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默:禁忌的弔唁之旅,賴清德兔死狐悲

2022年07月14日08:23:07 國際 1795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

安倍遇刺後的第一時間,日本右翼媒體《產經新聞》在境外政要的信息里,將來自賴清德(而不是蔡英文)的慰問標註得最醒目,僅次於美國政要。由此可見,賴清德不但是“台獨金孫”,還是“右翼寶貝”。

然後是在連續三天全球的錯愕與對安倍的一陣亂褒表揚聲中,自民黨在選舉中大勝。第四天,突然傳出賴清德赴日弔唁,綠營皮哭肉笑,用力“歡呼”:這是1972年台灣與日本“斷交”以來訪日的“最高層級”,是重大“外交”突破。

“突破”,在台灣已是自嗨的同義詞,喊得愈忘情,顯得愈寂寞,激情三天,困境依舊。

賴清德這一趟突擊式的赴日弔唁,《產經新聞》駐台記者這麼解釋:自民黨昨天的參議員在議員選舉中獲得大勝,政權已高枕無憂,所以(首相岸田文雄)一咬牙一跺腳就給賴發了“副總統”簽證。

“一咬牙一跺腳”?不知日本右翼記者是本來就這麼有戲,還是駐台太久不幸染上戲癮,這則沒有內幕消息的純閑聊,顯示產經的水平太低,直逼台灣綠媒。該記者經常對台灣政情指手畫腳,堪稱綠營側翼,也算綠營與日本右翼關係匪淺的一個側面佐證。

安倍遇刺身亡不是好消息,尤其對討厭安倍右翼立場的人而言,這是壞消息,因為受害者總會得到不相稱的表揚,並使其追隨者得到意外的助力,實現若干危險的遺願。

雁默:禁忌的弔唁之旅,賴清德兔死狐悲 - 天天要聞

此外,“弔唁外交”給予日本政府一個公開“禁斷之戀”(下文採用大陸譯法,寫成“禁忌之戀”)的特權,岸田“一咬牙一跺腳”,賴清德隨傳隨到,結束半個世紀的私下幽會,使中日關係又划出一道裂痕。

賴清德赴日一事,外界全然不知,直到日媒捕捉到賴的身影,此事才曝光,彷彿見不得人。台灣當局的態度也極為低調,只說這是“私人行程”不願多說。台媒粉飾稱之為“外交藝術”,但不如說這是“小三禮數”還比較貼切,因為低調不是台灣想要的,而顯然是日本“諭令”的。

台官方態度雖極盡低調,但“綠委”仍堅稱“個人身份就是外交身份,就是台灣特使”,可見綠營有多想借安倍之死獲取政治紅利,而日本政府對“民意代表”層次直白表態的放水,早已是日方在台日關係上暗渡陳倉的新模式。

那麼,安倍之後,台日關係的走向會如何?事關日本右翼的興衰、美方的態度,以及日本現在國力還能支撐其“倚美製華”的政策走多遠。

日本沒事找事,擴軍才真會出事

說到安倍的遺願,五個字形容足矣:國家正常化。其下野後猛蹭台灣議題,也只是實現其右翼宿願的手段之一。說安倍“最愛台灣”,是讓民進黨人方便裹挾全台表現感恩戴德的文宣術語,實情不過是彼岸一小撮人與此岸一小撮人的戰略苟合而已。

“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安倍此言的對象可不是台灣人,而是美國人和安於現狀的日本民眾。這句話對民進黨與其支持者而言是暖乎乎的“親台”,但言語內涵卻是冷冰冰的擴軍。

濫情假戲且放一邊,從經濟角度看,日本擴軍,是否等於日本自殘?這才是真命題。

記得馬凱碩提出了一個饒有意思的問題:中國希望美國增加還是削減國防經費?關於此,馬凱碩認為中國樂見美國維持巨額軍費,並持續進行國外戰爭,因為美國經濟最終將支撐不住這樣的開銷,就像冷戰時期的蘇聯那樣。

同理,日本現在的經濟狀況,支撐得起擴軍虛耗嗎?

安倍的經濟遺產,各界討論已多,統而言之,其“三箭計劃”毀譽參半,短多長空。在超寬鬆貨幣政策下,好的部分是讓日企獲利頻創新高,失業率創新低,便宜的日元也帶動了旅遊業。

雁默:禁忌的弔唁之旅,賴清德兔死狐悲 - 天天要聞

壞的部分是,日元疲軟下的高額債務,公債的一半是日本央行持有。而一場意外的全球疫情,覆蓋掉了超寬鬆貨幣政策的紅利。安倍的“三支箭”並沒有解決日本經濟的結構問題,也沒達到他當初設下的600兆日元GDP的目標。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JCER)甚至預測,2027年韓國人均GDP將超越日本,2028年則被台灣超越。

實況是,日本民眾已習慣了通縮的環境,存錢的慾望大於花錢,銀行存款還要交“稅”即買保險箱將錢放家裡。“團體家屋”(與陌生人共享一室)興起,中古衣店處處林立,安倍並沒有促成一個願意消費的社會。

“三支箭”飛了十年,勢頭已衰,現在外界紛紛預測,安倍經濟學將隨着安倍一起淡出歷史舞台,但短期間也不容易改弦易轍。

也就是說,擴大軍費支出,搭配的是經濟弱支撐,以及民眾的節衣縮食。當企業與民眾都看緊荷包時,政府大舉增加對提振經濟無用的消耗性支出……?

