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將打成什麼樣子,人們紛紛予以猜測預判,有人預測美西方集團及其烏克蘭代理人將贏得一場二戰式的勝利,但也有人認為可能出現當年朝鮮戰爭的結局,各種說法不一而足。筆者以為,在此之外還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這場戰爭可能打成當年的兩伊戰爭,成為放了大樣和現代化一些的兩伊戰爭翻版。
之所以提出這樣的預測,原因在於俄烏戰爭已顯現同當年兩伊戰爭諸多相近相似的特點與特徵。
一、兩者都是相似文化背景國家之間的戰爭
伊朗與伊拉克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兩國都是伊斯蘭國家,互相之間既有教派矛盾,更有同教之誼,彼此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強大的現實紐帶。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他們之間的戰爭就是同類相殘。
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也是這樣,這兩個最大的斯拉夫人國家在過去幾百年的歷史長河中都屬於一個國家,烏克蘭人同俄羅斯人在民族屬性上並沒有什麼大的差別,彼此之間不僅僅是表兄弟的關係,幾乎就是親兄弟的關係,只不過因為前蘇聯解體才分家而已。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他們之間的戰爭就是同室操戈。
從“同類相殘、同室操戈”的視角看,俄烏戰爭同兩伊戰爭很類同,具有很大的相似度。
二、都是一方受到孤立一方受到熱捧
兩伊戰爭中的伊拉克受到美西方世界及伊斯蘭國家的鼎力支持,支持力度是如此之大,以至於當時人們普遍認為伊拉克發了大財,執政的薩達姆因此賺的盆滿缽滿。當此之時,薩達姆其人在“國際社會”受寵愛、被珍視的程度,一點兒都不比現在的澤連斯基差,來自美西方和中東君主國家的財力、物力以及現代化武器裝備源源不斷地輸送到薩達姆手中,其情形同現在對澤連斯基的支持如出一轍。
與此相對應,則是兩伊戰爭期間伊朗處於空前孤立的狀態。伊斯蘭革命後的伊朗成了美西方的眼中釘、肉中刺,必欲置之死地而後快,他們對伊朗施加空前嚴厲的制裁與封鎖,在全球範圍內對伊朗進行全方位的圍剿打擊,目的就是通過這等不見硝煙的間接戰爭將其扼殺,其情形同現在對俄羅斯普京的辦法也如出一轍。
縱觀當年的伊拉克與伊朗,對比現在的烏克蘭與俄羅斯,交戰雙方各自的國際戰略環境何其相似乃爾。
三、都打成了 “馬拉松”式的消耗戰
當年兩伊戰爭開始之際,誰也沒有料到這場戰爭要打上八年之久。當時,在戰爭打過一年多以後,雙方就都有點打不動了,但伊拉克在美西方源源不斷輸血打氣之下,依然強力支撐,偶爾還能發動一些軍事上反擊反攻,伊朗則煥發全民族的力量保家衛國,在戰爭中後期轉守為攻,幾次都把伊拉克打得接近崩潰的邊緣,但畢竟國力有限,發展連續戰略進攻的能力嚴重不足,以至於每次給伊拉克重創之後,都不能不讓和不得不讓薩達姆得到喘息修養、療傷復原的機會。於是,戰爭就這樣你來我往曠日持久地打了下去,打成了一場“馬拉松”式的消耗戰。
俄烏戰爭攻防雙方也有類似的跡象,烏克蘭和俄羅斯都陷入了長期消耗戰的泥潭當中。烏克蘭之所以耗得起,原因在於有美西方的輸血。俄羅斯也耗得起,原因也基於自身強大的民族力量與生產潛力。雙方各有優長,轉化到戰場上,就是旗鼓相當的長期僵持,這樣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了。
從這樣的對比出發,預判俄烏戰爭的走向與態勢,那麼這場戰爭也很可能要像當年兩伊戰爭那樣打上超常的時光,最後以沒有勝敗而宣告結束。當然,戰爭的雙方都將像當年伊朗與伊拉克那樣,各自宣告自己贏得了輝煌的勝利,但實際卻損失慘重、苦不堪言。
現在,有一些中國“公知”鼓噪說,戰後烏克蘭將成為有顯著影響的戰略大國,歐洲秩序乃至全球秩序將為之改寫。竊以為,這完全是無稽之談。事實上,烏克蘭不僅僅因為戰爭而大傷元氣,更還要在戰後支付美西方援助的所有款項財物,並且原數償還都還不行,要在如數“還本”的基礎上進一步“付息”,要付出高額的政治、軍事與經濟利息。因此,兩伊戰爭之後伊拉克的命運很可能就是未來戰後烏克蘭命運的寫照,甚至未來的烏克蘭可能比今天的伊拉克還要更慘。而對俄羅斯來說,伊朗則應該成為可資借鑒學習的榜樣。
註:本文作者為“秦安戰略智庫”核心成員張志坤,為本平台原創作品,祝願大家攜起手來、戰勝疫情、遏制霸權,一起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