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塊錢一隻的大蝦,年輕人捨不得吃,自家的寵物卻吃上了。
在社交平台上,“富養”家庭出來的寵物是這樣的:糧食月消費要3000元,零食月均要10000元,項圈要愛馬仕的,發卡要gucci的.......
這些年輕人“辛辛苦苦上班一個月,工資‘哐哐哐’都花在了毛孩子身上,但是每花的一分錢都很值”。
富養寵物,是“愛常覺虧欠”還是“面子工程”?
《2023-2024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的飼主畫像,“80後”、“90後”是養寵主力軍,其中,90後在2020至2023年間連續佔比第一,並且在2023年達到46.6%,遙遙領先其他年齡群體。
年輕人一旦為寵物付出了愛,各種新需求就滾滾而來。
給小狗買二十多萬的信託基金,萬一自己出意外了,它也要有人照顧。
給小狗買信託基金 來源:小紅書
自己上班沒空,專門花幾千塊給小狗請保姆遛狗。
“再窮不能窮教育”,給寵物報個上萬元的行為訓練課,希望他們能從聽懂人類的口令。
又或者為牙齒不整齊的狗狗安排整牙,據一位獸醫透露,狗狗整牙的費用在1萬-3萬之間。
為狗狗整牙
以前鄉村養寵注重實用性,貓狗可以作為一種工具存在,養狗是為了看家護院,養貓是為了抓老鼠,餵養、洗護沒有講究。
現在的年輕人養寵更注重時尚、品質、享受,寵物的健康和形象似乎更重要。
他們願意為更好的服務買單,會選擇購買那些大品牌的產品如奢侈品時裝、進口食品、寵物玩具等,會到專門的寵物店去給寵物狗洗澡剪毛美容等,也會率先嘗試購買一些高科技的產品如智能投喂器。
天貓國際寵物2024年雙11高增速品牌類目戰報
數據顯示,2024年,天貓國際雙11寵物高增長品牌類目榜中top 3類目,分別為貓零食濕糧包/餐盒(增長700%+)、貓/狗美容護理工具(增長400%+)、貓狗美容護理用品(五官清潔)(增長390%+)。
京東超市寵物智能用品成交額同比增長105%,智能魚缸成交額同比增長159%。
京東超市寵物業務雙11戰報
人能享受的服務,寵物也都有。
根據艾瑞數智所發布的《2023年中國寵物健康消費白皮書》,寵物食品是最主要支出,其次是寵物健康醫療。
吃,是最基本的需求。
寵物主自己可以吃國潮包裝的拼好飯,但毛孩子絕不能隨便吃。
磷蝦、三文魚、魚油、乳鴿等這些普通人不常吃的食物,卻是寵物食品中較常見配料。
《小紅書2024行業洞察報告》顯示,"科學餵養"在小紅書獲得累計5370萬次瀏覽,"寵物熟自製"獲得5394萬次瀏覽。
合格的養寵人追求科學餵養,貓糧+罐頭+凍干+營養品,一個都不能少。
寵物的食品根據不同場景,可以細分為許多的類別,例如,生日蛋糕,磨牙棒和獎勵零食等,訓練的食品還可以分為膏狀、片狀、顆粒狀等不同形態。
毛孩子過生日,買一個寵物蛋糕要幾百塊,甚至比人類蛋糕還貴。
除了日常基本的飲食,一些自媒體或者商家的建議也會影響養寵人對寵物的行為選擇。
比如,相信“生骨肉餵養”可以提高免疫力、毛髮順亮、增肥發腮等的寵物主,每個月就願意多花幾百塊買生骨肉,包括常見的牛羊雞鴨魚、進口牛羊肉,還有少見的鱷魚肉、駱駝肉等等。
再來看看寵物健康醫療。
中國寵物健康行業賽道
寵物醫療包括保健品、寵物醫療和其他寵物健康服務。
從幼崽被購買回來成為家庭成員到長大變老,寵物的一生需要經歷大大小小的檢查和治療。
寵物定期體檢、驅蟲、打疫苗是養寵的必備步驟 。
如果一個不小心,得了腸胃炎、感了冒,動輒就幾千塊的治療費用。
除了這兩方面,寵物用品、寵物美容、寵物攝影等方面的消費也在快速增長。
購物平台上的寵物攝影單價在幾百到幾千不等。
一家自稱有十三年專業寵物攝影的寵物攝影公司,由首席攝影師“半天拍攝”的價格為2460元,“全天拍攝”為4980元,拍攝時還會有“寵物引導師”拿着玩具零食進行引導。
寵物寫真 來源:小紅書
一些新興的服務,寵物月子中心、寵物殯葬等也得到年輕寵物主的青睞。
