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此前的打嘴炮,現在的俄歐雙方已經走到了“能源斷交”的邊緣。俄羅斯主動減少的能源供應,也讓歐盟國家認識到危機的嚴重性,但是絕大部分的歐盟國家就是不願意挽回“能源斷交”。就像德國,就宣布已經做好了“完全準備”應對俄羅斯的能源脅迫。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德國的“完全準備”,居然是“偷襲”俄羅斯。
德國經濟部宣布,已經正式要求相關部門採取行動,將俄羅斯兩大能源巨頭企業在德國的子公司完全“託管”,同時接手兩大能源巨頭名下的三大煉油廠,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德國不會面臨全方位的燃油危機,才不會讓德國遭到天然氣那樣的能源脅迫。總之,德國將自己描述成了一個出於自保不得不被迫行動的“受害者”。
德國政府的行動與其說是“接管”,還不如說是奪取了俄羅斯石油巨頭企業的在德子公司。這些俄巨頭企業名下的煉油廠,幾乎都是德國石油的主要提供者,甚至其中一個煉油廠的更是佔據了整個德國煉油能力的12%,還有一些成立了數十年的老廠,保證了德國石油穩定供應。
德國控制這些俄羅斯在德國的煉油廠,就是徹頭徹尾地“奪取”行為。雖然德國政府沒有公布由哪一個公司運營俄羅斯的能源子公司,但是德國已經提出了初步的“奪取”計劃,不僅完全“控制”這些俄羅斯子公司,而且還會“沒收”子公司資產。
而德國的沒收範圍,也包括俄羅斯子公司的固定資產和石油。說白了,德國政府的這次的行動就是“明搶”,算是直接殺雞取卵了。因為俄羅斯一定會反擊德國,不再向被德國控制的子公司輸送石油。只要是俄羅斯主動關閉了“德魯日巴”石油管道,那麼德國就算是控制了這些俄羅斯子公司,也無法繼續獲得俄羅斯石油。
就像北溪1號天然氣一樣,俄羅斯就掐斷了供應。自從德國在G7會議中支持美國提出的“俄石油限價”後,俄羅斯就直接讓北溪1號最後20%的天然氣供應也徹底消失,德國至此失去了所有的俄羅斯天然氣。這讓德國這個國家,直接淪為了天然氣貧困大戶。
隨後,德國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天然氣危機中,居民也在抗議政府不作為,將居民推入到了水深火熱的生活中。然而,德國政府不認為這是自己的錯誤,而是俄羅斯的“能源勒索”行動。
緊接着,德國政府就宣布了“完全準備”計劃,指出即便是沒有俄羅斯天然氣,德國也不會陷入冬季危機中。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想的是,德國的“完全準備”居然是不宣而戰,直接“偷襲”了俄羅斯在德國的能源企業。不得不說,為了能源,德國已經完全不講武德了。
事實上,俄羅斯一旦關閉了“德魯日巴”石油管道通向德國的分支管道,那麼這次的“偷襲”行動,將會讓德國徹底雞飛蛋打,全面告別俄羅斯天然氣和石油。
而這樣的情況一旦出現,那麼德國居民必然掀起前所未有的反抗行動,甚至是最終演變成反政府抗議活動。而缺少天然氣和石油替代品的德國,也無法解決居民的抗議,這必然會讓德國民間危機更加嚴重。因此,德國現在“偷襲”俄羅斯企業的行動,就是自尋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