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國國務院官網發布的消息,布林肯在與秘魯外長共同主持聯合記者會時,被媒體問及如何看待歐佩克組織在有關石油定價一事上,正在逐步向俄羅斯靠攏,美國政府是否對這一趨勢感到擔心,未來美國政府是否會繼續向沙特提供武器。布林肯對此表示,歐佩克關於石油定價的做法不僅短視,而且令人大失所望,美方已經列出了所有的工具,但未來發展如何,國務院需要和國會保持一致。
雖然布林肯的回應試圖讓外界看到,拜登政府對於歐佩克組織計劃減產的決定,有足夠的底氣去應對,但是在美國國會內部,已經有相當多的議員對歐佩克組織的決定,尤其是對沙特王室的“背刺”憤怒不已。有美媒披露,不少民主黨籍議員主張對歐佩克組織進行報復。
有眾議院甚至提議儘快立法,將沙特從美軍的防禦系統中直接剔除,通過制裁這個歐佩克組織當中最具有影響力的國家,來達到“殺雞儆猴”的效果。事實上,自歐佩克放出要減產的消息之後,就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密切關注,而對此最為緊張的就是美國。今年七月份,拜登在訪問海灣國家時,一個主要任務就是說服這些中東的產油大戶們,配合美國政府的戰略提高產能,最大限度平息高漲的國際油價。
當時拜登為了在媒體面前彰顯“美沙友誼堅若磐石”,還特意與沙特王儲薩勒曼擊拳以示友好,但短短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來自沙特的耳光狠狠地抽在美國的臉上,打得美國政府氣急敗壞。但即便是再惱火,美國也無法像對待俄羅斯那樣去圍剿沙特,因為歐佩克組織不僅僅只有沙特一國。
恰恰相反,擺在拜登面前的選擇有兩個,要麼繼續保持現有的柔軟姿態,勸說沙特配合美國的石油戰略,要麼直接翻臉,對包括沙特在內的整個歐佩克組織實施報復。如果美國選擇進行報復,將沙特等國從美國的軍事庇護傘中踢走,的確算得上是一種方案,但也會引發一個嚴重的後果,那就是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框架會發生不可避免的動搖。同時美元體系會遭到更沉重的打擊。
其實對於美國而言,真正的解決方案並不需要飛到中東去尋求擴產,因為美國自己就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產出國,自從美國實現了“頁岩油自由”之後,就不再需要考慮能源安全,但這也僅僅局限於理論層面。現實中,美國的油氣開採完全依賴私人公司,而美國的頁岩油商又是共和黨的忠誠盟友。
雖然拜登不止一次呼籲頁岩油商提高產能來平息油價,但是這些美國石油商人們,早已經把資本運作玩出新花樣,將開採許可證申請到手之後就立刻上市炒股,不僅可以趁機大賺特賺,還不用擔心增減產之後對利潤的影響。因此,拜登政府以及美國國會越是對歐佩克的決定感到憤怒,越能突顯美國行政部門對於能源資本的無能為力。如今,距離美國的中期選舉還剩下1個月的時間,若拜登政府不能迅速解決油價問題,那麼民主黨不僅會在眾議院失勢,就連參議院的地位也將不保。這對於拜登接下來兩年的執政能力無疑是一次重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