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二大平原
東歐平原
面積近400萬平方公里
約為11.5個東北平原
北起北冰洋,南抵黑海、裏海之濱
東起烏拉爾山脈,西達波羅的海
因大多處於俄羅斯境內
又被稱為“俄羅斯平原”
東歐平原不算很“平”
有丘陵、有低地,是為“波狀平原”
由北向南俯瞰這片大地
苔原、森林、草原、荒漠均可見
“靜靜的”頓河和“俄羅斯母親河”伏爾加河
串聯起了歐亞商貿大通道——
草原絲綢之路
伏爾加河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
“戰鬥民族”一詞絕非虛名
擴張土地,俄國是認真的
它曾用兩百餘年的時間
從東歐平原上的一個小公國
一躍成為地跨歐亞兩大洲的大帝國
如今的俄羅斯
疆土遼闊,資源豐富
風景與人,顏值均高
世界第二低湖泊
加利利海
提起加利利海
虔誠的基督教徒會心懷朝聖之意
訴說那些流傳已久的故事
關注美術的人們會念起
自1990年被盜後至今下落不明的
名畫《加利利海上的風暴》
好魚的吃貨則更想了解聖彼得魚的滋味
聖彼得魚(羅非魚)
加利利海又稱太巴列湖
地處以色列境內,死海的北部
周長53公里,總面積166平方公里
低過地中海水平面600英尺
群山環抱,萬木蔥蘢
約旦河自北朝南流過加利利海
天氣晴朗時
碧浪奔涌,游魚如織
加利利海
以色列水資源匱乏
降水北多南少
加利利海不僅能引水灌溉農田
造福環湖平原
還是以色列北水南調工程的主角
為解救南方地區的沙漠乾旱地
這套國家輸水系統始於1953年
水經流6.5公里長的艾拉本隧洞
到調節池進行檢測化驗、沉沙、消毒處理
達到標準後進入主幹管道輸送到特拉維夫
再分東西兩路輸送到內格夫沙漠乾旱地
輸水管線南北總距離約300公里
沿途設多座泵站加壓
並吸納主要地表水和地下水源
供水管道還與各地區的自來水管網相連通
形成全國統一取水、調配、供水的管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