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日本參與“北約”的理想與現實

2022年06月30日23:43:20 國際 1759


席來旺

韓國、日本參與“北約”的理想與現實是當今國際政治博弈領域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韓國、日本參與“北約”的理想與現實 - 天天要聞



一、韓、日參與北約新動向

剛剛結束的北約馬德里峰會新戰略概念的出籠,預示着北約可能加大在印太活動,尤其是和中國的鄰國日本與韓國加強合作。
人們注意到今年北約峰會的一些新特點,其中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一同首次作為亞太地區的北約夥伴國應邀出席,引起了亞太地區國家的擔憂。可以肯定地說,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尤其是韓、日都不該出現在北約峰會的會場上。
出席6月底的北約峰會,是韓國總統尹錫悅就任後的首次海外出訪,也是韓國總統首次出席北約峰會。
同樣,日本並非北約成員國,岸田文雄不僅作為日本首相首次積极參与北約峰會,更在馬德里峰會表演了一出為北約“禍水東引”搖旗吶喊的大戲,試圖擴大與歐合作,將矛頭對準中國。


韓國、日本參與“北約”的理想與現實 - 天天要聞



二、韓、日參與北約的理想化

種種跡象表明,韓、日參與“北約”的理想化表現在多個方面。
首先,從北約方面來說,拉攏韓日加入北約以快速實現北約亞太化的戰略意圖非常明顯。
必須指出的是,除了不斷在歐洲東擴外,北約近年來還加快了其“亞太化”進程,試圖通過配合美國推進“印太戰略”,搞所謂“亞太版北約”。在北約2030改革方案中,北約明確將日本、韓國、新西蘭和澳大利亞作為其亞太地區的四大夥伴國。
眾所周知,北約是冷戰產物和美國主導下的全球最大軍事聯盟,是美國維護霸權、操控歐洲安全格局的工具。正成為集團政治代名詞的美國“印太戰略”,其真正目的就是企圖搞“印太版的北約”,維護以美國為主導的霸權體系。正是從這個戰略考慮出發,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科比6月23日公開表示:“韓國出席北約會議非常重要。”
北約明明是北大西洋軍事組織,近年來卻跑到亞太地區耀武揚威,試圖把歐洲集團對抗的套路複製到亞太。馬德里北約峰會通過新版“戰略概念文件”,罔顧事實,蓄意製造集團對抗,美國試圖通過與亞洲盟友的對話,進一步推動北約的亞太擴張,試圖給亞太地區帶來動蕩。
其次,從韓國、日本方面來看,也有向北約靠攏的戰略意圖與實際行動。
美韓同盟是影響東北亞政治格局的一個關鍵因素,韓國的對外政策很大程度上受制於美韓同盟。
韓國在2006年就成為與北約進行非軍事領域合作的全球夥伴國家。隨着美國對華戰略發生變化,作為美國盟友的韓國對華政策選擇空間也開始變小。在拜登入主白宮一個多月就發布的《重塑美國優勢--國家安全戰略臨時指南》中,韓國在美國的同盟體系中位列第一序列,與北約、澳大利亞和日本一起被認定為“美國最大的戰略資產”。
美國在戰略上重視韓國突出表現為徹底解禁對韓國的導彈研發限制,2021年5月韓國前任總統文在寅訪美期間,雙方同意終止限制韓國研發彈道導彈的《韓美導彈指南》。與此同時,《美國印太戰略框架》文件明確指出,“鼓勵韓國在地區安全議題中發揮更大作用”,將韓國作為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擴容對象。
今年5月,韓國宣布加入北約合作網絡防禦卓越中心(CCDCOE),成為首個作為正式會員加入該組織的亞洲國家。為了加強與北約的合作,韓國還計劃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設立韓國駐北約代表部。
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日本與北約互動日益頻繁。今年5月16日,日本防衛省武官最高領導、統合幕僚長山崎幸二前往布魯塞爾參加北約參謀長會議,這是日本統合幕僚長首次出席該會議。
從日本的角度看,深化與北約的關係將有助於其擴大在歐洲地區的影響力。從北約的角度看,日本又是一個很容易收買拉攏的對象,是打造“亞太版北約”的一個重要支點。雙方互有需求,互相利用。


