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兩歲84公斤,在台灣卻人見人愛

今天,大熊貓“圓寶”兩歲了!

“圓寶”資料圖。台北市立動物園供圖

她是大陸贈台大熊貓“圓圓”2020年6月28日在台北市立動物園誕下的“二孩”。

由於正值動物園休園期間,當天的“圓寶”兩歲生日會採取線上形式,在社交媒體上進行直播,“圓寶”和媽媽一起享用了生日蛋糕。上萬名網友前往直播間觀看,紛紛留言送上生日祝福。

“圓寶”6月28日品嘗生日蛋糕。台北市立動物園供圖

大熊貓也要“身材管理”

當日,“圓寶”的生日蛋糕由冰、胡蘿蔔鳳梨、葡萄和奇異果製作而成。不過生日會一開始,母女倆就忽略了蛋糕,反而被一旁竹子做的裝飾吸引,還互相爭搶跑到鏡頭外。最後,“圓寶”還是孝順地把它讓給了媽媽。

“圓寶”6月28日的生日蛋糕。台北市立動物園供圖

此前,大陸贈台大熊貓“團團”“圓圓”的第一胎“圓仔”,因體重超標而啟動減重計劃。還不到9周歲的她體重直逼爸爸。考慮到健康因素,動物園特別準備了“減重特餐”,希望協助她達到理想體重。

“圓仔”天生“小臉”,看起來很可愛、很幼小,實則已經成年了。保育員平常為她準備的食物量與其他成年熊貓相同,她的食量其實比較小,但吸收能力似乎特別好,體重“蹭蹭漲”。

“圓仔”資料圖。台北市立動物園供圖

因此,保育員為“圓仔”精心調製了低脂、低糖、低鹽且提高蛋白質含量的“減重窩窩頭”,對於這個新配方,她吃得很香。

而妹妹“圓寶”的體重現已約84公斤,比姐姐“圓仔”同日齡的體重還要重。保育員都忍不住笑說,“‘圓寶’長得又高又壯,身高和體重直逼媽媽,很多遊客會把她誤認成‘圓圓’”。

“圓寶”這孩子打小就有出息

根據民間習俗,孩子滿周歲這天最重要的儀式是“選才”,或稱“抓周”。2021年6月28日,動物園為“圓寶”舉辦了線上慶生派對與“抓周”儀式。

為此,動物園特別準備5個竹筒,分別刻上“動物醫生”“營養調配師”“保育員”“企業CEO”4個職業,另一個未刻字的竹筒則象徵其他所有與保育相關的工作。園方當日稱,希望深受民眾喜愛的“圓寶”能帶動大家對動物保育的重視,為易危動物保育盡一份心力。

“圓寶”去年參加“抓周”儀式。台北市立動物園供圖

保育員進場架好“抓周”竹筒後,“圓寶”在棲架上遲遲不下來,最後被抱着移動到“抓周”位置。“圓寶”一把抓下“營養調配師”竹筒,因為震動較大,前一天網友們預測得票最高的“保育員”竹筒同時掉落。“圓寶”還將“動物醫生”竹筒一把扯下,追逐玩耍。

一歲時就做了三份職業規劃,“圓寶”這孩子打小就有出息!

當天儀式結束後,保育員拿出精心設計的雙層冰塊蛋糕。蛋糕上有用蘋果雕刻的“平安快樂”四個字和用葡萄鋪成的“stay home”字樣。園方表示,這些祝福也是希望眼下台灣疫情早日結束,大家生活恢復正常。

他們的“熊生經歷”可太豐富了

轉眼間,“圓寶”已經兩歲,她的父母“團團”“圓圓”也在台北定居了13年半。承載着“兩岸一家親”的情誼,可愛的“滾滾”們可謂是“熊生經歷”豐富多彩。

“圓寶”資料圖。台北市立動物園供圖

2005年5月,時任國台辦主任陳雲林在上海宣布,大陸同胞向台灣同胞贈送一對象徵和平團結友愛的大熊貓。

在四川卧龍中國大熊貓研究中心的“選秀”中,一隻2004年8月出生的雌性和一隻同年9月出生的雄性大熊貓“組合出道”。隨後便是給“兩小隻”征乳名的環節,最終確定了寓意“呼喚兩岸統一,期盼親人團圓”的“團團”“圓圓”。

雖然經歷了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地震,但是有驚無險,“團團”“圓圓”均被工作人員平安找回。

在兩岸人士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12月23日,贈台大熊貓終於啟程赴台。經過一個月的檢疫期,“團團”“圓圓”以最好的狀態於2009年1月24日正式在台北與民眾見面,在農曆新年颳了一股“可愛旋風”。

“圓寶”6月28日生日會直播截圖。劉玥晴 攝

大熊貓能在台灣快樂生活、開枝散葉,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事情。在兩岸同胞的“操心”下,“圓圓”分別於2013年和2020年誕下了兩個女兒(即“圓仔”和“圓寶”)。這個四口之家給台灣同胞帶來了“治癒”的歡樂,也聯結着兩岸同胞的情感。

再過幾天的7月6日,是“圓仔”的9歲生日。據悉,動物園將在7月2日提前替她慶生,生日會將以線下活動形式開展。不知她的“體重管理”是否有成效?我們一起期待吧!

來源:中國新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