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生活的許多蛇類,在前些年,野外基本上隨處可見,由於現在各方面的因素,野外的蛇逐漸越來越少,在近些年,環境的保護有了很大的改善,各種野生動物數量在逐步增加。
蛇在自然環境的選擇下,優勝劣汰,在各方面都得到了進化,毒蛇的毒液變得越來越毒,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白眉蝮蛇,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進化,那麼,為什麼說它能夠殺人,也能夠救人?
點贊,支持一下,我們接着聊
白眉蝮蛇的身體顏色整體是一種冷色,也是它的保護色
白眉蝮蛇 ,就是毒蛇類中的一種,體型不大,雄性全身長在50厘米左右,雌性全身長在40厘米左右,在它的背部是一種淺褐色到紅褐色,有兩行深棕色圓斑,在左右交錯或並列,圓斑中央比其他的地方顏色淺,整體上看上去就比較冷
有的還有一條紅棕色脊線;眼鏡的後面有一呈色眉紋,在它的上緣有黃白顏色,相互交錯在一起;尾巴的後半部分是黃白色,但是尾巴最尖端,通常為黑色。這也是在自然進化中,形成的警戒色
白眉蝮蛇的種類
白眉蝮蛇,春秋兩季在堆草叢冬眠場所附近活動,夏季秋初的時候,活動的地方多在於稻田、耕地、溝渠、路邊、村舍、園林,雖然是一種毒蛇,但是一般不主動攻擊人,但是因為它的一口毒液,足以使一個成年人死亡,白眉蝮蛇是劇毒蛇,是我們中國十大毒蛇之一,白眉蝮蛇目前已知的有三種
第一種就是生長於長白山的白眉蝮,是一種可以和竹葉青爭排名的劇毒蛇,屬於蝰科 。成年的長白山白眉蝮一次可以分泌毒液200毫克左右,咬傷一個人沒有血清的情況下,一個小時可能會致人死亡
第二種是日本的白眉蝮蛇,日本白眉蝮的毒液主要成分,是一種突觸前神經的毒素,在日本,白眉蝮平均每年都會咬傷2000人左右,會有十人左右死亡
第三種我國西南白眉蝮,生長在我國廣西、廣東、福建、雲南和江西的白眉蝮是一種巧克力色的小蛇,雖然也被稱為白眉蝮,但其實是白眉游蛇,是一種無毒蛇 。
白眉蝮蛇咬傷後出現的一些癥狀以及該如何緊急處理
- 被咬傷後的傷口會有刺痛的感覺,全身會出現畏寒發熱等癥狀,出現頭昏、復視,胸悶、呼吸急促,
- 腫脹明顯,流血較多,起水泡和血泡,
- 嚴重的會出現心、腎功能衰竭的危險
如果不幸被咬傷,該如何緊急處理呢
被蝮蛇咬傷後,首先要做的立即尋找身邊鋒利的器物,然後對着蝮蛇咬傷的地方扎幾個小孔,接着用手反覆擠壓,排除血液和沒有吸收的蛇毒。
排血不暢,還需要再次地擴大傷口大小。隨後用拔火罐的方法吸取深處毒液,可以用乾淨的塑料薄膜覆蓋在傷口上,然後用嘴巴吸,直到無法吸出
。
在排毒之前,需要找一根繩子之類的東西,在傷口上方10厘米左右的地方綁紮,阻止血液循環,減少毒液的吸收。再到最近的醫院尋找抗蝮蛇毒血清進行注射
在中國有很多省份和國外都有它的身影,而它的蛇毒也提煉出能夠治療人體疾病的藥物
白眉蝮蛇,是一種常見的毒蛇,在長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區,北京、 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等等好多省份都有分布,國外朝鮮半島也有分布。
隨着科學家的深入研究,他的蛇毒,為人類醫學和疾病提供了很大的醫學價值
第一,從它的蛇毒中提煉出的白眉蛇毒血凝酶,小劑量使用時具有促凝作用,大劑量使用時具有抗凝作用
第二: 提純後的精毒製成的生化製劑—蝮蛇抗栓酶,是腦血栓的剋星,其換代產品—降纖酶,在治療心、腦血管、高血脂、脈管炎等疾病方面有獨特療效
雖然白眉蝮蛇是劇毒蛇,但是也為人類的健康,做出了很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