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6名黨代表,肩負着9600多萬名黨員、49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的重託。他們正凝聚着全黨的意志,承載着人民的期望,履行着神聖的職責。
圖說: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會前,周偉、楊宇、林占熺代表(自左至右)接受採訪。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今天上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前,首場“黨代表通道”開啟。近一小時的黨代表通道時間,15名黨代表和中外記者面對面交流,黨代表們通過親身經歷的小故事等,講述他們在黨的建設、尖端科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糧食安全、教育醫療等各領域奮發有為、追逐夢想的奮鬥歷程。
紅色文化
“圈粉”新一代青年
今天上午,中共一大紀念館宣傳教育部主任楊宇身着淡藍色套裝走上黨代表通道。楊宇說,從業22年來,她一直在講述紅色故事、宣傳紅色文化的第一線。從上海的石庫門到北京的天安門,從講述黨代會到參加黨代會,“我將帶着所有紅色文化傳播者的期盼,認真履職,在大會上學習新精神,汲取新力量。”
談到講述黨史工作的細節,她分享了一個印象最深刻的接待小故事。“去年是建黨百年,6月16日這天我接待了一批外國參訪者,其中包括40多個國家的駐華大使,我的講解圍繞着‘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展開。在講到‘全面小康’的內容時,收穫了一片掌聲,我以為是我的講解得到了認可。”參觀結束後在交流的時候,加蓬駐華大使說,中國共產黨一心為了人民,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脫貧成績。阿爾巴尼亞大使也說,在他看來沒有哪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成功。“我這才反應過來——原來剛剛展廳里的掌聲是為中國共產黨而響起的。”楊宇說,“這也讓我更深刻地意識到,我們黨的故事在世界上很有感召力。”
統計數字顯示:近5年來到中共一大會址參觀的年輕觀眾的佔比逐年遞增,尤其是去年,35歲以下年輕觀眾同比增長率達23.6%。“這充分證明,在新時代,紅色文化正以獨特的魅力圈粉着新一代的青年。”
她介紹,中共一大會址還在探索適應時代發展的傳播方式,無論是直播雲探館、沉浸式情景黨課,還是即將與觀眾見面的黨史類創意短視頻,都是為了更鮮活地講好黨的故事,更生動地詮釋偉大建黨精神。
我的心
始終在星辰大海
“從2013年我首次飛天,到一年前再次飛天,這十年中國載人航天事業捷報頻傳、勇攀高峰,我們有了更廣闊的飛行平台、更長的飛行時間,有了中國自己的空間站。我由衷地為我們偉大的黨、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二十大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王亞平說。
作為我國第一個在太空授課的太空教師,也是第一個進駐中國空間站、第一個漫步太空的中國女航天員和目前為止中國在軌飛行時間最長的航天員,王亞平親身經歷了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她的經歷也激勵了一批又一批年輕人。“如今,第一批聽我太空授課的孩子,已經成為了航天戰線的隊友。航天事業帶給我最深的感受,一個是時代的力量,一個是傳承的力量。今天,站在黨代表通道上,我同樣感受到這樣的力量。”王亞平透露,目前第四批預備航天員的選拔已經開始,歡迎更多有志青年加入。
“最後,我想說:心有翼,自飛雲宇天際;夢無垠,當征星辰大海。我的心始終在星辰大海,我們始終準備為黨出征,用實際行動書寫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
打造現代版
《富春山居圖》
“我們村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的基層工作聯繫點。來北京之前,鄉親們托我向總書記彙報,如今的下姜村,已成為一幅現代版的《富春山居圖》。”浙江省淳安縣楓樹嶺鎮下姜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姜麗娟走上黨代表通道,回答記者提問。
她介紹,這些年通過農文旅融合,下姜村闖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增收致富之路。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更多年輕人回到家鄉創業,每年村民都可以拿到村裡的分紅;通過5G遠程醫療,在家就能請省城的專家醫生看病。鄉村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如今村裡又主動與周邊24個村抱團組建“大下姜”鄉村振興聯合黨委,通過資源整合,產業連接,打造“共富聯盟”。“從下姜到‘大下姜’,從先富到共富,我們心懷感恩,勵志奮進,要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和成果,來感恩和回報黨和總書記。”姜麗娟說。
年近八旬的福建農林大學研究員、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占熺是電視劇《山海情》里農業專家的原型。他講述了一個菌草在“一帶一路”國家推廣的故事——在巴布亞新幾內亞,菌草種植成功後,一位國際友人把女兒的名字改成“菌草”,還特地登報公布。
如今,菌草技術不僅讓閩寧鎮的老百姓脫貧致富,而且推廣到了106個國家和地區,“一帶一路”沿線的很多國家都因為菌草擺脫了貧困。“中國已經為發展中國家培養了菌草技術骨幹上萬人,一些留學生把菌草技術翻譯成18種文字,為各國老百姓服務,為全球減貧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新民晚報記者 宋寧華 楊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