是的,若日方執迷不悟,為美作倀,中國應“樂見”日本擴軍。沒事找事,這個國家會再進入另一個失落的30年,而且比前一個時期還凄慘。

陰魂不散的李登輝,與美國的警惕

安倍生前打台灣牌的性質是借力使力,以反華前驅的姿態,鑽台海問題的空子,誘導美方對日鬆綁,實現國家正常化與擴軍。

因此,美日關係的升溫,並不代表安倍親美,實情正好相反,他想趁美國走下坡路,正對中國崛起驚疑不定時,掙脫美方對日本的管控。而在目的達到前,必須做足親美姿態,印太戰略,便是安倍對美國下的葯。

這想法其實來自於李登輝。

根據《李登輝秘錄》作者何崎真澄的說法,李登輝與安倍晉三的關係有如“師徒”,李登輝2010年時鼓勵安倍晉三“再當一次首相”,並建議他修憲、成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加強日本自身的嚇阻力,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2年後,安倍重回首相官邸;3年後,日本成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6年後,安倍宣布“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FOIP),此概念隨後獲特朗普政府青睞,為禍至今仍“方興未艾”。一切都彷彿在按照“岩里政男”的毒計走。

最後一步,便是修憲。安倍雖沒能在生前完成此願,但按近日的選舉結果來看,日本修憲已勢在必行。

雁默:禁忌的弔唁之旅,賴清德兔死狐悲 - 天天要聞

李登輝與安倍(資料圖/台媒)

修憲、擴軍、減少對美依賴,日本右翼就快完成最後幾塊拼圖了。安倍遇刺身亡後,這股勢力是藉此得以加速達標,還是自此失去推力,端視美國如何處理日本修憲後的可能暴沖。

日本擴軍,美方樂見,但若日方有意降低對美依賴呢?事涉美國大戰略,答案很難簡化。從美國對台灣強力支配的跡象來看,此時此刻,美方亦會強化支配日本的力度,而不會坐視日方脫離掌控。

這便是為何,日本修憲,美方態度始終諱莫如深。畢竟,安倍這一年來大力鼓吹美對台政策應轉為“戰略清晰”,甚至主張將台灣納入“美日安保”,觸動華盛頓敏感神經。

不過,上述簡略分析,適用於以前的美國;現在的美國,已不好說會不會繼續延續正常的戰略軌道。

拜登團隊內部在對華政策上,已經分成兩派,而來自日本的外部干擾對民主黨政府是加分還是減分,就看哪一派得勢。觀察點,就看對華關稅的最後定論。

李登輝路線,是對內部操弄民粹催生安全恐懼,對外部採取欺騙與迷惑的策略,安倍算是實踐得很徹底。

重點在於,日本右翼在本質上就不是親美的政團,甚至具有危險性,美國政界精英其實也清楚。安倍遇刺身亡,美方恐怕是皮哭肉不哭,因為日本增加軍費的趨勢幾已確定,若美國決策還維持正常軌道,接下來就是防止右翼走得太遠。

換言之,安倍完成了美方的願望,自己的願望則未完成。但李登輝陰魂不散,日本增速右傾,恐也回不了頭。

台日的禁忌關係,與“台獨金孫”

“禁斷”在日文中通常指不倫的關係,中文意思是“戒絕”。本文提到這個詞,有時是中文意思,有時是日文意思,讀者可自行意會。

從中日關係著眼,在建交50周年的當下,日本——尤其是右翼——與“台獨 ”長期的暗通款曲,是“禁忌關係”,也是應該“禁忌”的行為,因為它是區域動蕩的暗流,是和平土壤里的地雷。

對兩岸都有歷史糾葛的日本,最不應該觸碰台海問題。其一,相較於美國在此議題上的投鼠忌器,日方更容易因自認有靠山而誤判形勢。

再者,現在的美國,政策缺乏穩定性,尤其在對外政策上,一夜翻轉也不奇怪,阿富汗沙特、以色列、委內瑞拉等都是顯例。但是,日本長期一黨執政,政策一旦拍板,變更就不太容易,“髮夾彎”更是罕見,所以日方的重大政策變化,向來深為周邊國家所警惕。

三者,現代日本民意雖以和平為主流,但沒有人會低估其民族性“盲從”的那一面。以精英意向馬首是瞻的社會,以及與政府關係緊密的媒體,很容易催生鷹派“寧為玉碎”的集體意志,而不像美國內部有強大的分歧因子。

因此,日本打台灣牌,比美國打台灣牌更危險。安倍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就是在利用台灣將中美捲入無盡的爭端,好讓日本“主權復興”。

