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規勸管理為主 治理圍捕為輔 規範養犬行為 提升城市文明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飼養寵物已成為部分市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一部分。但近年來,隨着飼養寵物家庭不斷增加,一些不文明養犬行為也給不少市民帶來困擾,特別是遺棄寵物的行為更是給整個社會造成了不良影響。近期我市相關部門開展了整治流浪犬的行動。以規勸管理為主、治理圍捕為輔的方式,確保城市環境衛生和市民人身安全。

治理圍捕為輔 規範違規養犬行為

對於流浪犬,大家在平時生活中應該看到過,雖然它們在一般情況下不會傷人,但是如果接觸的方式不對,就有可能出於自衛發生傷人事件。這也是很多市民害怕流浪犬的原因。近期,新城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聯合市公安局保安服務公司捕狗隊在賽馬場集貿市場附近展開了抓捕流浪狗的行動。

剛一來到市場內,執法人員就看到兩條小狗在市場內溜達,其中一條小狗正對着一位路過的行人狂吠不止,雖然是條小狗,但眼前的陣勢也讓行人不敢輕舉妄動。看見眼前的這一幕,執法隊員立即上前準備對這兩條流浪狗進行圍捕,就在圍捕的過程中,旁邊一家商戶過來勸阻,稱這兩條狗平時他們也都會投喂,希望執法隊員不要圍捕,今後他們會將狗圈養起來,確保兩條狗不會再放出來,隨後拿來牽引繩,將其拴了起來。

針對於沒有犬證、沒有拴牽引繩出門的犬類,一般都在捕狗隊整治的範圍之內,可是總有些市民不能理解,甚至在整治的時候出面阻止。在執法人員對一條白色小狗進行圍捕的時候,一名女子跑過來阻止,她表示這是她養的一條“伴侶犬”,今早才放出來的。針對這樣的說法,執法人員告誡,個人飼養的犬類需要辦理犬證,絕對不能放養不管,在聽了執法人員的話後,女子表示會儘快辦理犬證,今後出門也會為犬拴上牽引繩。

半個小時左右, 執法隊員和捕狗隊的工作人員發現了近10條流浪犬,不過,大部分流浪犬左躲右閃,成功的逃脫了圍捕,最後工作人員只抓到兩隻。新城區成吉思汗大街街道辦事處綜合執法局監察員寇俊峰表示,因為現在所在區域屬於城郊待拆區,這也給捕狗隊的整治工作帶來了一些難度。

市公安局保安服務公司捕狗隊工作人員李來喜表示:“流浪狗影響環境衛生,下一步,我們會繼續加強對市區內流浪狗的巡查和抓捕工作。在這裡也提醒市民,對這些流浪狗盡量躲避,不要去投餵食物,或者搭建供它們居住的地方,防止流浪犬更多地繁殖,造成安全隱患。”

規勸管理為主 首府流浪狗逐漸減少

近期,我市舉行依法文明養犬,共建和諧家園,創城進行時·紮實推進“文明養犬進社區”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市公安局城市管理支隊為社區群眾開設電子犬證現場免費申領,狗狗義診、發放宣傳資料、解讀《呼和浩特市養犬管理規定》、提供群眾實時諮詢等志願服務內容,普及養犬管理法規

內容,倡導市民增強文明養犬意識,踐行文明養犬行為,自覺遵守養犬法規。

前來為愛犬辦理登記證的居民們紛紛表示,此次文明養犬宣傳活動進社區,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有關部門為大家帶來的溫暖和關懷,在家門口享受到了暖人心的便民服務,讓養犬人士對養犬管理出台的新政策得到了進一步的了解。

由於棄養、疾病等多種原因,城市流浪狗成為了許多人關注的熱點話題。隨着我市不斷加大力度清理“狗患”,越來越多的流浪狗被送到的了呼和浩特市犬類留檢所,結束了流浪生涯。

“為了減少流浪狗的數量,消除安全隱患,我們每天都會進入到小區尋找流浪狗。同時也會根據市民提供的線索來進行圍捕。原來捕狗車輛只有一輛,每天巡查和捕捉的力度都很有限。現在專用車輛增加到了兩輛,巡查的力度也增加了,圍捕流浪狗的數量也不斷增加。經過長時間的治理,街道上、小區里的流浪狗明顯少了,大家也更放心了。被抓捕的流浪狗都送到了市公安局下屬的犬類留檢所,該所有專人對流浪狗進行大小犬種分配,分別放入不同場內進行圈內管理飼養,小狗也不用再流浪了。”呼和浩特捕犬隊隊長馮軍向記者介紹。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隨着我市市民養狗素質的提高,越來越多市民主動為自己的寵物狗辦理狗證,外出遛狗時系牽引繩,首府的流浪狗也在逐漸減少。

養犬看似是“小家之事”,實則是關乎公共利益、城市文明的“大家共事”。為了進一步維護社會環境和公共秩序,營造文明養犬氛圍,呼和浩特晚報也在此呼籲市民要文明養犬、規範養犬,共同為呼和浩特創建文明城市增光添彩。

(文/圖 呼和浩特晚報記者 馬妍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