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反攻慘敗?烏克蘭防長急忙解釋:真正進攻還在後面

文/肥佬茄子

雖然烏軍最近這兩周的反攻頗為不順,但烏防長的嘴巴仍然比死鴨子還硬。

今日俄羅斯6月29日報道,在接受英媒採訪時,烏防長雷茲尼科夫再次堅決否認了近期“烏軍前線反攻慘敗”的傳言,並試圖安撫西方盟友,烏軍近期攻佔的那幾個小村莊並非真正的反攻,而是反攻行動的“預演”。

(雷茲尼科夫)

他在話語中不停暗示烏軍真正的反攻要比這個“兇猛得多”,還表示“當它(反攻行動)真正發生的時候,你們都會看到……所有人都會看得到”。

同時,對於烏軍前段時間在前線被俄軍打得“丟盔棄甲”、接連損失多台豹2坦克、布雷德利戰車的事情,雷茲尼科夫雖然默認了這件事的存在,但他仍堅稱,裝備了北約軍援的大部分部隊仍在待命,被摧毀的僅僅是“一小部分”,只有到未來反攻時,這些部隊才會出動。

(此前烏軍在反攻中損失不小)

乍一看,他這很明顯是在給烏軍前兩周的失敗找借口——烏軍不僅未能突破全面突破俄軍的防線,反而自己在反攻中損兵折將,讓俄軍白撿了不少豹2坦克之類的西方軍援;就連烏軍這段時間聲勢最浩大的一場進攻,也僅僅推進了4英里,戰損比可以說是尤其難看。

但他這話真的只是為了“死要面子”嗎?那也不一定。

(烏軍的反攻未能取得成效)

茄子的猜測是,他這話確實是在“要面子”,但這話不是說給各國民眾聽的,而是說給北約聽的。

日前,雷茲尼科夫再次談及烏克蘭加入北約陣營的前景,,並表示“這件事沒有談判的餘地”。他對兩周後即將在維爾紐斯舉行的北約聯盟領導人第33次會議寄予厚望,呼籲各國批准烏克蘭加入北約、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

如果烏軍被坐實“反攻失利”,那麼以德國為首的、本就不希望烏克蘭“入群”的這一票北約國家肯定會藉機拒絕烏方提案。因此,雷茲尼科夫這番話,顯然是在說給北約聽,讓這些北約國家能夠繼續對烏克蘭充滿信心、烏當局也才有更多籌碼和這些國家談軍援甚至談加入北約的事宜。

(烏軍裝甲車在進攻中被毀)

而在日前,澤連斯基也向拜登致電,並談到了烏克蘭反攻行動“並未失敗”。十分“巧合”的是,澤連斯基也和拜登談到了維爾紐斯峰會,並有意無意地暗示拜登在峰會上支持烏克蘭的立場,同時給予烏克蘭更多的援助——畢竟美國是北約事實上的老大,拜登的表態對許多國家來說都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

值得一提的是,拜登和澤連斯基還談到了俄羅斯的“未遂政變”。雖然兩人沒有做出具體的表態,但在兩人通話後,布林肯向媒體明確表示:這使得美國看到了“俄羅斯外表的裂痕”。這或許意味着,美國將更積極地幫助烏軍反攻,對普京“落井下石”。

(澤連斯基和拜登)

但是,這並不意味着烏克蘭的未來已經“一片光明”,正相反,烏方的壓力正在與日俱增。

一方面,烏軍急迫地需要一次成功的反攻來證明自己,作為送給北約峰會的一張“投名狀”。但另一方面,前美軍駐歐司令霍奇斯中將警告稱,衛星顯示,俄軍在幾個月的時間裡準備了充足的防禦——尤其是反坦克雷區,這會使烏軍的進攻“寸步難行”。

(美衛星發現的俄防線)

而雷茲尼科夫自己也承認,瓦格納未遂政變”並未如外界預期的那樣,對前線俄軍的士氣造成重大影響,因此烏軍如果貿然想“趁機進攻”,反而很可能落入俄軍的圈套。因此,烏軍的反攻能不能成功、烏克蘭能不能加入北約,未來仍是迷霧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