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書的信使•青鳥 遇見大理大學校園裡的紅嘴藍鵲(長尾藍鵲)

如果在大理大學校園的“雙潭”附近看見一羽長60厘米左右、藍白相間的飛鳥,輕盈地在樹冠間滑行,伴有“喳喳”的叫聲,那一定是美麗的紅嘴藍鵲了。






紅嘴藍鵲是大型鴉類,體長50-65厘米,別名長尾山鵲、長尾藍鵲、赤尾山鴉長山鵲等,是鵲類中鳥體最大和尾巴最長、羽色最美的一種。紅嘴藍鵲的嘴、腳紅色,頭、頸、喉和胸黑色,頭頂至後頸有一塊白色至淡藍白色或紫灰色塊斑,其餘上體紫藍灰色或淡藍灰褐色;尾長,呈黑白色相間。








紅嘴藍鵲主要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地區,分別列入我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無危)。








山海經》記載:“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據考證,紅嘴藍鵲就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青鳥。傳說西王母有三隻青鳥,一隻被遣為信使,前來給漢武帝報信,另外兩隻隨西王母而來,並服侍在西王母身旁。李商隱詩云:“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紅嘴藍鵲(青鳥)早早地被譽為了傳書的信使。






儘管紅嘴藍鵲生性警覺,因為在校園中,似乎逐漸習慣了人群。

此刻,我眼前的紅嘴藍鵲一會兒在草叢中覓食,一會兒又飛上樹枝。它們動作優雅,姿態柔美,特別是長長的尾巴,在綠葉間,不僅非常醒目,而且顯得特別雍容華貴。甚至,看着我拍照,輕聲地打了一個招呼。





這十餘只的紅嘴藍鵲,就在“雙潭”與蒼山的邊緣,或隱藏於樹林,或跳躍於草間,成為我們美好的動物鄰居,也裝點了“山水中的大學”——大理大學美麗的校園。




(圖片拍攝於近日;源於藤青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