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記者走進包頭企業探“新”尋“綠”

2022年08月27日09:48:10 國際 1191

“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來包

央媒記者進企探“新”尋“綠”


8月24日,由中央網信辦傳播局指導,中國經濟網、自治區黨委網信辦共同主辦的“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行至包頭。在為期兩天的包頭之行中,來自新華網、中國網、中國青年網、中國經濟網、光明網人民論壇網等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的多名編輯記者和內蒙古農業大學的大學生思政實踐活動高校師生代表,深入我市包鋼、北重、北奔、G7智慧陸港、稀土博物館、江馨微電機、包頭市政務服務大廳,參觀了生產、工作現場,了解了包頭市轉型發展的情況。

“這次採訪的主題是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所以我着重想了解在穩的基礎上,包頭‘進’在哪裡,‘未來發展’在哪裡,企業如何通過創新帶動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網首席評論員年巍帶着這樣的關注點走進企業。

央媒記者走進包頭企業探“新”尋“綠” - 天天要聞

記者參觀包鋼會展中心。

來到包鋼軌梁廠,火紅的鋼軌在生產線上來回穿梭的景象讓大家十分震撼。“稀土鋼有什麼優勢?”“為哪些重要的鐵路提供過鋼軌?”“工藝流程先進在哪裡?”……記者們圍着包鋼首席技能大師趙軍爭相提問。

體驗過“大場面”的震撼後,大家又來到世界“首例”碳化法鋼鐵渣綜合利用項目現場,了解如何將之前難以處理的鋼鐵渣通過科研技術“吃干榨凈”變廢為寶?包鋼集團節能環保科技產業公司副總經理於文劍的講解,撓到了記者們的興趣點。

同樣作為工業產生的廢物的鋼鐵渣和二氧化碳成為了原料,通過綜合處理形成高純碳酸鈣、含鐵料等產品,用於造紙、塑料、塗料、橡膠等多個行業。這一創舉不僅解決了鍊鋼過程中的固體廢棄物循環再利用問題及二氧化碳封存問題,還減少了石灰石礦的開採煅燒和紙漿生產過程中的樹木砍伐。多重的減碳嘗試,讓大家感受到了這個老牌重工業企業的創新力度。

這種感受,隨着採訪線路的延伸,愈加深切。

央媒記者走進包頭企業探“新”尋“綠” - 天天要聞

北奔重汽集團新能源車總裝線。

“北奔在新能源重卡轉型方面是非常成功的,目前在自治區遙遙領先。我們已經完成了第一代產品的構建,今後將繼續從縱向上尋求合作,逐漸在包頭建立產業鏈,形成新能源的產業高地。”從北奔中國兵器首席科學家周亞偉的介紹中,大家很容易就捕捉到了“新能源”這個關鍵詞。

純電車、混合動力車、氫燃料車,眼前的實物讓記者們忍不住想上去體驗一把。北奔早已備好了三輛純電動車,讓大家一試為快。“它雖然很大,但坐着感覺非常穩。以前雖然也來過包頭,但這次深入企業一線後才知道這裡的工業發展已經這麼先進了。”內蒙古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徐暢試乘後說。

讓大家驚喜的是,這一站的新能源體驗“鏈接”了下一站的G7數字陸港。

作為“綠色低碳”交通體系類示範項目,北奔的新能源車輛出現在了G7數字陸港,給大家生動地展現了“新能源牽引車+共享甩箱”的集約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低碳化陸港物流運輸模式。

“隨着新能源車逐步替代燃油車和LNG 車,後續每年可減少排放CO_250萬噸,還將有效帶動地區新能源重卡、輕量化挂車、集裝箱、智能化車載設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促進充(換)電站、加氫站建設。”G7數字陸港負責人田偉濤介紹。

