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北溪管道泄漏之後,導致俄羅斯與德國成為最大的受害者。其中俄羅斯多年來憑藉天然氣管道,不斷對歐洲出口天然氣,以此賺取大量的利潤。對於德國而言,除了該國民眾過冬需要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德國諸多工廠和企業,同樣離不開天然氣。
沒有想到的是,隨着俄羅斯指責北溪泄漏之後,誰能獲利誰就是兇手,西方居然罕見統一了“口徑”。根據媒體此前報道的消息,在西方國家看來,北溪管道泄漏很有可能是北約水下機器人乾的。對此,美國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如果俄羅斯也一口咬定就是北約無人機乾的,那麼美國和英國在海底的電纜,很有可能會成為俄軍的攻擊對象。
一旦美國的海底電纜被切斷之後,那麼該國每天的損失可能達到10萬億美元,這一點並不是危言聳聽。
恰好說明了海底電纜對於歐美這些發達國家,究竟有多麼重要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一旦海底電纜被切斷,美聯儲和美國股市,同樣會遭到重創,這對於美國而言,絕對不是一件好事。可是此前俄羅斯聲稱,北約的軍艦曾經在北溪管道泄漏點附近展開軍演。也就是說,北約似乎成為最大的懷疑對象。
要知道,此前有專家表明,按照北溪管道的建造標準來看,普通炸彈對於北溪管道而言,根本沒有任何作用。除非派出核潛艇與戰艦,才有可能完成這一任務。
也就是說,在俄羅斯看來,北約已經成為眾矢之的,而且西方國家如今統一口徑將北約推至台前。最大的原因自然是因為,俄烏衝突愈演愈烈,北約已經成為俄羅斯最大的對手。既然如此,與其讓俄羅斯不斷猜測懷疑,不如選擇讓北約來“背鍋”。反正美國也是北約成員國之一,而且還是北約的扛把子,所以西方國家罕見統一口徑,最終目的自然是進一步激化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矛盾。
然後讓北約和俄羅斯之間,徹底走向不死不休的地步。畢竟在西方國家眼中,只要可以削弱俄羅斯的實力,不在乎使用什麼樣的手段。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西方會指認是北約機器人乾的。
至於究竟是不是北約乾的,也許只有北約自己清楚,只能說在證據沒有公布之前,誰都有嫌疑。除了俄羅斯與德國之外,任何一個北約國家,都有可能對俄羅斯的北溪管道下手。對此只能說,這就是所謂的“樹大招風”,而且誰也無法保證,將來北溪管道修復完畢之後,會不會再度出現大規模泄漏的情況。
(文/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