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陳卓睿 1月10至13日,廣東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廣州召開。致公黨廣東省委員會聚焦基層醫療體系建設,提交提案建議強化基層公共衛生委員會建設,織牢廣東省公共衛生網底。
提案指出,基層(鎮街、村居)公共衛生委員會對於織密基層公共衛生服務網底,提升基層公共衛生治理能力起着重要作用。2021年8月,廣東省衛健委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全面推進村(居)民委員會公共衛生委員會建設的通知》,部署全省各村(居)民委員會設立公共衛生委員會。各級公共衛生委員會成立以後,基層的公共衛生工作意識得到增強,但在運行過程中仍存在機制、隊伍、能力建設有待提高,公共衛生工作的規範化、體系化、社會化水平不足等問題,應予以高度重視。
因此,在制度框架方面,提案建議明確公共衛生委員會各成員部門具體職責,出台規範性文件,進一步明確機構設置標準、職能職責、工作內容等,以及相關參與部門的職責,細化工作機制,出台組織架構模板供基層組織參考,並制定統一完善的工作流程和標準,落實到位。建議參考深圳市的經驗,由黨委部門牽頭推進村(居)民委員會公共衛生委員會建設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力度。強化部門聯動,結合綜合治理網格化工作,將公共衛生委員會納入基層網格化管理範疇,統籌推進。
在運行保障方面,提案建議出台工作經費保障支持性文件,解決基層公共衛生委員會的工作人員編製、工作經費、工作場地等問題,並在鎮(街)以上的公共衛生委員會至少配備一名有公共醫學背景的工作人員。充分利用村(居)民委員會議事廳、居民小組等居民自治形式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定期協商解決村(居)民健康需求和轄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問題。強化防疫保障,對於轄區內感染風險較高的場所和人員實施分類分級管理,並制定公共衛生委員會具體工作要求及工作考核指標,將工作成效與績效考核掛鈎,並通過公共衛生領域政府購買服務以及項目經費等方式,多渠道調動人員的積極性。
在人力資源方面,提案建議定期開展面向公共衛生委員會成員和志願者骨幹的專題培訓,提升其專業能力和知識儲備,幫助其掌握基層公共衛生領域政策規定、應急處置技能、健康科普知識等內容,更好地開展基層公共衛生工作。根據本地區村(居)民文化水平情況,採用豐富多樣且通俗易懂的方式宣傳公共衛生委員會的工作情況及其成效,提升村(居)民的公共衛生意識,更好的配合公共衛生委員會開展工作,促進公共衛生服務滿意度提高。
此外,提案還建議提升基層公共衛生信息化管理水平。一方面,由衛健等部門統籌規劃信息化平台,加強數據歸集和共享互通,利用大數據分析,強化對本地區公共衛生工作的統籌管理。另一方面強化基層公共衛生委員會信息化數據採集和報送工作,以村鎮為依託,全面建立居民健康數據中心,管理轄區內居民健康數據和基層防疫大數據,提升基層公共衛生管理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可將現有的全員人口信息系統作為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抓手,通過優化升級,更好為基層開展各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傳染病防治策略等提供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