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國明:英國政壇發生超級海嘯,暴露了什麼玄機?

2022年07月08日06:53:39 國際 1814

【編者按】本文由作者本人授權,“秦安戰略”在今日頭條平台獨家原創刊發,轉載自公眾號“明人明察”,有很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

多虧有這個國家,讓我又可以繼續相信“天道好輪迴”。

英國這次真的出大事了。英國的約翰遜政府,已經有16名部長提出辭職。

這還不是問題嚴重性的全部。根據最新且不完全的統計,目前已有45名英國保守黨部長和擔任政府高級職務的議員辭去職務,還有1名部長被英國首相約翰遜解職,合計46人。其中包括3名內閣大臣,2名高級大臣,16名部長,21名議會私人秘書,4名貿易特使。

本屆英國政府都快散架了。這麼玩,距離“政變”還有幾米的距離?

風暴中心的約翰遜壓力山大。據BBC相關報道,內閣成員已陸續前往唐寧街,勸說約翰遜辭職,其中甚至包括約翰遜剛剛任命的新任財政大臣扎哈維。

英國民意調查機構發起一項臨時民調結果,69%的英國人認為約翰遜應該辭職。

英國到底發生了什麼?

據說,這次集體辭職風波的直接導火索,是約翰遜剛愎自用,堅持任命被指控猥褻男士的親信克里斯托弗·平徹,擔任保守黨黨內行使監督之責的副黨鞭,約翰遜本人為了給自己的任命減輕壓力,解釋自己不知情,結果還被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他在撒謊。

這就把閣僚的不滿引爆成政治危機了。

我對約翰遜整事的能力絲毫不懷疑,畢竟身上貼着英國版特朗普的光環。光環加身,整事是日常,不整事才是異常。這次一下就整出一個英國政壇新的歷史記錄出來。

最先提出辭職的英國衛生大臣說:“受夠了,我相信現在就是這樣。”都是黨內同志,話還說得這麼絕,不留餘地,連日後好相見都不考慮了。由此判斷,不太可能只是約翰遜的一個不恰當任命就能夠引爆了這麼大的一場政治危機。

剛度過黨內信任投票一關的約翰遜,這次還能不能渡過危機,世界都在帶着好奇且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表情看着。

約翰遜還在戰鬥,“一個被賦予巨大使命的首相,在困難的情況下,其工作就是繼續前進,這就是我要做的。”“自己絕不會辭職,這個國家最不需要的就是選舉。”

不管約翰遜還能不能繼續向前,英國真是拖着日益老邁的步伐,越來越難了。

尹國明:英國政壇發生超級海嘯,暴露了什麼玄機? - 天天要聞

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場危機,既不完全是約翰遜一個人的,也不完全是保守黨自己的。

整個英國都正在面對着空前的危機。

英國最大的危機是這個國家內部越來越大的分裂傾向。據路透社報道,蘇格蘭地方政府首席大臣斯特金於上周宣布,計劃於2023年舉辦第二次獨立公投。

問題的嚴重性在於,有獨立傾向的還不只是蘇格蘭。當地時間5月7日,英國北愛爾蘭地方選舉結果揭曉,主張北愛爾蘭“脫英”的新芬黨大獲全勝,成為101年以來首次控制北愛爾蘭議會的民族主義政黨。新芬黨主張北愛爾蘭脫離英國,贊成組成“統一的愛爾蘭”。

因為英國政府單方面修改“北愛協定”,導致英國政府與北愛爾蘭的關係緊張。當地時間7月5日,英國警方在處理北愛爾蘭地區安全警報時,當地的北愛爾蘭民眾向英國警察駕駛的車輛、裝甲車投擲磚塊、石塊和煙花。

一直保持安靜的威爾士,最近也不平靜了。因為英國政府施壓蘇格蘭向烏克蘭捐款6500萬英鎊,威爾士向烏克蘭捐款3000萬英鎊,讓威爾士很不滿意,還有可能和蘇格蘭聯手。