看過老企業在“雙碳”大背景下走出的綠色低碳發展“新路子”,記者們又來到稀土應用端“高新”企業包頭江馨微電機科技有限公司。

“我們通過自主研發和創新,打破了國外的一些技術壁壘。今年江馨微電機出貨量在國際排名中佔到了第10名。”聽了公司副總經理李斌講述的公司如何加快微型馬達的國產代替進口轉型升級速度、提高國際市場佔有優勢的努力過程,大家都十分振奮。

採訪之餘,一路的“亮點”也讓記者們興奮不已。在北方股份巨無霸智慧礦車上,來一張此行二十人的“全家福”;在稀土博物館整面牆的互動小程序上,親手體驗採礦、破碎、磨礦、磁選等全過程;在市政務服務大廳,近距離觀看工作人員的抖音直播……這些都給記者們辛苦的採訪過程增添了妙趣橫生的體驗。

“這些採訪點串起來,我能夠清晰地感受到包頭在綠色創新發展上的大變化。”一年前來包頭採訪過的年巍這樣總結此行的收穫。

市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與評論科科長喬曉紅說,包頭站行程的安排緊扣活動主題,聚焦我市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特別選取了有着厚重發展歷程並正在努力轉型的老企業,也加入了有特色的新亮點,希望多角度全方位展現包頭城市形象。

“更新了,更綠了。”這是全程參與活動的自治區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志棟的感受。他說,通過兩天的調研,感覺包頭工業的高質量發展走得更深、更遠了,很多企業都在圍繞雙碳目標努力轉型,並且向上下游延伸,這都是向現代化工業邁進的必然歷程。

“這次包頭之行真的是超乎我的想象。”中國青年網記者侯倩倩說,她是第一次來包頭,之前對這座北方城市的印象是“傳統的老工業城市”,“沒想到包頭已經走在了綠色低碳的轉型發展之路上。”侯倩倩細數這兩天讓她印象深刻的項目,她說自己會把這些寫成報道,把包頭的新形象展現給更多的人。

(包頭日報社文/記者:郭燕;圖/記者:吳傑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春天的“精靈”喚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聞

春天的“精靈”喚醒哲古草原

天剛蒙蒙亮,哲古社區牧民曲扎迫不及待來到羊圈,拿着奶瓶給新出生的小羊羔餵奶,順便為剛剛生產的母羊開起了“小灶”。“家裡養了230多隻羊,這幾天已經產了30多隻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產羔將全部完成。”曲扎說,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儘管很辛苦,想到牧業增產,
上海地鐵瓜太猛!男主社死三連暴擊:身份扒光 + 丟飯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聞

上海地鐵瓜太猛!男主社死三連暴擊:身份扒光 + 丟飯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鐵上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猥褻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鐵車廂內對女性進行騷擾,整個過程被目擊者拍下並迅速傳播。事發後,這名男子在24小時內被公司解僱,成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鐵猥褻案的“主角”。他的行為不僅觸犯了法律,更引發了公眾的強烈憤慨
深化校會媒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落戶長春人文學院 青創市集賦能大學生創業項目招募啟動 - 天天要聞

深化校會媒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落戶長春人文學院 青創市集賦能大學生創業項目招募啟動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長春人文學院、吉林城市融媒主辦,長春人文學院文學院、中國網東北振興頻道、搜狐吉林融媒體中心承辦,吉林省生態環保志願者協會、吉林省時尚產業聯合會協辦的“校會媒協同,產學研融合”吉林省生態文化協會揭牌暨校企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長春人
坐不下擠一擠,真的沒事嗎?這輛超員載客麵包車被蜀黍查處…… - 天天要聞

坐不下擠一擠,真的沒事嗎?這輛超員載客麵包車被蜀黍查處……

為有效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為市民群眾出行創造良好條件,汕頭公安交警部門持續聚焦“兩客一危一貨”、6座以上小客車等重點車輛,嚴查嚴處超員超載、違法載人、疲勞駕駛等突出交通違法行為,堅決做到“發現一宗、查處一宗,教育一群”,切實築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