比如,一家“寵物月子中心”的價格在500-1000元/天不等。根據寵物的品種,大小,以及生理狀態還可以定製月子餐,價格在200-1000元/天不等。
按這個標準,一般家庭還真養不起。
選擇富養寵物,歸根結底是年輕人的消費觀念在發生變化,更推崇“品質至上”。
心理因素、經濟能力、市場等方面都會影響消費觀念的形成。
首先是心理因素。
人們在為寵物消費時必然伴隨着情感消費。
寵物主在餵養寵物的過程必然會收穫很多的快樂,它們會陪在你身邊,和你玩耍,寵物和人之間的感情會越來越深厚。
“愛就是常覺虧欠”,一些寵物主出於這種喜愛,就會想給自己的寵物提供最好的照顧,想讓它們享受到專業的服務。
畢竟,狗狗有了主人,主人就是它的全世界。自己小時候得不到的東西,現在當了家長,就給它們都安排上。
富養寵物說是滿足寵物的所有需求,不如說是為了滿足養寵人自己的情感需求。
對於年輕一代來說,雖說每個月的寵物花銷不少,但這些錢就算不養寵物也存不下來,養了還能治癒精神不穩定的自己。
與此相反,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虛榮心作祟。
隨着養寵群體的大量增加,越來越多的養貓人士通過“以貓會友”、“以狗會友”的形式開展社交,還會定期舉辦“狗狗派對”、“寵物聚會”等活動。寵物就作為一種社交媒介,發揮着社會媒介效應。
對於愛面子的寵物主來說,很多寵物消費就夾雜着自我虛榮的滿足。
寵物社交
比如,有人覺得,大家聚在一起交流養寵心得的時候,可能會介紹自己用的養寵用品,如果說不上名號,可能會有礙於面子。
也有人表示,自己領導推薦好用的寵物用品,雖然覺得貴,但還是會買,因為怕下次聊天沒有共同話題。
這時候,寵物對於主人來說,具有社交屬性。
因此,富養寵物有時候是一種面子消費,可以讓主人在朋友圈更有“面子”,目的是進行社會關係的維護。
影響寵物主消費行為的因素中,經濟能力才是最關鍵的。
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寵物行業的發展離不開一個重要的經濟基礎,就是人均gdp的上升。
根據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的研究,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達到3000–8000美元後,寵物產業將會迎來快速發展。
2015 年,中國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2019年突破一萬美元。人均gdp和寵物市場規模明顯呈正向關係。
人均gdp與寵物市場規模變化
經濟條件變好了,願意為寵物提供的服務也就多了,比如購買進口糧食、大牌用品,定期帶寵物到專門的寵物店進行護理,去洗澡、剪毛、修甲等等。
多種原因,促成了富養寵物時代的到來。
相比部分行業不景氣,寵物行業仍在逆勢增長,被稱為“逆周期”行業。
根據數據顯示,2010-2023年期間,中國家庭養寵率從11%提升至32%。2023年中國寵物經濟產業規模已達到5928億元,同比增長20.1%。
中國寵物經濟產業規模及預測
具體到寵物醫療領域,中國寵物醫療市場規模逐年擴大,2017-2022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9.5%;2022年,市場規模達到467億元。
截至2024年,中國大陸寵物醫院數量已經超過3萬家,北上廣深城市寵物醫院數量合計超過3千家。
寵物行業的崛起,不僅是一種消費現象,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改變。
從市場滲透率來看,中國寵物家庭由2019年的13%攀升至2023年的 22%,而對標海外,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人寵共生”將成為未來中國社會的主流模式。
寵物經濟這條賽道的潛力到底有多大?