所以,正在看執政的保守黨熱鬧的英國工黨和自由民主黨,也不要圍觀得心情太放鬆。無論誰上台,面對這麼一大堆問題,誰都不會輕鬆。

這就是英國的現實。英國曾經是歷史上最大的殖民主義國家,殖民地橫跨幾大洲,曾經“日不落”絲毫不誇張。經過一戰二戰,這個日不落帝國,正式走向沒落。

原來以為大英帝國退縮成大不列顛,就是英國衰落的終點了。現在看,大不列顛變成“小不列顛”的概率並不小。

曾經讓很多國家陷入分裂和內鬥的英國,也有了今天。

尹國明:英國政壇發生超級海嘯,暴露了什麼玄機? - 天天要聞

這個島國,歷史上有多風光,以後就會體驗到有多麼落寞。這個國家,曾經因為率先實現了工業革命,為人類歷史前進到工業社會和現代文明做了很大的貢獻,但也因為血腥的殖民與帝國主義戰爭,給很多國家帶來嚴重災難。對這個國家的歷史也需要一分為二地看。

雖然,中國轉入近代史的標誌性事件鴉片戰爭就是英國發動的,第一個要中國割地賠款的不平衡條約也是跟英國簽的,中國的圓明園也是英國夥同法國燒的,被搶走的很多中國珍貴文物,至今還在英國的博物館裡陳列,沒有歸還,但那畢竟是歷史上發生的事情,誰都會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如果知錯就改,善莫大焉。中國人本來也沒有特別記這個國家的仇。

但中國人原諒不了的是,你不但歷史上傷害了我,你現在還賊心不死要針對我們搞事。那就會新仇舊恨一起湧上心頭,新賬舊賬一起算。

對日本是這樣,對英國也是這樣。所以,不要埋怨中國網民帶着特別放鬆的心情看英國的政治內亂。

香港回歸,英國人如果抱着配合的態度,就跟葡萄牙歸還澳門那樣,中國人也就心態平和了,翻過歷史一頁向前看,即使因為英國人畫的麥克馬洪線,是中印邊界之爭的源頭,但那畢竟還是以前乾的事。但英國人抱着自己得不到,也不要讓別人得到,得不到就要毀了它的心態,一再給中國添堵,這就不是人該乾的事。香港回歸後經歷了那麼多波折,主要就是英國佬在回歸之前埋了無數的雷。

作為世界最有名的“攪屎棍”,不擅長做好事利他,搞壞事害人,倒是英國祖傳的藝能,給一代代繼承下來了,最擅長在國家內部或者國家之間埋雷,引爆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矛盾重重,衝突不斷。

英國從世界霸主,迅速完成角色轉換,變成新霸主的小弟,緊傍新的帶頭大哥,退而求其次,雖不能大口吃肉,但求混個好日子,還是沒問題的。如果能夠收起對別人的算計,好日子還能多過幾年。

但作為世界第一號“攪屎棍”,如果不攪和,那就跟一個人身懷絕技不施展一下,就渾身難受一樣。

英國最不該跳在反對中俄的一線,但他偏就做了,而且樂此不疲。除了脫歐,大概這就是約翰遜任內最關注的外交事務了。光是為了挺烏克蘭,約翰遜政府就讓英國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雖然我們中國人很善良,不羨人有盼人無,但不折騰就不會死,英國既然選擇敵視中國,那麼死的快點,就是喜聞樂見的事情了。

因為這個國家正在做對我們不利的事情。不敢在香港問題上繼續指責中國對香港行使主權的合理行為,而且在2022年5月,和日本簽訂了《互惠准入協定》(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該協定約定深化兩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合作。英國的防務大臣還公開威脅中國,要用西方七國的經濟和市場,作為給中國施壓的砝碼。

尹國明:英國政壇發生超級海嘯,暴露了什麼玄機? - 天天要聞

英國國內麻煩不斷,問題叢生,約翰遜不是有針對性地面對和解決問題,而是想方設法,向外轉移注意力和壓力,把遏制中俄作為國內政治的減壓閥。國內問題一個也沒有解決,反而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尖銳。

在這次內閣成員和政府高管集體辭職之前,約翰遜就面對着經濟增長乏力,國內物價飛漲的壓力。

英國首相約翰遜接受BBC採訪表示,雖然制裁俄羅斯導致英國物價飛漲,但是,為了捍衛自由,這是值得付出的代價!面對英國近期食物價格的飛漲,英國首相約翰遜還給出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提議:“最好的減肥方法就是少吃!”

