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朔州出土金代李汝為墓誌談正隆年號問題
《考古與文物》 2003年01期
周 峰(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
《考古與文物》2001年第2期刊有高士英先生《朔州出土金代墓誌》一文,介紹了朔州城區出土的《大金故朔州李君墓志銘》,並根據墓誌中所說墓主李汝為“生於大金正隆甲戌歲三月九日" 而提出了一個論斷,即"金代海陵王完顏亮的正隆年號,不是丙子年開始,應是甲戌年開始。"筆者對此有不同意見,姑略考證如下。
據《金史》卷5《海陵紀》載,完顏亮在貞元四年"二月癸酉朔,改元正隆,大赦。" 因而貞元四年也就是正隆元年,此年為丙子年,即1156年。正隆元年始於丙子年的1156年而不是甲戌年的1154年,這是板上釘釘的史實,如果連這最基本和最基礎的史實也要懷疑,那麼一部浩瀚的二十四史,又要有多少疑問呢如果不相信元人所修《金史》的正確性,那麼再引幾則金人留下的石刻資料以證之。《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彙編》第46冊第52頁刊有《思度禪師造真言幢》,該幢建於“正隆元年歲次丙子二月癸酉朔",明確記載了正隆元年始於丙子歲,即1156年。又《金文最》卷67《重修天龍寺碑》記載該碑立於“正隆四年歲次己卯七月"。同卷《東鎮廟修瓦殿碑》記載該碑立於“正隆四年歲在己卯六月”。己卯年為1159年,則正隆元年必在丙子年,即1156年。
那麼《大金故朔州李君墓志銘》中所載“大金正隆甲戌歲" 是否是墓誌撰寫者搞錯了呢正如高士英先生所說“像金代‘名家之子’李汝為和撰墓志銘的秦八元,應該對干支紀年的使用都不會有誤,特別是作為生日的“正隆甲戌歲三月九日',李汝為與其妻、子不會記錯,為李汝為撰寫墓誌的'承德郎、飛騎尉'秦八元是李的好友,更不會寫錯的。”既然古人不錯,那麼錯的就必然是今人,也就是讀墓誌者了。高先生在這裡將"正隆" 單純理解為年號,其實不然,此處"正隆"實則為海陵王完顏亮的代稱。完顏亮在南征南宋時,被臣下弒於瓜洲渡,而此前完顏雍已經登基,是為世宗。金世宗於大定二年(1162)即將完顏亮降封為海陵郡王,又於大定二十年(1180)降為海陵庶人。而李汝為的墓誌撰寫於大定二十六年(1186),如果在墓誌中出現“大金海陵庶人甲戌歲",難免有些不倫不類,因此就以完顏亮的最後一個年號正隆為完顏亮的代稱,而寫為"大金正隆甲戌歲"。正如後人稱清聖祖玄燁為康熙、清高宗弘曆為乾隆一樣。而且《金史》中以正隆為完顏亮的代稱也屢見不鮮,如卷86《獨吉義傳》載“上(世宗)謂義曰‘正隆率諸道兵伐宋,若反篩北指,則計將安出’義曰'正隆多行無道,殺其嫡母,阻兵虐眾,必將自斃。陛下太祖之孫,即位此其時也。”又如卷88《紇石烈良弼傳》載“世宗與侍臣論古今為臣孰賢不肖,因謂宰相曰'皇統、正隆多殺臣僚,往往死非其罪……。" 這裡皇統是金熙宗完顏亶的代稱,而正隆則是海陵王完顏亮的代稱。
(責任編輯 張海雲)