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哀親了,柯南越來越爛了?事實證明,日漫也走上了“不歸路”

文|令狐伯光

2023年隨着去年年底的放開,上半年中國電影市場就迎來了爆發。真正各種意義的爆發,大量積壓國產電影上映的爆發,口碑和票房的爆發,還有“疫情”三年很少引進外國電影,今年也爆發了。

好萊塢大片只要不是尺度大的,能引進的,還有能同步的都上映了。而且還有一個讓中國觀眾沒有想到的就是,那就是連日本動漫都在大規模引進。2023年已經在中國市場上映的日本動漫已經有新海誠的《鈴芽之旅》,再到《犬王》,還有重映的《名偵探柯南:貝克街的亡靈》。

馬上要上映的《灌籃高手》,重映的宮崎駿天空之城》,再到《哆啦A夢:大雄與天空烏托邦》等。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下半年定檔的日本動畫電影數量應該也不少,像現在網上因為“柯哀親了”粉絲鬧翻天的柯南,最新劇場版《名偵探柯南黑鐵的魚影》,沒有意外的話國內也會引進。

總而言之,2023年國內市場日漫全面開花,我們觀察的話也會發現一件事。那就是在國內上映的日本動漫基本上是三種,一種是原創型的新動畫像《鈴芽之旅》《犬王》,第二種是重映的《天空之城》《名偵探柯南:貝克街的亡靈》

最後就是知名日本動漫ip劇場版,什麼柯南,灌籃高手,哆啦A夢之類的。

僅僅半年,近10部日漫中國上映?是復興還是衰落

今年國內上映的日本動漫,除了新海誠和《犬王》,其它作品嚴格說來就是炒情懷冷飯。這倒也不是不可以,畢竟哪怕炒冷飯你也得有人吃才行,這反而證明了日本動漫積累的強大,炒情懷就有人買單。

不過,它本質上是日本動漫衰落的象徵,我記得《銀魂》專門有一集講這事兒,就是漫畫IP火了之後,動畫才開始做。但動畫做得快,當趕上漫畫進度的時候就開始水。所以動畫節奏拖沓的多,會加入很多原創劇情和回憶殺。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到了遊戲,近幾年國外呈現出的趨勢就是炒冷飯的多吧?《生化危機》了解一下?我對重置本身沒有什麼意見,但重置不好的話就是收割一波情懷的商業行為,說白了就是為了更容易賺錢。

現在的香港電影全是警匪大片,好萊塢大片全是知名IP續集、前傳、外傳、重啟、衍生也是一個意思。

因為現實經濟發展,還有輿論環境等等原因,導致文化產業在創新上面開始乏力,資本始終都是逐利的。

這個炒知名情懷作品更容易賺錢,於是他們就會反覆生產這類產品。國內就是翻拍網絡小說,各種影視劇翻拍小說Ip是行業標準了,所以說是一個意思。

現在日本動漫創作已經到了瓶頸,無法再重現過去那些動漫作品天馬行空的創作那麼吸引人了,而且發覺這業界也喜歡搞跟風類創作,當年《涼宮春日的抑鬱》火了,就帶動一系列輕小說改編動畫的風潮。

《輕音少女》火了,業界掀起了搞“廢萌”題材的動畫熱潮。

《刀劍神域》火了,日本動漫就流行搞那種穿越世界題材的動漫,而且作品質量也是參差不齊的,年輕一點的觀眾估計還有那個熱情追下去,像我這種看了這麼多年的動漫迷來說,這類題材作品也就看個兩三集就無力追下去了。

也難怪日本上映的《鬼滅之刃》劇場版居然屢屢打破日本票房記錄,平心而論鬼滅這題材作品跟以前同類題材作品相比其實挺平庸的,估計也是日本觀眾也厭倦了那種跟風向的題材太泛濫,反而鬼滅這種熱血題材又重新吸引到一批動漫觀眾。

重映,劇場版和新海誠?全世界爆紅的日漫,並不樂觀

現在日漫在世界上還是很有分量的,但是作為大本營的日本本土復刻和重置越來越多,一般就說明行業正式進入秋天,離冬天不遠了,就像什麼卡普空暴雪什麼時尚圈。他們倒不了,但已經沒多少能力推陳出新了,只能告訴你復古既時尚。