更早時間,約翰遜在西方國家內部比較早地實施躺平政策,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說法,英國是七國集團中唯一在2020年至2021年間勞動年齡人口占勞動力比例下降的國家,勞動力短缺對經濟形成了持久性的損害。當地時間7月5日,英格蘭銀行警告稱,英國經濟前景“嚴重惡化”。

經濟不振,家裡沒有餘糧,還要超出能力限度援助烏克蘭,英國的各種矛盾不激化才怪。

現在的英國活成了一個喜劇,越來越像一個笑話。

喜歡製造矛盾讓別的國家陷入分裂紛爭的大不列顛,這個由四個政治實體聯合起來的國家,一分為四,都不是不可能。

英國選出來的這位頭髮永遠也“安靜”不了的英國首相約翰遜,讓英國政治越來越具有“浪漫主義色彩”。

不愧是英國版的特朗普。喜歡特立獨行,不走尋常路,幾步就把英國政治玩出了雞飛狗跳的感覺。

一如台上的特朗普,短短四年,就讓美國政治出現了很大的撕裂,特朗普任內更換了多少幕僚高官。雖然英國體量小了點,但約翰遜這破壞的能力,似乎也不輸特朗普多少。

但以為換掉約翰遜,就能讓英國的內部危機得到根本緩解,也很容易成為幻想。因為約翰遜只是眾多“果”中的一個,並不是那個“因”。

尹國明:英國政壇發生超級海嘯,暴露了什麼玄機? - 天天要聞

要不是英國的內部危機嚴重,也不會在全世界面前搞出這麼大的荒誕劇情來。

類似的政治荒誕劇,也不只是在英國上演。整個西方陣營的政治,都越來越變得不能用常理分析。包括但不限於:

美國同時把中俄作為遏制對象,一手促成了中俄的關係升級,局勢的演變比布熱津斯基“大棋局”預測的最壞結果,對美國更不利。

俄歐合作比俄歐對抗,明明對歐洲更為有利,俄歐激烈對抗,美國會漁翁得利,歐洲現在卻沖在反俄第一線,承擔起反俄的最大成本,連製造業強國的德國,因為能源成本激增,導致本國的製造業巨頭現在壓力很大。5月份,德國在30多年來首次產生貿易逆差。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警告:“天然氣供應瓶頸讓很多行業面臨永久性崩潰”。

日韓雖然政治沒有完全獨立,但仍然有空間在中美之間保持一定的平衡,但他們現在非要和站隊在美國這邊。

更不用說捷克立陶宛這些彈丸小國,非要跟中國過不去,做着損人不利已的事情。

整個西方這些年的政客,確實如九斤老太的念叨一樣,一代不如一代。

政客的能力下降,是西方陣營正在集體走向衰落的信號,是領先二三百多年的西方文明正在失去先進性,失去繼續引領人類文明進步能力的前兆。

蘇聯的赫魯曉夫上台,牢不可破的聯盟,地基被炸出了裂紋。

特朗普,美國版的赫魯曉夫上台,美國的政治光環被炸掉了,軟實力地基承受了不可修復的損失。

約翰遜,英國版的特朗普,也等於英國版的赫魯曉夫,正在炸掉英國作為一個聯合王國而存在的基石。

資本主義陣營,以為解決了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就能迎來“歷史的終結”。但資本主義的內部矛盾,在有蘇聯外部壓力的時候,還能出於生存危機,在分配問題上對勞動者做更多讓步,讓國內矛盾緩解。沒有了蘇聯,西方資本主義陣營,開始少了顧忌,新自由主義成為顯學,成為各國的政策指導理論,資本獲利更多,但也掏空了西方國家繁榮的基礎。

現在的西方,日益老邁,西方的製造業實力已經越來越難以支撐起西方現有的國際地位,以及現有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

法國3月貿易逆差115億歐元,歷史新高。英國4月貿易逆差85億英鎊。意大利4月貿易逆差36億歐元。西班牙4月貿易逆差64億歐元。現在連歐洲最強的德國5月出現逆差10.4億美元。

日本連續10個月貿易逆差,5月逆差為178億美元。

美國5月份貿易逆差初值1043億美元。

尹國明:英國政壇發生超級海嘯,暴露了什麼玄機? - 天天要聞

這些西方屬於西方七國的出口數據出現逆差,雖然不都是製造業問題導致的原因,但這些國家,無一例外,製造業的競爭力都在走下坡路。本來德國是其中製造業競爭力保持最好的國家,但現在遇到了很大的問題。不談其他,光看電價。2020年德國平均批發電價30.47歐元/兆瓦時,俄烏衝突爆發後,德國的電價暴漲為250多歐元。而德國最新的基準1年期遠期電力合同價格328歐元/兆瓦時,更是2020年電價的10倍還多。那些耗電大戶的製造企業,怎麼可能長期挺得住這樣的成本上漲。

