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聽說過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十餘年前所倡議的“安倍經濟學”,那麼,你有了解過美國現任總統拜登,如今正試圖打造的“拜登經濟學”(Bidenomics)嗎?
全球最大搜索引擎谷歌的搜索趨勢顯示,隨着美國總統拜登上周在芝加哥的演講,開始竭力宣揚“拜登經濟學”的經濟願景,這一“合成詞”的網絡搜索量開始飆升。
長期以來,美國總統拜登一直在努力想要通過一個更簡潔的詞彙,來更為清晰地總結他龐大的經濟願景:
選民們很難完全消化拜登上台後推出的一系列經濟政策,這些政策包括加大對道路和橋樑建設的支出、對大公司增稅、增加稅收抵免來減輕低收入家庭負擔、對可再生能源支出提供稅收減免、大量撥款鼓勵在美建設芯片廠、設定胰島素價格上限,以及所鼓吹的“重建得更好”(build Back Better)願景等等……
而在上周,拜登似乎終於鐵了心,為自身任內的一系列政策貼上了一個更容易辨識的標籤:“拜登經濟學”,並希望在2024年選舉之前,將這個詞植根於美國選民們的腦海中。
然而,究竟什麼是“拜登經濟學”?美國國內的選民們究竟是如何看待“拜登經濟學”的?這個詞在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口中的定義,又是否其實有着“不同的指代”呢?
只能說,眼下這個口號的問世和被引用,可能將成為拜登謀求2024年連任道路上祭出的一招“險棋”。“拜登經濟學”在美國輿論場和民間引發熱議的同時,對拜登而言或許也將是一把“雙刃劍”……
白宮眼中的“拜登經濟學”
拜登在上周的演講中曾表示,他秉持的經濟哲學與共和黨所支持的廣泛減稅以刺激經濟增長的方法恰恰相反。
拜登認為,政府應該以更有針對性的方式運用稅法,並制定其他支出項目,以促進對新技術的投資,創造就業機會,促進向上流動。他希望做更多的工作來為工人提供更好的教育,鼓勵美國經濟內部的競爭,以期降低物價。
因而,在上周的演講中,拜登首先就否定了共和黨人長期推崇的“涓滴經濟學”,也就是美國前總統里根在上世紀80年代所倡導的經濟政策。
“涓滴經濟學”理念倡導政府對企業和富人減稅,以此來鼓勵投資,促進經濟發展,在經濟發展成果不斷增大的同時,逐步擴大受益人群,惠及包括普通民眾在內的所有人,就像涓流一樣慢慢滴落、滲透,故得此名。
對此,拜登認為,“涓滴經濟學”只會讓富人更富、幫助大企業逃避了數千億美元的稅款、並讓企業將更多崗位轉移到海外。他還特別提到了上任總統特朗普所實施的2萬億美元減稅措施,譴責正是這一政策導致美國赤字飆升、基建落後、不平等現象日益猖獗。
與當初“安倍經濟學”提出的更為容易令世人理解的“三支箭”口號一樣,拜登也將自身推行的經濟議程總結為了三個部分:鼓勵在美國進行明智的投資;加強教育、讓美國工人擁有更多能量從而擴大中產階級;通過鼓勵競爭來降低成本、幫助小企業發展。
事實上,在近來為明年大選的一系列預熱造勢活動中,拜登便始終不忘向外界灌輸“拜登經濟學”在其任內已經取得的優異成績單。拜登自吹自擂地表示,自從疫情以來,美國的經濟增長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最高的。其任內短短兩年多時間裡增加的就業崗位,就已經比任何一位總統在四年任期內增加的還要多……
拜登政府內部一些掌管經濟政策的要員,也不遺餘力地在近期為“拜登經濟學”站台。今年2月從美聯儲副主席轉任白宮經濟委員會主任的布雷納德,就在上周的演講中表態支持政策,稱讚政府在基礎設施、數字貨幣、半導體生產和綠色能源轉型方面的投資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這些政策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內影響美國經濟。
共和黨眼中的“拜登經濟學”
然而,儘管在拜登和白宮團隊口中所鼓吹的“拜登經濟學”,取得了無比光輝的成就,但頗有意思的是,共和黨人眼下或許一點也不擔心“拜登經濟學”一詞的火遍全美,因為他們只要做到一件事就能算“成功”,把“拜登經濟學”塑造成一個“貶義詞”……
其實,拜登和其執政團隊自身也心知肚明,“拜登經濟學”本身並不是他們的“原創”。白宮之前就曾承認,這個組合詞最初來自媒體的報道——《紐約時報》、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彭博社、《經濟學人》,甚至美聯社在拜登宣誓就職之前的報道中都使用過它。
而在白宮上周開始使用“拜登經濟學”的說法之前,共和黨人其實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頻繁地和這個詞“擦出了火花”——甚至於,“拜登經濟學”曾一度是美國保守派人士為批評拜登治下的美國高通脹而使用的諷刺語。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競選委員會此前曾專門發表聲明,指責“拜登經濟學”意味着高徵稅、壓倒一切的通脹、能源價格飆升、以及對其他國家的完全經濟投降。
而在2021年,當時還未出任眾議院議長的加州共和黨人麥卡錫(Kevin McCarthy)也曾表示,“拜登經濟學非但沒有啟動水泵,反而倒空了水箱。從通脹到天然氣管道,今天的美國經濟看起來更像1979年,而不是2019年。”
麥卡錫所指的1979年是時任美國總統卡特執政下的高油價時代,而緊接着在次年(1980年),卡特就在大選中被共和黨人里根擊敗。
對於共和黨人而言,雖然拜登鼓吹的“拜登經濟學”成果看似有不少,但他們或許只需將之高通脹掛上等號,就能“一力降十會”——當前的美國民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佐證這一點!
根據對不少美國民調受訪者的後續採訪,他們對汽油和雜貨店裡商品物價的了解,遠遠超過了對拜登即將政策細節的認知。當在多次調查過程中被問及時,雖然一些人可能直到拜登簽署成為法律的兩黨基礎設施一攬子計劃,但真正了解隨後的《降低通脹法案》以及《芯片和科學法案》的美國民眾卻並不多——儘管美國政府已多次鼓吹相關立法成果,新聞媒體也進行了不少報道。
這其實不難理解,這些法案很大程度上是影響未來長期的行業發展的,而對美國選民們的生活影響很小而且是漸進的,相比之下,通脹和失業對普通民眾的影響無疑要更為重大且直接。
雖然經濟學家對拜登政府奉行的刺激措施在多大程度上助長了經濟過熱莫衷一是,但他們大多也都認為刺激措施脫不了干係。因此,選民們更不會想放過拜登,特別是在共和黨人、甚至是一些民主黨人不斷提醒他們注意這種關聯的時候。
據上周公布的一項最新民調顯示,只有34%選民認可拜登在經濟上的工作,甚至要低於拜登的總體支持率(41%)。在民主黨選民中,雖然有72%認可拜登的總體工作表現,但認可其經濟工作的也只有60%。
這一切或許將預示着,未來“拜登經濟學”一詞在美國民眾心目中,究竟是一個“褒義詞”還是“貶義詞”,將直接決定着拜登在明年美國大選時的成敗!
本文源自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