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讓行人新規急喊卡,民進黨當局挨轟:救選情病急亂投醫

為洗刷台灣地區“行人地獄”惡名,民進黨當局交通主管部門先前宣布,6月30日起,汽車不禮讓行人將重罰6000元(新台幣,下同)。民進黨當局內務主管部門“警政署”配合檢討修改取締原則,擬只要有行人在行穿線上、或準備進入行穿線,汽車就需停等,但交通主管部門負責人王國材決定暫緩實施。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今天(23)日在臉書炮轟,以為訂定一個最禮遇行人的“法規”,就可以讓“行人地獄”變成“行人天堂”,該政策會被民眾批評並不為過。台媒也指出,政策朝令夕改除了暴露陳建仁“內閣”橫向聯繫有問題,更凸顯民進黨當局病急亂投醫,拿不出解決方法。

賴士葆直言,最新版6月30日即將上路的禮讓行人“法規”就是不折不扣的“父子騎驢”版本。民進黨當局長期沒有從更宏觀的都市計劃、道路空間及交通管理整體規劃,行人在馬路頻傳意外,甚至上了海外媒體。為了洗刷“行人地獄”的負面標籤,於是卯起來訂一個最友善的禮讓行人“法規”。

賴士葆說,最具爭議的條文是行人尚未進入斑馬線,只要站立於路邊,距斑馬線邊緣1米,欲穿越馬路,駕駛人就要禮讓行人先行。他表示,相較於車輛,行人是弱勢的,這種以人為本的立法意旨是良善的。但是卻沒有考慮實際面,行人和駕駛人共同使用馬路的均等權利,過度的禮讓可能導致的結果是交通大亂,賠上社會成本。

賴士葆認為,距馬路邊緣1米的行人或許要過馬路,或許站在路邊等候,並不急於要過馬路,卻可能導致後面好幾部車子都在等待路人過馬路,甚至路人都不知情。因為他並沒有要過馬路,只因站在斑馬路邊緣1米,卻讓對面一整排的車子停滯。這是制定“法令”的偏頗所導致的惡果,讓“行人地獄”衍生成為“交通地獄”,因為駕駛人動輒得咎。

賴士葆透露,最近他的服務處接到這樣的民眾抱怨不計其數,民進黨當局交通主管部門眼見民意炸鍋了,王國材急喊卡,否則肯定會把台灣交通帶入黑暗面。他提到,過去民進黨當局前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大到政策、人事一把抓,小到醫院多少停車格,甚至學校種什麼樹都要管。現在的陳建仁比較像是隱形人,各“部會”自行發揮。這次的烏龍,交通主管部門沒有專業擔當,推給執行的“警政署”,有關民眾行的安全,像兒戲一般。

台灣“中時新聞網”發表文章指出,洗刷“行人地獄”惡名,改善交通建設無法立竿見影,重懲重罰可讓外界立刻看到民進黨當局的決心,還可大幅增加稅收。所以立法機構“修法”加重違規罰鍰,“警政署”也配合“大執法”,準備把開車族“通殺”。

台媒認為,照理說,新的取締標準“警政署”已宣布6月30日上路,王國材應該早就知道,也能判斷這做法會造成交通堵塞的嚴重“副作用”,為何沒提早和內務主管部門溝通,現在突然急轉彎,當然會讓民眾懷疑民進黨當局的決心。交通是百年大計,忌諱短視近利,但民進黨“執政”遇事就推給“法律”有漏洞,民調低就想“撒幣”救選情,病急亂投醫,問題愈補愈大洞。海峽導報林靜嫻 整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