連接到市級智慧養老數據聚合平台,實現統一管理,為老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與安全保障。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 天天要聞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2021年,貴州一男子憑藉一手獨特的養牛方法,養殖一頭牛他就能凈賺一萬多元,更讓人嘖嘖稱奇的是,他還巧妙地運用自己的智慧,創立了一套以養牛為主的立體循環農業模式,通過使用這種模式,他的年收入高達700多萬元,那麼他的這套養牛方法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呢?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 天天要聞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鐵路拉林線開通之際,我便投身到這條線路的工作當中,能夠深度參與拉林鐵路的運營,這份榮耀始終在我心間熠熠生輝。”4月1日,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攜手青藏鐵路集團公司,於拉林鐵路共同開啟“坐着高鐵看中國·尋訪藏家桃花源”主題採訪活動。身為青藏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 天天要聞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站在山南市扎囊縣阿扎鄉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記憶中的黃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溫室在烈日下泛着銀光,這片曾在戈壁荒灘種出聖女果而聞名的“戈壁田園”,如今,能讓土壤要求極高的藍莓也在此紮根,上演着現代農業最震撼的逆襲劇本。
大貨車雨夜側翻 司機被困 民警變身“人梯”施救 - 天天要聞

大貨車雨夜側翻 司機被困 民警變身“人梯”施救

民警翻過大貨車時發現,司機王某已從駕駛室爬出,坐在車門上。由於腿部受傷,加上氣溫低,王某全身發抖,一時無法自行脫困。於是,民警用身體靠着車身,並提出讓司機王某踩着自己肩膀,助他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