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糧價暴漲,英媒卻將鍋甩給中國,妄稱“豬比中國人吃得多”

2022年06月30日00:30:02 國際 1412

曾經被馬克思稱作“金融貴族的宣傳工具”,但是被西方世界奉為圭臬的英國雜誌《經濟學人》,在近期刊發的一篇文章中,不僅試圖將全球糧食價格暴漲甩鍋給中國,甚至還妄稱“只有豬比中國人吃得多”。這篇文章刊發出來之後立即引起了國內外網友的痛批,怒斥經濟學人的行為是毫無疑問的種族主義。援引觀察者網6月29日消息,據悉,經濟學人刊登的這篇題為《全球大多數糧食並不是被人類吃掉》的文章惡意攻擊中國。文章通過春秋筆法列舉了一些數據,試圖為當前的全球糧食短缺以及價格上漲尋找原因。但文章作者有意讓中國背上這口黑鍋。

經濟學人稱,全球糧食產量自2010年至今已經增長了17%,超過了同一時間全球人口的增長幅度,可是世界上仍然存在着大量飢餓人口。原因在於,有43%的糧食作為被用作生物燃料以及餵養牲畜,而這些糧食的總量足足是俄烏兩國糧食總產量的6倍。

全球糧價暴漲,英媒卻將鍋甩給中國,妄稱“豬比中國人吃得多” - 天天要聞

隨後文章筆鋒一轉,將矛頭直接對準中國,稱“2019年豬吃了4.31億噸糧食,比中國人吃的多了45%”,由於經濟學人的這篇文章過於驚世駭俗以及毫無底線,因此外國網友在痛斥經濟學人雜誌的種族主義行為的同時,揭穿了這篇文章是通過牽強附會甩鍋中國的本質。事實上,目前國際公認的動物主要蛋白質飼料當中包括了大豆,而豬肉作為中國人餐桌上的主要肉類,每年的確要消耗相當數量的大豆。

可是,中國進口的大豆主要是用於榨油,飼養食用豬的大豆產品正是經過榨取之後的豆粕,而不是沒有加工過的大豆原料。中國自己種植的大豆則用於各類豆製品,如豆漿、豆腐等等,可以說,中國人數千年的飲食智慧,將一枚小小豆子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

全球糧價暴漲,英媒卻將鍋甩給中國,妄稱“豬比中國人吃得多”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中外對於主糧的需求也存在着客觀差異,在數據上,中國進口了超過世界一半產量的大豆,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也將大豆廣泛應用在自己的餐桌上。相反,被所有發展中國家高度重視的小麥,中國已經實現了自給自足,依照公開數據顯示,中國在2020年的小麥產量達到了134250千噸,位列世界第一,中國的小麥消費量為150000千噸,同樣是世界第一,但是中國的小麥進口要低於埃及的12149千噸,位列世界第二,而埃及的人口總量在2019年才剛剛過億,中國的人口總量早已經達到14億規模。

無數事實可以證明,恰恰是中國成功地保護了自己的飯碗,才避免以“主力買家”的身份,加入到全球小麥市場的搶購隊伍,否則以中國14億人口的小麥消費量,全球小麥價格將上漲到任何一個發展中國家都無法承受的地步。

全球糧價暴漲,英媒卻將鍋甩給中國,妄稱“豬比中國人吃得多”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當經濟學人之流開始惡意攻擊中國人的糧食需求時,卻故意不提控制全球糧食價格的四大糧商,三家來自美國,一家來自法國,正是西方國家控制着糧食定價權,才導致全球飢餓人口始終居高不下。西方若是對貧窮的第三世界國家,有哪怕一絲一毫,出自於真心的憐憫,就應該反躬自省、糾正錯誤,而不是對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口出惡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四川發布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 天天要聞

四川發布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四川省黨政領導幹部任職管理辦法》等規定,為進一步減少用人失察失誤,把幹部選好選准,現將白潔等同志擬任職情況公示如下:白潔,女,滿族,1977年9月生,在職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現任四川旅遊學院黨委常委、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 天天要聞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卡梅倫說英國不支持在拉法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英國已明確表示不會跟隨美國拒絕向以色列運送武器,英國外交大臣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談到兩國在這方面存在“非常根本的差異”。卡梅倫周四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美國是以色列政府武器的巨大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 天天要聞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5月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工在迎賓館會見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樹東一行。此次中國中煤在津設立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能源與低碳技術創新中心,是落實京津冀重大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也與我市創新發展目標高度契合。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 天天要聞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5月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張紅力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 天天要聞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本期我們將探討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近年來,國際局勢日益緊張,烏克蘭作為歐洲的一個國家,也不斷地面臨著各種挑戰。在這個充滿火藥味的舞台上,烏克蘭人民一直在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戰鬥。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烏克蘭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