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未爆彈”,民進黨“戰犯”官員多留任,新“內閣”負評如潮

華夏經緯網援引台媒報道,民進黨當局新行政團隊昨天(1月31日)上任,除了送走蘇貞昌這個“燙手山芋”,因抄襲事件備受爭議的安全部門負責人陳明通也下台。但衛生福利主管部門負責人薛瑞元、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通訊傳播委員會主委”陳耀祥、“數位發展部”負責人唐鳳等仍留任,就像五枚“未爆彈”,嚴重考驗陳建仁的“拆彈”能力。

台灣“聯合新聞網”報道,惹出論文門“一屍五命”的陳明通去職,“陳教授”再怎麼高喊冤案也保不住安全部門負責人一職。“綠委”羅致政說,陳明通請辭是必然,不然外界會以為民進黨沒有反省。然而,綠營把敗選責任推給蘇貞昌、陳明通等人,以示敗選檢討“到此為止”,這是錯誤的切割法,無助止血。這次改組了無新意,走了陳明通,留下五個隨時可能引爆的“地雷”,怎麼看都不像聰明的安排。

台媒認為,陳明通下台已經遲了,而外界認為最該走的幾名行徑囂張的政務官卻屹立不搖,更讓人感到行政團隊改組的敷衍了事。其中,被稱為“頭號戰犯”的薛瑞元,因言行誇張獲得郭台銘“朽木為官、禽獸食祿”的評語。薛瑞元除了捲入“疫苗掮客”爭議,輔選陳時中時還一再杠上蔣萬安。如此言行無文的政務官還留任,顯然民進黨當局寧可不顧民眾感受,也要留下這等橫行官員來添亂。

同樣爭議一籮筐的“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亦獲留任,又是另一“地雷”。陳吉仲任內,島內農漁民的輸陸產品屢因病蟲害及質量問題被暫停,他不思務實解決卻一味反嗆大陸,使禁運產品愈來愈多,嚴重損害島內農漁民利益。還有“通傳會主委”陳耀祥,硬把“NCC”變成“綠CC”,手握電視台審照大權,結果親藍的中天被關台,親綠的“鏡電視”則過關開台。最荒謬的是,“NCC”對中天的裁罰,接連八次被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撤銷,顯示其行事過於偏頗,就連公部門的行政法官都難以苟同。這也暴露,蔡當局用人“唯聽話是用”,只要能看上級臉色,才幹、器識、格調都不重要。

此外,吳釗燮任內“斷交”六國,依以往“斷交”即應請辭的慣例,民進黨當局已經要換上六位外事部門負責人了,唯有吳釗燮例外。蔡英文對他是誤信也好,寵溺也罷,已到了讓外界懷疑蔡英文識人之明的地步。至於唐鳳領軍的“數位發展部”,本身預算加上“前瞻計劃”移撥的經費總計高達200多億新台幣,迄今不知自己的任務為何。

另據參考消息網引述台灣“中國時報”報道,親綠的“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質疑陳建仁領導的新“內閣”恐是一堆破銅爛鐵。游盈隆比較蔡英文當局3任行政管理機構的評價後認為,蔡英文介入行政管理機構運作越深,民眾對施政表現的滿意度就越低。確定的一點是,在任期的最後階段,蔡英文會積極介入陳建仁領導的行政管理機構的運作。

報道稱,輿論對陳建仁領導的行政管理機構負評如潮,甚至連綠營支持者都看不下去。

台灣“聯合新聞網”的評論指出,從新“內閣”的名單來看,民進黨當局最重視的仍是權力無縫接軌,確保政策調性不變。所謂“溫暖、堅韌”,既感受不到和煦的溫度,也看不見柔軟的彈性。

台媒指出,陳建仁團隊在春節連假結束前拍板,前後只花了三天時間,難怪被質疑“劇本早就寫好”,而人事速速決斷,也足證蔡英文在其中的意志貫徹。此次“內閣”改組,原是因應去年年底民進黨在選舉中慘敗,本該“對症下藥”,才算合乎敗選檢討的邏輯,才能回應民眾的投票決定。但多數成員卻獲留任,甚至被視為敗選“戰犯”的諸多官員依然不動如山。

文章認為,這次近八成行政管理機構成員未調整,名單缺乏新意,新換的人選又有爭議,且是由敗選辭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定調人事,難怪“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的批評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