韓國、日本參與“北約”的理想與現實 - 天天要聞



三、韓、日參與北約難以輕易得逞
從當代現實國際政治鬥爭的實際情況來看,韓、日參與“北約”的企圖不會輕易得逞。
韓國政客以為與北約走得近能夠對朝鮮產生更大的遏制力。但是韓國此舉只會刺激朝鮮,逼朝鮮強行開展更多的核導試驗,使緊張局勢愈發高漲。
事實上,韓日首腦參與北約峰會並未得到西方領導人的尊重。對於此次北約峰會期間韓國總統尹錫悅被拜登“無對視握手”等插曲花絮,韓國網友不幹了,韓國網友認為,不應參加和韓國沒有關係的北約峰會。還有韓國網友評論稱“作為韓國公民......我的臉都要着火了”。
如果韓、日當局一意孤行,對於北約亞太化的迎合,無異於引狼入室,是極不明智的選擇。即使韓日兩國國內本身也將受到一定程度的約束。
如果韓國新政府因依賴美國而逐漸失去外交獨立性,韓國與中國的關係將變得更加複雜。這勢必傷害與中國的戰略互信,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代價。
亞太地區不是北大西洋地理範疇。北約聲稱防區不會突破北大西洋,近年來卻跑到亞太地區耀武揚威,試圖把在歐洲搞集團對抗的套路複製到亞太,試圖在亞太地區尋找假想敵,人為製造矛盾與分裂。
中國從一開始就反對韓日參加北約,是着眼與中韓中日關係大局。
誠然,在東亞地區的安全與戰略局勢發生劇烈變動之際,穩固中韓關係對兩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2022年是中韓建交30周年,中國是韓國永遠搬不開的近鄰和長期最大的貿易對象國。如果韓國完全倒向美國,則東北亞就很容易形成針對中國的類冷戰結構。
中韓關係是阻止東北亞陷入冷戰的關鍵因素。除了經貿利益,中韓兩國同樣存在重要的安全利益,特別是在半島無核化、不生亂、不致戰等重大問題上。這意味着,兩國加強合作對於保護各自的國家利益至關重要。儘管兩國目前依然存在“薩德”問題的障礙,但是努力恢復雙方互信,改善兩國關係,依然是兩國政府最為理性的選擇。通過對話與談判來解決東北亞地區的各種衝突和糾紛,阻止東亞安全環境惡化,特別是避免因為域外大國影響而陷入新冷戰,是兩國的共同利益所在。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兩國關係走過了風風雨雨,卻在近些年來遇到了很多越來越突出的負面因素。現在遇到的挑戰可能是50年來最嚴峻的,兩國關係也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十字路口。中國和日本同樣是天然地緣上搬不走的鄰居,中日關係好不好、穩定不穩定,對亞洲的和平穩定起到決定性作用。
另外,依照《北約公約》第10條的規定,只有歐洲國家才有資格加入北約,因此韓國、日本根本沒有資格加入,也不太可能加入,但是雙方的合作力度無疑會愈來愈強。
如果韓國、日本執意參與北約,對亞太地區安全而言絕不是福音,因此必將引起本地區愛好和平國家和人民的堅決反對與頑強抵制。亞太地區國家和人民將堅決反對任何引入軍事集團、挑動分裂對抗的言行。
中國堅決反對一些勢力鼓動北約把觸角進一步伸向亞太,導致本地區的動蕩不安。中國方面已經表明立場:“北約已經搞亂了歐洲,不要再搞亂亞太、搞亂世界。”
毫無疑問,中國絕不允許這種局面在自己家門口出現。
有關各方切不要低估中國的正義呼聲與堅定意志!

(本文作者席來旺是河南師大世界和平與發展研究院院長、特聘教授、博導,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中國與全球化智庫東北亞合作研究所副所長,大外交智庫首席顧問,人民日報前資深駐外記者)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四川發布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 天天要聞

四川發布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四川省黨政領導幹部任職管理辦法》等規定,為進一步減少用人失察失誤,把幹部選好選准,現將白潔等同志擬任職情況公示如下:白潔,女,滿族,1977年9月生,在職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現任四川旅遊學院黨委常委、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 天天要聞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卡梅倫說英國不支持在拉法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英國已明確表示不會跟隨美國拒絕向以色列運送武器,英國外交大臣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談到兩國在這方面存在“非常根本的差異”。卡梅倫周四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美國是以色列政府武器的巨大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 天天要聞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5月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工在迎賓館會見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樹東一行。此次中國中煤在津設立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能源與低碳技術創新中心,是落實京津冀重大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也與我市創新發展目標高度契合。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 天天要聞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5月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張紅力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 天天要聞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本期我們將探討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近年來,國際局勢日益緊張,烏克蘭作為歐洲的一個國家,也不斷地面臨著各種挑戰。在這個充滿火藥味的舞台上,烏克蘭人民一直在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戰鬥。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烏克蘭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