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鑽石因光彩奪目,色澤純凈等優點被萬人寵愛。可你知道嗎?有一個地方遍地都是鑽石,只要你能挖到,隨便你拿。這是真的嗎?還有這等好事?是的,在美國確實有這麼一個公園,遊客們可以任意拿走公園內發現的鑽石,這就是美國阿肯色州的鑽石坑公園。
據CNN報道,近日一女子在此公園內發現了4.38克拉鑽石,她的名字叫做諾林.蕾德伯格,原本她只是和丈夫一起到此遊玩,剛開始發現這個東西時感覺好似一個檸檬黃色的“軟糖”,比較透明,於是就撿了起來,沒想到這個東西竟是價值連城的鑽石。
據該公園內的工作人員稱,這是自1906年開園以來,公園內已發現了七萬五千多顆鑽石。
鑽石是如何形成的呢?
鑽石的形成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的條件下形成的一種單質晶體。它的原料是一種叫做金剛石的天然礦物質,99.98%的化學成分都是由碳構成,是一種碳原子排列而成的晶體。
據科學家研究 ,鑽石多形成於20億-30億年前,最為著名的南非鑽石有的還形成於45億年前。
在地球誕生之際,鑽石也就出現在了地球之上,鑽石的形成離不開高溫高壓,其中壓力在4.5-6Gpa,溫度在1100-1500攝氏度。由此鑽石被稱為世界上最堅硬的,成分最簡單的寶石。
隕石撞擊來的鑽石城
鑽石的形成除了地球的高溫高壓之外,也有隕石的撞擊形成。當攜帶石墨的隕石在撞到地球時,撞擊產生的高溫高壓會把石墨轉化為金剛石,這就是鑽石的原料。而鑽石城德國諾德林根小鎮就是這樣形成的。
在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到了地球,產生了一個26公里的隕石坑,周邊的環境也受到了高溫高壓的衝擊,內部的碳氣泡也變成了不足0.2毫米的微小鑽石。於是小鎮上的岩石建築物幾乎都含有一閃一閃的鑽石,德國的這個小鎮就變成了名副其實的“鑽石之城”。
鑽石為什麼會出現在美國的阿肯色州?
有人打趣道,閑逛公園竟然也能撿到鑽石,那我就多去公園內待待吧。如果說你是想去其它公園撿到大便宜,我早早奉勸你不要痴心妄想,但如果你要是一直處於美國阿肯色州的鑽石坑公園,還真沒準哪一天能夠遇上,為何會這樣說呢?因為這裡確實是世界上唯一含有鑽石的地方。
既然鑽石形成於地下深處,那又是如何出現在地表之上的呢?其中的原因就是據說在九千五百年前,此地發生過一起火山爆炸事件,鑽石就被岩漿帶到了地表之上。
最早發現此公園內有鑽石的是在1906年,那時一個叫約翰·哈德遜的農民發現了亮閃閃的鑽石。之後一傳十,十傳百,於是人們開始瘋狂地挖鑽石。一直到了1972年,政府才買下這座土地,打造成了供人遊玩的公園。
有趣的是這個公園有一項規定:遊客們可以任意拿走公園內發現的東西,所以當地人也挖出了很多的鑽石。其中一美國男子在10分鐘內就挖到了9克拉的鑽石,成為公園內第2顆大鑽石。
男子挖出公園內第2顆大鑽石
一名銀行經理凱文·基納德於勞動節當天協同朋友一起勘探鑽石,他在犁過的壟上走來走去,只要看到像是水晶的東西就撿了起來。於是一顆9.07克拉的鑽石被收入囊中,最開始他以為這只是一塊玻璃,沒想到卻幸運地撿到了寶藏。
當天也有很多人逛這個公園,為什麼偏偏基納德能撿到鑽石呢?據工作人員稱,在基納德到來之前,公園內下了約為50毫米的雨水,於是工作人員進行了犁耕。因為在太陽出來之後,鑽石能夠很好地反射耀眼的光芒,正好基納德也就看到這一明亮亮的鑽石,可真是幸運的男孩!
鑽石為什麼那麼昂貴?
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孕育鑽石的原料金剛石礦床的數量屈指可數,在開採的金剛石中,只有20%才能到寶石級,而剩下的80%只能用於工業。
再加上鑽石深藏於礦床中,探索之路很是漫長,有的人需要花上幾十年或者上百年的時間才會找到。即使找到了,在開採的過程中也是非常小心翼翼,要確保原始的顆粒不要有一點破損。
它的加工程序也很繁瑣,需要專業的人員進行打磨。據統計,一顆鑽石留到顧客的手中,是要經過開採,分選,加工,分級,銷售等過程,實屬不易!
總結
羨慕那些在公園內就能撿到鑽石的人!看到這裡的小夥伴們,你心動了嗎?想要去阿肯色州的鑽石坑公園挖寶嗎?歡迎在留言區評論
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別忘了添加關注【允兒的趣味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