賴清德是台灣“皇民代表”、“台獨金孫”、右翼寶貝,掌門人橫死街頭,台灣堂口之堂主自然要奔喪。只是,台日乃禁忌關係,岸田首相雖“一咬牙一跺腳”放行,卻仍得要求賴以“私人行程”掩人耳目,“賴金孫”卑屈嗎?一點也不,皇民對日本卑屈是本分,被召喚即是榮耀。

雁默:禁忌的弔唁之旅,賴清德兔死狐悲 - 天天要聞

資料圖來源:台媒

截至目前,賴清德仍是最被看好的下屆島主,但其右翼色彩如此濃厚,美國始終對賴不放心,因此未來是否有變,值得觀察。可以確定的是,美國支配台灣的力度會逐漸加大,應不會樂見日本右翼給賴清德壯膽,再唱一次“務實的‘台獨’工作者”。

為了讓美國放心,賴清德暫時禁忌了“獨言獨語”,在蔡英文的陰影下苟且求存。安倍之死,恐讓賴分外忐忑,因為右翼進入重新整合階段,在美國監視下,興衰未卜。

與賴形同陌路的蔡英文,一旦發現皇民勢力自此走頹,或嗓門突然拉高,接班人很可能就不會是賴清德,因為蔡深知美國與日本右翼的抵觸。

總而言之,日本政情發展,一時半刻仍會處於撲朔迷離狀態,賴清德的動態也是觀察指標之一。

賴清德的前任陳建仁,最近才加入了民進黨,外界一般解讀,這是蔡英文在接班人問題上的活棋,因為美國一直對賴清德有所疑慮,而面目模糊的陳建仁,才是“戰略模糊”的首選。

需要注意的是,拜登政府也有可能會將“節制日本右傾”作為對華談判的籌碼,“不節制”雖是昏招,但這屆美國政府已使不出什麼好招,且難以低估民主黨人的非理性激情,誰知會不會“一咬牙一跺腳”,就放飛日本了。

未知數增多,安倍遇刺身亡,不是好消息。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造謠生非!民進黨不要臉捏造事實,終有一天反噬害了自己 - 天天要聞

造謠生非!民進黨不要臉捏造事實,終有一天反噬害了自己

另外一個案子是最近曝出來的,某位北京市政協委員是滙豐銀行出身的,去拜訪了所謂政策研究員兼所長蘇子云先生,結果民進黨的回應說這是間諜行為,既然是間諜,那個人敢跟間諜碰面,那把他抓起來,那個人又不是第一次來台灣,他已經是多次來到台灣,為什麼不抓
合力促發展,臨沂醫養公司與五家單位組建黨建聯盟 - 天天要聞

合力促發展,臨沂醫養公司與五家單位組建黨建聯盟

6月27日,臨沂醫養公司黨支部與南坊派出所、臨沂第十二中學、南京路小學、朱夏小學、西南坊社區等5家單位黨組織共同組建黨建聯盟。會上,臨沂醫養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李佳昕首先致歡迎辭並介紹臨沂醫養中心項目基本情況。
西鄉街道流塘社區黨委組織開展七一主題黨日活動 - 天天要聞

西鄉街道流塘社區黨委組織開展七一主題黨日活動

為深切緬懷革命先烈,繼承並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增強廣大黨員幹部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近日,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流塘社區黨委組織黨員參觀深圳市甘坑古鎮、蓮花山公園及“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
江西一設區市領導幹部任前公示 鄱陽縣副縣長蔡金英擬任縣(市、區)委常委 - 天天要聞

江西一設區市領導幹部任前公示 鄱陽縣副縣長蔡金英擬任縣(市、區)委常委

6月29日,據“上饒先鋒”消息,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等有關規定,經市委研究同意,現將以下擬任人選的有關情況予以公示。蔡金英,女,漢族,1979年8月生,中共黨員,省委黨校研究生,現任鄱陽縣政府副縣長,擬任縣(市、區)委常委;蔣小暉,男,漢族,1981年6月生,中共黨員,省委黨校研究生,現任上饒高...
81歲拜登發誓要繼續戰鬥,無視下台呼聲 - 天天要聞

81歲拜登發誓要繼續戰鬥,無視下台呼聲

美國總統拜登在一次激昂的演講中,針對外界對他年齡的質疑做出了有力回應,他堅定地告訴支持者,自己將在11月的大選中贏得連任。此前,他在辯論中的不佳表現一度引發了外界對他參選前景的擔憂。 “我....
用鏡頭展現生態情懷!共產黨員葛玉修奉獻青藏高原50年 - 天天要聞

用鏡頭展現生態情懷!共產黨員葛玉修奉獻青藏高原50年

軍旅轉業退休幹部葛玉修,牢記黨的宗旨,數十年如一日痴情青藏高原生態環保事業,用生命和執着的追求,譜寫高原生態之歌。  青藏高原的一抹“軍綠紅”6月28日,在青海金融監管局機關“七一”黨日主題活動現場,黨委書記、局長景晉生將一枚“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佩戴在葛玉修的胸前。沉甸甸的紀念章凝聚着一名共產黨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