重置動畫一般畫風精緻,人物形象卻沒有特點了。比如《銀英傳》,新版全體帥的各有千秋,形象上反而不突出人物性格,結果就是除了利好腐女,其他換誰都記不住。不過《美少女戰士》倒是更還原了,但是少女成那樣看了兩集實在遭不住,漫畫感覺還不至於這麼膩。

日本動畫產業監督水平是整體下降的,比較深的劇本如今只有少數幾個監督還能做的像樣,這是商業化的求仁得仁。只是希望他們別霍霍好作品了,改編有一個算一個,幾乎定項必砸了。

幾乎每年一部劇場版的《柯南》,製作上的同質化非常嚴重,到處都透着商業量化的意味,很多原本特殊的情節都被做的感覺上差不多,打鬥也越來越偷工減料。文戲上對深度劇情的把握幾乎全部都是災難。

人物理解標籤化,戰鬥場面POSE化,情節轉場舞台劇化——

青山早就把劇情和角色搞崩了,我小時候看過柯南到成年,我和很多8090後不同。雖然從小看了不少日漫,但沒有一部養成深度情懷。

像《柯南》什麼新蘭,柯哀都嗑兩口,甚至一直更偏向於推理破案。可是現在柯南動畫的劇情就和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當年追過後來早就脫粉了。

像小蘭的人設一開始挺討喜,可是在這種又臭又長的劇情里早就淪為了男主掛件,脫離了男主壓根參與不了劇情。當然男主人設也沒多好,最早男主聰明堅定勇敢,可是現在男主就和一個破案機器一樣,,說難聽點就是無聊。

說實話,就“柯哀親了”這件事,我也不喜歡柯哀把窗戶紙挑破了,柯哀的一大好嗑點就在於“我喜歡你,但這是我的事情與你無關”這種感覺,挑破就沒意思了。

所以,我相信大多數像我這樣不在意的觀眾早就棄了,能追到現在的就是鐵粉了。

他們破防不是光親了這件事,必定是日積月累的情緒因為這個導火索引爆了。現在的TV動畫除了主推的cp不是他們中意的之外,一切都挑不出太大的毛病,原來一直覺得是多數派的自己回過神來好像被疏遠。

所以,很多粉絲有種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感覺,能堅持到現在的鐵粉就認定官配,有一種長期陪伴自己伴侶的感覺了,你現在非得整這套就是撕毀鐵粉的堅持,能夠理解。

一年一劇場,重製又重製?日漫衰落了,但國漫還需加油

這一次柯南“柯哀親了”引起軒然大波,我是覺得這個Ip快玩不下去了。因為不搞這樣的噱頭真的快沒有人看了。我猜測要是能夠大賣,他們連更沒底線的事情都做得出來。如果柯南正版真的不行了,其實還有一個辦法,全面重製,又是一波情懷殺。

最後,每當我們談到日漫衰落的時候,絕對會有人說它再怎麼樣我也喜歡看,日漫再衰落你國漫如何如何。你看當然是你的自由,國漫落後也是是事實。

這個柯南動畫是1996年首播的,算起來都有27年了,30年差不多陪伴了兩代人,自然形成了深厚的情懷,還有這個ip文化效應。同期中國動畫能形成如此情懷的還是“上美廠”的作品,但是商業效應又沒有那麼強。

後來中國商業動畫開了個好頭,還有這個潛力的是《秦時明月》,我們都知道它崩了。

中國真正商業動畫崛起是2011年後網絡時代,但早期原創動畫能形成效應的只有《不良人》吧,後來現象級播放量是《斗羅》吧,數據在看傳統2d日漫長大的部分觀眾眼中,已經是酸檸檬等級的了。

當然,不管你喜不喜歡國漫就在那裡,我猜《斗羅》等作品的成功也導致3d動畫在這兩年里暴增吧,質量方面有沒有保證就不好說了。

最後還是希望3d動畫的成功,:不要擠壓2d動畫的積極性,畢竟百花齊放才是最好的情況。如果國產3d動畫里能摸索出一條盈利產業鏈促進國產動畫發展,最後也會反哺2d動畫,最終才有可能建立像《柯南》那樣的長達數十年的成功動畫ip。

至於柯南和現在反覆炒情懷的日漫一樣,放充的觀眾仍然沒有興趣,會看的鐵粉始終始終會看。就像“柯哀親了”一樣,不在意的觀眾早就棄了,在意的觀眾是鐵粉。

前者看個樂子,後者難受非常,又一部童年記憶日漫感情開始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