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虎、暗虎什麼區別?什麼原因造成虎長不長明

明虎暗虎是根據虎魚的狀態區分的,明虎一般狀態良好,膽子較大,體色較為鮮明,條紋清晰,黃色與黑色分布較為明顯,表現較為穩定。而暗虎則狀態不佳,膽子很小,喜歡躲藏,體色暗淡,甚至發黑,條紋不清,有時甚至很難看清黃黑條紋分布的界線,表現尤為不穩定,一般情況下,明虎暗虎多是形容印尼虎的。

    明虎暗虎的區別很大,很容易區分,從外部色彩就能夠很快的判斷出明虎和暗虎。一般明虎擁有良好的表現,與其自身的生活習性和基因有很大關係,大多數明虎屬於夜行虎,與人類的作息時間十分相似,已經習慣於白天活動和捕食,體型也相對較大,人工飼養時,在魚缸中也能夠很快適應,只要飼養方法正確,它們的身寬和體長的比例可以比較完美,比較壯實、有厚度,在面對外界干擾時,自然能夠有力的抵抗,良性發展,狀態會越來越好。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泰虎,它們狀態較為穩定,因此被很多愛好者所喜愛。

    大多數暗虎屬於夜行虎,一般會在夜晚活動和覓食,白天會找魚缸內光線較暗的地方躲藏起來,也許因此被認為膽子很小,狀態不佳。由於在自然環境中保留下的習慣和對食物的要求等,使得它們的體型稍小,相對修長瘦弱,在面對危險時,大多會選擇躲避隱藏,時間久了,會影響到正常的生長,惡性循環,狀態很難再恢復。印尼虎就屬於夜行虎,人工飼養印尼虎需要為其做一些必要的準備,能夠幫助它們有一個較好的狀態,便於觀賞。

    明虎暗虎不是根據虎魚的種類區分的,狀態的好壞決定了它們的明暗,它們隨時有可能互相轉換。由於泰虎的習性,它們很少會有發展成為暗虎的情況,而印尼的狀態極為不穩定,明暗變化無常,明虎暗虎之間會相互轉變。明暗轉變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內部原因主要是基因的問題,人工飼養無法改變,為了獲得狀態較好的虎魚,在挑選魚苗時一定要留心觀察,挑選狀態好,色彩鮮明的虎魚。明虎通過外界影響可能會很快變暗虎,暗虎也可能隨時轉變為明虎,外部條件的影響主要原因包括水質不好、受到驚嚇、光照光線、疾病困擾等等,外部因素對印尼虎魚的影響很大,人工飼養時若想使它保持好的狀態,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經驗。

關於黑白條紋的實驗我沒有做過,但是我以前養了兩隻四紋印尼,其中有一條就是黑黑的,有一天朋友說要我這條虎,就給他撈去了,可是他家的龍非常厲害,把小四文整成黑虎了,朋友說這樣不行,又給我撈回來了,但是奇蹟發生了,以前黑黑的小四文從新回到缸子里後變成長明了。

    通過這個例子我總結出:虎長不長明有這麼幾點:

    1、基因問題:因為所有的印尼虎都是在魚商那裡篩選過才到我們魚友手裡的,而且印尼虎的體色是特別容易受環境變化而變化的,在我們小城市,品質好的虎非常少,有的虎從小就是黑的,你後天怎麼努力都白費;

    2、膽小問題:一般我們養魚特別是虎,都充當配魚的角色,很少有單養的,而且絕大多數都是龍虎配,龍在缸子里佔主導位置,虎就會一直膽小一直黑;

    3、要有競爭的關係:大家養紅龍有的喜歡配銀龍養,說是讓紅龍食慾旺盛,活動量增大,我覺得虎魚也適用於這一點;

    至於讓虎變明的解決辦法我覺得沒有絕對好使的,只是有的方法適合某隻虎或者是某個缸子的系統,所以,我的辦法就是:

    1、在虎小的時候最好單養或者隔開,這樣虎就能夠吃到食物,等虎長到15厘米左右的時候再和其他的魚混,這樣虎的狀態不至於太差;

    2、要是黑的話還可以適當的倒缸,改變一下環境,對虎刺激一下,但是不能頻繁倒缸;

    3、最好買幾隻一起養,大自然優勝劣汰的法則很有用的。

圖文 / 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