世界前十大工業國,只有兩個國家是順差,一個是巴西,一個是我們。中國中國5月貿易順差787.6億美元,同比擴大82%。

製造業競爭力,是一個國家硬實力最重要的基石。國家之間逆差與順差的變化,反映了一個趨勢,中國的製造業規模優勢還在擴大,競爭力還在提高,中國的產業升級在大步向前,發達國家最後的製造業陣地,正在經受着俄烏衝突帶來的考驗。

西方並沒有因為躺平,就給經濟帶來福音,我們卻又因為沒有學習西方躺平而經濟實現更強的競爭力。

想想國內那些躺平派,如果我們聽了他們的,結果會怎樣。既付出了幾百萬的生命代價,經濟又會遭遇嚴重困難。放棄了對自己的堅持,什麼都沒有得到。

結合最近爆出的教材等問題,中國崛起中最大的障礙在哪,最危險的對手在哪,早就很清楚了。只要不被內部的對手迷惑了我們的初心和選擇,中華民族的復興不但是必然的,而且很可能會以更快的速度實現。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陳永紅被提起公訴 - 天天要聞

陳永紅被提起公訴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消息,日前,江蘇省南通創新區黨工委原副書記陳永紅(副廳級)涉嫌受賄罪一案,經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由無錫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向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階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陳永紅享有的訴訟權利,並依法訊
商務部: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 天天要聞

商務部: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據商務部官網26日消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歐盟第14輪對俄制裁列單中國企業事答記者問。問:6月24日,歐盟宣布在第14輪對俄制裁中再次列單中國企業,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答:歐盟不顧中方多次交涉和勸阻,一意孤行,在第14輪對俄制裁中再次列單中國企業,這是沒有國際法依據和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
首場電視辯論在即,拜登特朗普預計將激烈交鋒 - 天天要聞

首場電視辯論在即,拜登特朗普預計將激烈交鋒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2024年總統選舉首場電視辯論定於27日開鑼,這將是近四年來民主黨籍現任總統拜登與共和黨籍前總統特朗普首度同台“面對面”交鋒。 分析認為,面對面的較量是一種高風險的政治算計,但這也可能是雙方在膠着的競選中取得領先的關鍵所在。最近的民調顯示,拜登和特朗普勢均力敵。隨着首場電視辯論臨近,外界...
山東省紀委監委最新通報!2人被處分 - 天天要聞

山東省紀委監委最新通報!2人被處分

水發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山東省環保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振欽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日前,山東省紀委監委駐省國資委紀檢監察組、臨沂市監委對水發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山東省環保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振欽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經查,王振欽喪失...
菲方稱仁愛礁運補物資,會先通知中國可信嗎 - 天天要聞

菲方稱仁愛礁運補物資,會先通知中國可信嗎

關鍵時候美國靠不住,馬科斯政府開始對華妥協,稱:仁愛礁運補物資,會先通知中國。我們要相信嗎?在近日發生的南海仁愛礁事件中,菲律賓多艘船隻試圖強闖仁愛礁,結果遭到了中國海警的“一頓拳頭伺候”。事件導致菲律賓方面8人被繳械,6艘汽艇被毀,還有1人斷指。菲律賓國內對此反應激烈,一度聲稱要向聯合國提出抗議,並...
特魯多遭遇多倫多選區敗選,自由黨30年大本營失守 - 天天要聞

特魯多遭遇多倫多選區敗選,自由黨30年大本營失守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6月25日報道,在綽號為“多倫多堡壘”的一個自由黨30年大本營選區,加拿大總理賈斯廷·特魯多領導的自由黨遭遇議員補選爆冷。報道稱,此次選舉失利可能預示着自由黨將在下一次大選中慘敗....
俄羅斯宣布:對等報復! - 天天要聞

俄羅斯宣布:對等報復!

據塔斯社6月25日報道,俄羅斯外交部發布消息稱,俄羅斯限制81家歐盟媒體在俄境內的播報活動。報道稱,俄外交部指出:“作為對歐盟理事會5月17日通過的禁止三家俄羅斯媒體(俄新社、《消息報》和《俄羅斯報》)在歐盟進行‘任何播報活動’之決定(6月25日生效)的報復措施,俄羅斯對從俄聯邦境內獲取歐盟成員國一些媒體和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