首先,我國人口基數大,因此寵物基數也大。
目前寵物消費還處於起步階段,因為寵物消費熱潮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這些地區是寵物文化興起的前沿陣地。
如果這種需求不斷向外緣擴張,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為寵物消費。
其次,社會老齡化趨勢加劇,銀髮經濟迅速發展。
不可忽視的是,銀髮養寵族“有錢有閑”,消費能力強,付費也意願高。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起亞洲為數不多的寵物大國——日本。
中國目前的人口結構與日本1990年代之後較為相似,步入結婚率與出生率下降、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齡化階段。
日本社會將寵物視為家庭一員的“寵物擬人化”趨勢突出,根據suncelmo株式會社的《寵物家庭化意識調查》,72.9%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認為寵物與家人(人類)“完全相同”或“幾乎相同”。
養寵物的日本老人
寵物主人愈發關注寵物健康,願意為高附加值產品買單。
對於老年人來說,養寵物可以幫助他們減輕孤獨感、降低痴呆風險,甚至有延長壽命的可能。
天貓超市2021年7月數據顯示,中國三四線城市寵物消費增速已超過一二線城市。其中,三四線城市老年人寵物消費增速同比達到450%,是城市銀髮消費增長最快的板塊。
2023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已經達到21676萬人,預計2033年突破3億,2050年達到4.08億。
更重要的是,80後、90後年輕養寵人佔比繼續攀升,他們老了之後,這種習慣還會延續下去,並影響其子女的養寵習慣。
中國未來的情感陪伴需求增長有望推動寵物數量上行,同時帶動寵物行業市場規模起飛。
除此之外,單身經濟也為寵物行業注入新動力。
隨着結婚率的降低和孤獨經濟的興起,寵物成為許多單身人士精神寄託和情感生活的重要部分。
對標生育率世界倒數第一的韓國,中國的寵物滲透率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截至2023年,韓國有602萬戶家庭在飼養寵物,養寵家庭數量超過全體家庭的四分之一,相較2012年的364萬戶,增長了65%。今年韓國的寵物推車銷量首次超過嬰兒車的銷量。
韓國2023年和2012年養寵家庭數量對比
目前,中國的單身人口已經超過2億,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58.4%單身人群有養寵物,而非單身群體養寵物的比例為26.3%。
到2030年,中國的寵物數量將超過7000萬隻,而4歲以下嬰幼兒數量將減少到4000萬以下,寵物數量接近嬰幼兒數量的兩倍,寵物滲透率將大大提升。
當結婚生育不再是必選項,老齡化不斷加劇,“育兒式養寵”是中國家庭未來的必然選擇。
和西方發達國家一樣,中國的“寵物擬人化”趨勢愈發凸顯。
千億級的市場,更是吸引資本湧入。
除了吃喝之外,一些非剛需甚至是虛假的需求,也被商家“創造”出來。
商家通過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自家的產品,“教育”哪種產品適合哪種類型的寵物主。
比如寵物時裝,按照功能分類,羽絨服、雨衣、衛衣、球服到衝鋒衣應有盡有。
日本寵物戶外品牌alphaicon,一千多塊一件的限定版雨衣開售後秒搶光。
一件滑雪保暖衝鋒衣被代購最高賣到3140元人民幣,堪稱狗狗界的“始祖鳥”。
來源:alphaicon官網
不少人為寵物穿上這些服裝單純為了追求時尚感。
事實上,有些服裝的設計並未從寵物的生物本能出發,因為寵物的毛髮本來就具有抵禦寒冷的功能,保暖可能對這些寵物是一種虛假需求。
富養寵物也要講究實用,“一句都是為你好”就無視寵物本身的需求,也許就偏離了愛護寵物的初心。
寵物主要注意消費陷阱,不要被各種宣傳、各種理念裹挾,更不要為了滿足虛榮心進行盲目消費。
理性養寵,千萬別花冤枉錢!
● 參考資料
1.李鈞鵬、楊太文,《擬人化消費邏輯的再生產 :對青年養寵行為的反思》,《當代青年研究》
2.石娟、衛小將,《空巢青年養寵物行為的社會建構邏輯》,《中國青年研究》
3.《寵物,真正意義上成為中國家庭的一分子 | 近未來》,青年志pro
4.《寵物經濟崛起,消費升級驅動增長》,大消費策論
5.《寵物消費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以寵物狗飼養為例》,鄭倩
6《2024年寵物行業專題分析:以日本“失去的三十年”為鑒,看中國寵物食品行業增長潛能》,德邦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